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财政厅政府采购监督管理处处长王玥霖
“广西壮族自治区财政厅紧跟数字经济发展浪潮,以‘互联网+政府采购’改革为突破口,创新实施‘数字采购赋能’专项行动,推动网络信息技术与政府采购全流程深度融合,切实提升采购效率和便利化,降低采购成本和廉政风险,进一步优化政府采购领域营商环境。”在政府采购信息报联合政府采购信息网举办的20届集采大会上,广西壮族自治区财政厅政府采购监督管理处处长王玥霖介绍了广西壮族自治区财政厅推进“互联网+政府采购”改革的探索。
除涉密项目外100%项目实现在线运行
她强调,广西壮族自治区财政厅依托数字科技赋能,积极推动政府采购信息化建设,大力提高政府采购效率,打造便利高效的政府采购营商环境。
一方面,全面推行政府采购全流程电子化管理,建成贯通区、市、县三级的“一张网”采购平台,实现除涉密项目外100%项目在线运行。2024年,全区政府采购全流程电子化项目超2万个,电子化率近100%。同时,深化电子证照、数字证书和电子印章(签名)应用,大力推动在线签订合同、在线履约验收和在线资金支付。同步加强电子卖场监管,通过剥离非集中采购品目、优化供应商准入机制、完善框架协议采购系统等功能升级,规范电子化采购活动,组织开展信息化产品、公务车辆、印刷和物业服务等品目框架协议采购。
另一方面,完善系统之间衔接,实现数据共享共用。完善政府采购平台与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中征平台、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智桂通等各类平台对接,实现中国政府采购网广西分网与中央主网对接,各类公告和公开信息实时推送中央主网。
以信息全公开推动政府采购“阳光化”
如何通过信息化实现政府采购“阳光化”?她表示,广西壮族自治区财政厅以信息公开为抓手,实现采购全流程公开,持续提升政府采购透明度。要求采购人或代理机构及时将采购公告、采购文件、中标成交公告和采购合同以及单一来源公示等信息在指定媒体上公布,使采购预算、采购(招标)公告、采购(招标)文件、中标(成交)结果、合同、验收结果等公开透明。通过政府采购平台加强政府采购实施计划和合同备案管理,实现对每笔政府采购项目预算安排、计划备案、组织实施、信息公开等全过程动态监管。使预算国库、各业务支出部门及时了解项目采购信息情况,实现资源共享。
据介绍,广西壮族自治区财政厅还印发了《关于强化自治区本级采购人政府采购主体责任有关事项的通知》《关于持续优化政府采购营商环境促进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做好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工作的通知》等监管制度,严明政府采购信息公开、扶持中小企业等相关政策要求。针对日常投诉案件较多的采购人进行约谈提醒,通过正面引导和反面警示,督促政府采购相关政策落实。
开展异地评审让专家资源“活”起来
在她看来跨省、跨市区域范围共享评审专家库,依托互联网技术开展项目远程异地评审,可以有效减少评审专家资源不足和利益寻租的问题,维护评审活动公平公正,提高评审效率。2024年,全区开展远程异地评审项目5455个,其中跨省33个,跨市5422个。
据了解,广西壮族自治区财政厅试点“1+N”异地评审模式,出台《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采购项目远程异地评审管理暂行办法》,实现跨省专家资源共享,专家评审费等按专家所在地管理规定执行,涉及投诉质疑等事项由项目所属的主场政府采购监管部门负责,有效推进专家资源的合理化利用,减少评审活动中的人为干预,防止“熟面孔”和“老关系”等问题,提高政府采购评审活动的专业性和公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