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营商环境,强化集中采购机构行为规范标准化建设势在必行。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集中采购机构为行为规范制定了相关标准。那么,集中采购机构行为规范标准化建设,哪些省(自治区、直辖市)有好经验?
了解业务难点痛点 按岗位和职责标准办事
政府采购信息报记者了解到,很多集中采购机构在流程、岗位和职责等方面对业务人员进行了规范。
为了让流程更清晰,方便集中采购机构业务人员更好服务各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政府采购部负责人何暾介绍,该中心制定了《兵团政府集中采购规程》等多套制度规范,持续提升业务人员水平。推进“不见面交易”模式,实现提交资料“一次性告知”、服务事项“一图读懂”、交易事项“一网通办”、业务咨询“即时记录”,给市场主体带来环节少、流程优、机制活、效率高的服务体验。
河南省安阳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则编印《服务标准化体系》等七本书,聚焦全流程标准化体系再造,以建立健全制度流程为抓手,以标准促规范。据该中心采购服务科科长赵丽娟说,单位开展“延时办”“一次办”“异地代办”“全程协办”等服务,对缺少个别次要材料的市场主体,开辟“先办后补”绿色通道,解决了其“反复跑”“来不了”等急难愁盼问题。
在岗位规范上,据河南省南阳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政府采购交易科负责人陈静毅介绍,该中心建立了标准化工作专班,形成了一套全方位、多层次、可操作的制度体系。如《南阳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政府采购交易科便民服务指南》明确了科室负责人和业务受理人以及工作业务,使交易活动的每个环节都有规可依。
河南省三门峡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也制定采购专员岗位规范、廉洁廉政标准等5项内容,让业务人员更清楚岗位要求。
在工作职责方面,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明确各方主体工作职责,厘清职能边界,确保各项工作不缺位不越位。如在交易过程中,集中采购机构业务人员要维护好开标、评标现场的秩序,同时监督现场交易行为,做到“交易前”咨询有法可依、“交易中”服务有章可循、“交易后”结果有档可查。
流程留痕规范供应商行为 斩断评审专家串通信息链
在做好供应商、评审专家行为规范方面,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有哪些好做法?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在行为规范上着重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实现在线即时监管和全流程留痕管理。通过设立投诉电话和举报箱接受社会监督,畅通线上线下举报、投诉等渠道,以此强化供应商行为规范。
河南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会同有关单位起草的《政府采购系统和公共资源电子交易系统数据共享交换规范》作为省地方标准发布实施,实现采购系统自动加密抽取评审专家,防止人为故意泄露专家信息。评审专家进入评审区域前收到仅有评审时间、地址的通知信息,迟到将被门禁系统“拒之门外”,重新补抽专家,斩断专家进场评审之前与采购人、代理机构、供应商等勾连串通的信息链,有效保障了评审活动的公平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