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建设需求要精准,远程合作难在系统异地应用

政府采购信息网 修霄云 2025-04-01 13:40:40

​集采机构对电子化平台建设的需求是什么?远程异地合作项目的难点在哪里?3月20日下午,集中采购座谈会上,天津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政府采购交易处副处长张亦飞围绕集采机构的信息化建设进行了分享。

信息化建设投入大,升级改造和运维成本高

张亦飞介绍,天津的政府采购电子招投标系统起步较早,2004年就着手政府采购电子化工作,建设了“1网+1平台”,即“天津市政府采购中心网”“天津市政府采购电子招投标系统”。随着政府采购实践不断深入,政府采购交易平台的功能不断完善。2015年,全新改版升级的“天津市政府采购电子招投标系统”正式投入使用。

目前,政府采购电子化交易平台涵盖“1网+5平台”,包括天津市政府采购中心网、电子招投标平台、电子卖场服务超市平台、框架协议采购平台等。该平台覆盖了从采购当事人注册、委托提交、CA认证、下载采购文件到网上投标、开标解密、在线询标、网上评审、在线质疑、下载采购合同和通知书等采购交易各个环节,实现全采购方式、全采购流程、全采购数额的电子化交易模式,促进交易业务工作规范、高效、公开、透明。张亦飞同时表达,“信息化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交易采购平台需要投入的资金越来越大,受投资影响,升级改造和运营运维成本较高。”

集采机构信息化建设的三点建议

张亦飞认为,信息化水平是集采机构行稳致远的保障,但目前的政府采购信息化建设还有一些共性问题需要引起大家的重视。

第一,集采机构对平台建设的需求要更加精准。作为集采机构,自身具备平台建设能力也是必备条件之一,一方面满足监管的需要,另一方面使采购流程“流动”更加规范、顺畅、有效。集采机构自身具备交易系统,就可以根据实际工作实现流程控制,天津目前采用的是前期需求部门与采购人对接需求,发布采购公告后,后期部门开始介入,了解需求,做评审准备,交易系统发挥穿针引线的作用。再比如,中心接受驻津部队的项目委托进行采购,为提高效率,推荐采购人应用全流程线上交易,使项目更加高效、规范。张亦飞认为,集采机构不同于社会代理机构,应该具备有自身特色和标准化体系的系统加持,才能更好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第二,远程异地评审项目合作需要更加紧密。天津与北京、河北省2024年合作做了10个远程异地项目,以天津为主场的项目6个,与河北省还探索了复印纸和碎纸机两个品目的框架协议联合征集,共用共享征集结果。今年的目标是开展15个远程项目。远程异地项目合作最大的难点是信息化系统异地应用,涉及到部署、调试、专家评审多个环节,比如,开展三地合作的项目,业务人员需要分别前往对方副场服务和协调,协助专家完成各项流程和操作,人员成本、时间成本均较大,还应当从体制机制上进一步探索完善。

第三,人工智能加持需要更加务实。在AI领域爆发式增长的大背景下,政府采购领域既需拥抱技术革新,更要避免"为AI而AI"的盲目实施。在学习人工智能,接入人工智能的同时,涉及法律法规层面、专业领域层面等核心环节,AI仍难突破"辅助工具"的定位。因此,现阶段更多应用在辅助咨询方面,更深层次的应用还需要探索和积累,在服务政府采购高质量发展方面还需扎实研究,贴合实际,挖掘垂直领域数据,打好专业领域根基,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突破。

广告

政府采购领域首个微信公众号。第一时间提供专业、权威、精准的政府采购政策解读、知识分享及招标采购信息,为政府采购各方参加人铺设一条信息高速通道,满足你随时随地的采购、生意需要。

政府采购信息网

政府采购信息网

网友评论
个人头像
  • 暂无评论,欢迎您发表观点!
意见反馈
反馈类型:
问题描述:
0/500
联系方式:
0/30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