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国家机关政府采购中心货物服务项目采购处副处长刘士伟
政府采购需求管理在实践中有哪些难题?如何破解?2024年2月29日,政府采购信息报联合政府采购信息网举办的19届政府采购集采大会在北京召开,在下午的监管·采购人(医院)论坛上,中央国家机关政府采购中心(以下简称国采中心)货物服务项目采购处副处长刘士伟分享了实现采购需求科学规范合理经验做法。
系统、政策、市场影响采购需求确定
采购需求是确定政府采购预算、发挥采购政策功能、落实公平竞争交易规则的关键节点。科学合理确定采购需求是政府采购当事人共同努力的目标。在实现这一目标过程中,确实存在多种因素制约。
“首先,确定采购需求对专业要求高,搭建系统需要前瞻性。我们做信息化项目比较多,明显感觉主流方向这几年转变速度非常快,从系统集成到云化部署,又迅速转变到人工智能。2023年开始,采购人做项目经常提到AIGC、训练、推理、GPU等关键词。这些关键词的变化,对应的是系统结构性变化,从硬件到软件都随之调整,对采购人专业素质和采购需求的编制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刘士伟介绍。
据刘士伟介绍,涉及行业政策要求多且更迭快,而负责采购人员频繁轮岗也是科学合理确定采购需求的一项制约因素。《政府采购需求管理办法》明确了采购人是政府采购需求编制责任主体地位,但采购需求是具体的、细化的,行业政策要求多,采购人在委托项目时,某类项目几年才会碰到一次,在这个方面缺乏政策把握能力和实际操作基础,也缺少采购数据积累。同时,有的采购岗位因为内控机制要求频繁轮岗,对市场情况、政策还存在熟悉的过程。
此外,市场变化速度快,采购需求牵一发而动全身。“在政府采购实践中,政府采购需求一般是根据预算来编制,前期立项时只有粗放的、大概的采购需求,批复下来后再细化。这两年普遍遇到的问题,就是批复以后,发现市场变化了,或者产品无法购买,而变更这类产品指标就要同步调整其他产品,甚至重新制定需求,影响项目执行进度。”刘士伟说。
发挥集中采购机构专业化优势服务采购人
刘士伟介绍,针对政府采购需求管理中的难点问题,国采中心发挥集中采购机构专业化优势,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为采购人做好采购服务。
一是科学划分采购需求范本和采购文件范本。积极制定出科学、完整、符合政府采购政策法规要求的多品目采购文件范本。在范本中,严格落实各项政策功能。比如在绿色采购、节能环保要求、中小企业预付款比例、中小企业预留份额及价格分优惠政策、信息安全要求、产品包装要求等政策出台后,及时迭代更新。结合放管服改革要求,降低市场主体参与门槛,对市场准入类资质推行承诺制,不再要求供应商提供相关资质。
“在采购文件范本之外,单独建立不同品目采购需求格式范本,通过信息化手段部署到招标系统中,采购人委托项目中,只需把精力放在采购产品或者服务本身,从采购需求到采购文件由系统工具完成,不需要再考虑采购文件的内在逻辑统一,也避免了多次交互带来的文件前后矛盾、被质疑投诉的风险。”刘士伟解释说。
二是主动前置技术服务能力。为辅助采购人制定采购需求,我们在中心网站主页设置采购需求管理专栏。逐步提炼各品目采购需求,形成采购需求编制导引,经过专家论证、采购人座谈、公开征集意见建议等环节后,将成果上线展示出来。截止目前,共完成13个品目的采购需求标准和编制导引,逐步形成了通用类货物、服务各品目的采购需求标准导引体系。采购人在填写委托书和编制招标文件时,可通过链接转到采购需求编制导引页面。这样,采购人到中心委托项目时不再是一张无从下笔的空白卷,而是各种选择题、填空题、排序题,技术复杂的还有参考题,填写采购需求更易上手。
刘士伟介绍,为保障单独项目特别是涉及国计民生的重大项目,国采中心开辟绿色通道,前置需求沟通,与采购人就采购需求拟定过程有关问题进行专题研讨,保障各单位项目顺利实施。
三是形成有效正反馈机制。结合最新政策,对采购需求导引不定期进行迭代更新。2023年,财政部牵头组织中央及地方专业力量,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研究起草了涉及货物、服务、工程等多个政府采购需求细分标准。近期发布了7个采购需求标准后,我们及时研究需求标准各项落地措施,调整我们的需求导引,并通过线上线下多个渠道让采购人及时了解相关政策,指导采购人落实相关采购标准。
“通过系统数据积累,以及其他项目的质疑投诉结论或者采购媒体分析,再借助专家团队提供专业指导和组织论证,在制定采购需求与采购结果之间形成正反馈机制,通过不断优化调整指标进而提高指标的公平性。国采中心通过多种方式主动为采购人提供服务,有针对性地帮助采购人提高需求编制水平,提高采购工作效率。”刘士伟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