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政府采购活动中,政府采购代理机构扮演着重要角色。然而,部分代理机构乱收费现象时有发生,这不仅增加了供应商的负担,也扰乱了政府采购市场的正常秩序。那么,如何有效避免代理机构乱收费呢?
从制度建设入手,各地出招杜绝乱收费
从各省目前曝光的典型案例来看,代理机构乱收费问题并非个例,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普遍性。政府采购信息报记者了解到,为解决这一问题,一些省、市政府采购监管部门从制度建设、强化监管等方面入手,避免代理机构乱收费。
例如,浙江省财政厅日前印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政府采购秩序促进公平竞争的通知》,要求规范采购代理行为,杜绝代理机构乱收费,包括不得违规转嫁费用、规范收取采购代理费用、公开代理收费情况等。河北省张家口市财政局持续推动政府采购代理服务收费规范化。一方面严格执行《价格法》等法律法规,确保服务合同中约定的服务价格符合国家和行业有关标准规范,收费依据合理合规;另一方面强化过程监管,在政府采购项目备案和审批过程中,重点监管招标代理服务收费内容;此外,强化考核管理,把代理服务收费纳入社会代理机构考核指标以及服务市场信用体系建设管理。
强化监管,专项整治与日常监督并行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政府采购领域“整顿市场秩序、建设法规体系、促进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中提到,持续开展四类违法违规行为专项整治。河南省政府采购评审专家李亮认为,除针对政府采购领域乱收费等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整治活动外,财政部门还应加强日常监督检查,定期对代理机构的收费行为进行检查,查看收费是否符合规定,有无超范围、超标准收费等情况。同时,设立专门的投诉举报渠道,鼓励供应商、采购人及社会公众对代理机构的乱收费行为进行监督举报。
多方发力,代理机构自律与采购人监督协同
“应从源头也就是代理机构本身入手,提高其从业人员素质,规范其内部管理流程,防范乱收费现象。”河南某地政府采购监管部门负责人说,财政部门应定期组织代理机构从业人员参加培训,加强对政府采购法律法规的学习,提高其法律意识和业务水平,使其明白乱收费的危害和后果。同时,建立代理机构信用评价体系,将收费行为纳入信用评价指标。对于存在乱收费等违规行为的代理机构,给予相应的信用扣分,并将信用评价结果向社会公示。
“还可以从采购人维度采取针对性举措,避免代理机构乱收费。”吉林某采购单位相关负责人说,采购人在选择代理机构时,要综合考虑其专业能力、信誉状况、收费合理性等因素,优先选择口碑好、收费规范的代理机构。可通过市场调研、咨询其他采购人等方式,了解代理机构的实际情况。采购人在采购项目实施过程中,要对代理机构的收费行为进行监督,如发现有乱收费迹象,应及时要求代理机构改正,并向财政部门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