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优化政府采购营商环境,各地在哪些方面发力?
营商环境是市场经济的土壤,是市场主体赖以生存的氧气。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在财政部的引领和推动下,全国各地政府采购领域掀起了优化营商环境的热潮,通过不同方式让政府采购土壤更肥沃、空气更清新。
优化营商环境

【专题】优化政府采购营商环境,各地在哪些方面发力?

营商环境是市场经济的土壤,是市场主体赖以生存的氧气。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在财政部的引领和推动下,全国各地政府采购领域掀起了优化营商环境的热潮,通过不同方式让政府采购土壤更肥沃、空气更清新。

营造公平竞争环境 政采人在发力

优化营商环境

​营商环境是市场经济的土壤,是市场主体赖以生存的氧气。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其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是2019年国务院出台的《优化营商环境条例》。

在政府采购领域,监管部门以“最大限度减少政府对市场资源的直接配置,最大限度减少政府对市场活动的直接干预”为起点,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财政部相继出台了《关于促进政府采购公平竞争优化营商环境的通知》《财政部关于开展政府采购意向公开工作的通知》《政府采购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管理办法》《政府采购需求管理办法》,竭力保障各类市场主体平等参与政府采购市场竞争。在财政部的引领和推动下,全国各地掀起了优化营商环境的热潮,通过不同方式让政府采购土壤更肥沃、空气更清新。【详细】

全面清理政采“三库” 防止出现“灯下黑”

优化营商环境

​以入围方式设置政府采购备选库、名录库、资格库的问题,是财政部《关于开展政府采购备选库、名录库、资格库专项清理的通知》(财办库〔2021〕14号,以下简称《通知》)要求专项清理的重点内容,也是《关于促进政府采购公平竞争优化营商环境的通知》(财库〔2019〕38号,以下简称38号文)的要求。为维护政府采购市场秩序,促进政府采购领域公平竞争,各省先后开展了“大清理”,进一步优化政府采购营商环境。

针对政府采购备选库、名录库、资格库专项清理工作,各省都是怎么做的呢?【详细】

提高政府采购透明度各地怎么做?

优化营商环境

​政府采购信息公开制度建设和监督管理、信息发布平台建设、采购项目信息公开等情况影响着政府采购整体透明度。2020年,财政部开展的全国透明度评估工作中,政府采购项目信息公开分值占比最大。各省究竟是从哪些方面抓好政府采购透明度工作的呢?

《政府采购信息》报记者了解到山东省、西藏自治区发布了本地的政府采购信息发布管理办法。其他地区也从不同方面强化信息公开监督管理。【详细】

预留份额扶“微”助“小” 重点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

优化营商环境

​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力军,政府采购扶“微”助“小”是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近年来,政府采购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不断增大,所有参与政府采购项目的中小企业只要出具《中小企业声明函》即可享受相关中小企业扶持政策。除此之外,全国各地也在采取多种措施支持中小企业发展。

为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按照《政府采购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管理办法》的要求,超过200万元的货物和服务采购项目、超过400万元的工程采购项目中适宜由中小企业提供的,预留该部分采购项目预算总额的30%以上专门面向中小企业采购,其中预留给小微企业的比例不低于60%。在执行过程中,部分省市提高了预留比例,例如北京市、天津市、山东省都提高到了40%和70%。安徽省财政厅明确调剂增加政府采购预算的一律按规定统筹预留专门面向中小企业采购份额,确保达到规定的预留份额比例。【详细】

全流程电子化 降低企业参与政采成本

优化营商环境

在深化政府采购制度改革的推动下,全国各地财政部门加速推进“互联网+政府采购”行动,北京、上海、山东、江苏、浙江、广东、福建、辽宁、陕西、内蒙古、广西、海南等地都驶入了电子化采购的快车道。​

建立省和各州(市)、县(市、区)政府采购电子化互联互通、信息共享,打造统一、开放、有序的政府采购电子交易市场,可以更好地满足采购人的采购需求。

内蒙古自治区财政厅在《内蒙古自治区政府采购项目电子化交易管理实施方案》中要求,2021年底前,全面推行政府采购项目电子化交易。依托“内蒙古自治区政府采购云平台”全面实现政府采购监督管理系统、电子化交易系统以及其他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和协同运行。电子化交易管理系统支持涵盖货物、工程(纳入政府采购管理范畴的)、服务等各类政府采购项目在内的全流程电子化交易活动。【详细】

政府采购负面清单划红线 促公平竞争

优化营商环境

​政府采购有关各方如何参与政府采购活动,才有利于政府采购营商环境优化?全国很多地方通过制定政府采购负面清单的形式为政府采购各参与方立规矩、划红线。据不完全统计,全国二十多个省市财政部门都出台了《政府采购负面清单》,例如北京市财政局、内蒙古自治区财政厅、福建省财政厅、山东省财政厅、陕西省财政厅、吉林省财政厅、海南省财政厅、广西壮族自治区财政厅以及福州市财政局、合肥市财政局等财政部门。

那么,各省财政部门在出台《政府采购负面清单》时主要有哪些考虑,又有哪些侧重点呢?反映了哪些趋势?【详细】

完善行政裁决机制 为公平竞争保驾护航

优化营商环境

“完善政府采购质疑投诉和行政裁决机制”是《关于促进政府采购公平竞争优化营商环境的通知》(财库〔2019〕38号)提出的一项重要举措。近年来,随着供应商维权意识地不断增强,政府采购质疑投诉、举报案件也日渐增多,这对政府采购监管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那么,如何妥善处理好政府采购争议,有效保障供应商合法权益,地方政府采购监管部门在规范政府采购质疑投诉、完善政府采购行政裁决机制方面又进行了哪些积极探索呢?【详细】

健全信用评价体系 为供应商优环境 减压力

优化营商环境

​如何将优化政府采购营商环境与深化政府采购“放管服”结合?多个监管部门的经验是——做好“服”,做优政府采购服务,服务好供应商,依法保障供应商参与政府采购活动的各项权利。一方面,各省财政监管部门高度重视供应商的权益诉求,通过信用评价等方式确保供应商享有评价权;另一方面,自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各省财政部门大力推动政府采购融资帮助企业解决资金难题,降低政府采购活动参与门槛,多管齐下为供应商减负。

通过做优服务维护供应商权益,通过做优服务减轻供应商负担,全国多个省份选择从做好服务入手,进一步优化政府采购营商环境。【详细】

地方做法:预留比例可提至80% 杭州支持中小企业力度大

优化营商环境

​“开展政府采购监管领域‘雷霆亮剑’专项整治行动;对市本级政府采购备选库、名录库、资格库进行专项清理;启动政府采购合同电子签章改革;推行政府采购网上超市价格监测;召开全市政府采购营商环境业务培训会……”《政府采购信息》报记者日前从浙江省杭州市财政局了解到,杭州市财政局今年在优化政府采购营商环境方面不断推出新举措,近日又出台了《杭州市财政局关于发布〈优化政府采购营商环境举措〉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并召开了《优化政府采购营商环境举措》发布会暨提升中小企业竞争力培训会。

“为进一步优化和规范杭州市政府采购流程,强化信用体系建设,实现信用‘价值化’,持续优化政府采购营商环境,我们通过向各区、县(市)财政局及市级有关单位征求意见,并按照相关法律依据,结合杭州市实际,特制定了《优化政府采购营商环境举措》。”据杭州市财政局政府采购监管处相关负责人介绍,该举措包含优化政府采购流程、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营造公平竞争环境、强化信用体系建设、完善争议处理机制、深化监管创新服务等六大章节,共计一百条。【详细】

地方做法:河南濮阳“六到位”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

优化营商环境

​河南省濮阳市财政局近年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动财政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点,不断创新监管模式,优化监管效能,在采购便利度、采购透明度等方面多措并举,持续优化政府采购营商环境。

实施“互联网+政府采购”行动,实现市县(区)政府采购电子化系统全覆盖,采购意向公开、公告发布、投标文件递交、评标评审等全程网上办理,实现采购人、供应商“一网通办”。持续推进简政放权,提高政府采购公开招标标准和分散采购限额标准,赋予预算单位自行选择采购方式、代理机构自主权。

全面推进采购意向公开工作。坚持“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原则,推进政府采购全流程信息公开,为供应商提供所有依法公开的政府采购信息。【详细】

意见反馈
反馈类型:
问题描述:
0/500
联系方式:
0/30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