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采购文件规定的评审程序、评审方法和评审标准进行独立评审,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第四十一条对评审专家的要求。评审专家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依法评审,对政府采购结果确定起着关键作用,《政府采购评审专家管理办法》要求评审专家了解评审的相关领域、熟悉政府采购相关政策法规。但实践中,专家 “不专”的现象却极为普遍,因专家“不专”引发的质疑投诉和采购纠纷不在少数。
评审专家“不专”表现在哪些方面?评审专家“不专”有什么后果?评审专家如何专起来?
专业知识欠缺 法律法规不熟
一位不愿具名的财政部门监管人员告诉记者,当前评审专家在专业性方面存在两大主要问题:一是对评审领域的专业知识有一定欠缺,二是不熟悉政府采购法律法规相关知识。
“一般来说评审专家具有中级专业技术职称或同等专业水平且从事相关领域工作满8年,甚至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或同等专业水平,对行业相关情况比较了解。但是,实践中依然出现不少评审专家浑水摸鱼,因为对参评的项目的行业相关知识不够了解而在评审时向其他专家、代理机构工作人员请教,不能独立完成评审工作或者错评、乱评。比如采购3C认证产品时有些供应商没有提供3C认证证书,评审专家却允许其通过符合性审查,导致采购的产品无法使用。还曾有经济类专家完全不知道如何评估项目的经济效益。”某代理机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同时,评审专家专业知识不足还表现在对采购文件解读方面,对采购文件中的技术规格要求理解不一致,导致评分的人为因素偏重。尤其是服务类项目,如保安服务采购,有的专家缺乏对保安实际工作场景和要求的了解,不能很好地判断保安服务方案在应对突发事件等实际情况中的有效性。
评审专家不熟悉政府采购法律法规会有什么后果呢?政府采购评审专家张蔷告诉记者,评审熟悉政府采购的法律法规才能了解参加评审有哪些职责、哪些禁止性行为、出现违法行为会承担什么处罚,政府采购相关法规政策知识是很多评审专家需要不足的短板。有些评审专家因为不熟悉政府采购法律法规,确定参加评审后私下与供应商恶意串通、评审时带电子设备入场、向代理机构或供应商索取不正当利益,导致自己被财政部门罚款、禁止参加政府采购评审甚至有的因为与供应商恶意串通而走上犯罪道路。
持续学习 才能专起来
评审专家如何“专”起来?上述财政部门监管人员认为,评审专家要“专”起来,既要掌握常评审项目领域的专业知识,又要熟练掌握政府采购法律法规。评审专家在申报专业时尽量选择自己熟悉的领域而不能跨度太大,并持续更新专业领域的知识、了解行业情况。
其次,评审专家须持续参加培训、更新法律法规知识,及时了解政府采购法及其实施条例的最新修订内容,确保熟悉采购程序、评审规则等法律要求。评审专家可以多研究分析投诉处理、监督检查、行政处罚等案例,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