安徽让财政资金发挥“新”功能
作者: 发布于:2015-07-20 08:08:38 来源:财政部网站
近年来,安徽省财政注重发挥财政资金聚合效应、杠杆倍数,注重构建从权责到管理和作风的清单,全力促进全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发挥从“市场担保”到“政银担合作担保”的聚合效应。安徽省财政积极整合资源,加强政策性融资担保体系建设。
一是全面构建面向小微企业的政策性融资担保体系。2013年起,安徽省财政连续5年每年安排11亿元民营经济发展专项资金,各市、县(市、区)等额配套,充实县(市、区)政策性融资担保机构国有资本金。2013年至2015年,连续3年每年安排20亿元资金,通过省担保集团按照参股不控股的原则,向市、县(市、区)政策性担保机构注资参股。二是创造性建立“4321”政银担风险分担机制。安徽财政创新思路、搞活机制,建立政银担“三位一体”的风险分担机制,为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融资性担保,按照担保公司代偿40%,省担保集团承担30%,银行承担20%,所在县市区财政承担10%的比例,提供代偿补偿,扶持小微企业发展。
发挥从“资金补助”到“基金撬动”的杠杆倍数。安徽财政积极探索尝试铁路建设基金、高新技术产业股权投资基金旅游产业发展基金等,以发展产业基金的方式,渗透实体经济,从而带动经济转型发展。
一是支持设立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基金。积极支持成立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公司和股权投资基金,同时通过吸引相关政府出资、募集社会资本等方式,发起设立混合所有制的专项子基金。目前,已成立注册资本50亿元的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公司,首期发起设立3支股权投资基金,项目储备56个,拟投资金额15.9亿元。按照预期规划,首批发起设立的3支基金可望带动社会投资约300亿元,支持数百家初创期、成长期创新型企业加快发展。
二是整合设立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建设专项引导资金。在安徽省区域集聚发展试点的基础上,自2015年起每年安排20亿元至30亿元,支持重大项目建设、新产品研发和关键技术产业化等,力争到2017年,单个基地的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总产值达到500亿元或3年(2014—2017年)翻一番,税收累计增长不低于50%。
三是支持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基金发展。加大铁路、公路和水利建设支持力度,每年安排专项资金,扩大铁路建设投资基金规模,壮大交通融资平台,用好省水利基金,统筹用于支持全省基础设施建设。
四是设立全国首只旅游产业发展基金。安徽省目前累计发放基金贷款1.6亿余元,共扶持了38户次旅游项目,该些项目总计划投资额170多亿元,已引导社会资本投入约40亿元,极大地促进了旅游产业的发展。
构建“为”与“不为”的“清单”制度。近日,安徽财政下发了有关通知,进一步量化指标、严明责任。简政放权的“清单”。安徽财政明确了涉及财政的权力清单、责任清单、涉企收费清单,形成权力事项、责任事项、追责情形“三位一体”的权责体系。规范管理的“清单”。一方面,对统筹使用沉淀的存量资金建立任务清单,并限期办理存量资金收回、交回手续,以增加公共服务及重大领域项目的资金供给;另一方面,研究建立专项资金管理清单,明确专项资金设立、调整、退出、公开等管理要求,逐步完善专项资金管理。强化作风的“清单”。安徽财政制定了厅领导班子及处室单位班子成员贯彻中央八项规定深入推进作风建设的责任清单和考核评价办法。
本网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政府采购信息网,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