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政府采购框架协议采购方式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令第110号,以下简称110号令)第三条,可以采用框架协议采购方式采购的情形有三种:第一种,集采目录以内,小额零星的货物和服务项目;第二种,集采目录以外,采购限额标准以上,小额零星的自采自用的鉴证咨询服务;第三种,集采目录以外,采购限额标准以上,自采他用的政府购买服务项目。那么,目前集采目录内哪些品目开展了框架协议采购?什么样的需求较适合采用框架协议采购呢?
“采用框架协议采购首先需要确定品目。”杭州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政府采购处副处长余洋告诉记者,框架协议采购开始前,该中心会和浙江省财政厅、浙江省政府采购中心、杭州市财政局进行研讨,一起确定适合采用框架协议的品目。这些品目一般需要符合标准明确、统一,小额零星、需多次重复采购,价格有参考依据等需求特点,比如会议、培训和公车加油服务等。
“根据110号令规定,集采目录以内,未达到采购限额标准的货物和服务品目,都可以采用框架协议采购。但各省采购限额标准不同,因此可能采用框架协议采购的品目也不尽相同。我省已完成框架协议采购的集采品目有复印纸、车辆保险、空调、会议定点等。”某省政府采购监管部门相关负责人称,这些品目也都符合金额不大、频次较多,单次采购又比较麻烦这一特点。
政府采购信息报记者了解到,中国政府采购网近一个月内发布了196条框架协议征集公告,采购项目涉及车辆租赁服务、车辆加油服务、车辆维修和保养服务、机动车保险服务、绩效评价咨询服务、法律服务、印刷服务、造价咨询、审计服务、培训服务、会议定点场所等服务项目,以及家具、台式计算机、复印纸、打印机、多功能一体机、空调等货物项目。其中服务项目占比95%以上。
为何采用框架协议采购的服务项目居多,难道服务项目采购需求更适合采用框架协议采购?“也不是说服务项目采购需求更适合框架协议采购,但确实服务项目采购频次要多一点。货物项目是定点定量的,操作难度也比服务项目略高。”青海省政府采购中心采购一科科长周泉介绍,货物项目定价非常关键,要想保证定价的合理性,前期要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精力,而集采机构还要负责集采目录以内其他品目的采购,人员也非常紧张。
某省政府采购中心相关负责人称,该省目前完成框架协议采购的集采品目有保安服务、会计服务、审计服务、车辆租赁服务。通过实践,其也认为服务项目操作起来相对简单。因为货物项目市场行情变化太快,前期做完调研、问卷调查等一系列调研工作,可能很长时间过去了,那时最高限制单价可能已经不匹配了。
“我市目前采用框架协议采购的集采品目有车辆保险、会议定点、复印纸、空调等。”某市政府采购中心相关负责人认为,像车辆保险类这类具体指标明确,银保监会有明确要求,且价格也相对透明的采购需求,采用框架协议采购更好操作一些。济南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李成文也认为,车辆维修、车辆加油等品目采购需求很符合小额度、多频次这一特点,因此操作起来更容易。货物项目之所以复杂,主要是因为品牌型号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