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30日,由武汉纺织大学和湖北省政府采购协会联合主办的“首届在鄂高校政府采购论坛暨采购骨干人员业务培训会”在武汉纺织大学阳光校区成功举办。论坛围绕高校政府采购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展开深入交流和探讨。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纺织大学校长徐卫林出席论坛并致辞。湖北省财政厅政府采购管理处处长牛庆义、湖北省政府采购协会会长黎明等出席论坛。武汉纺织大学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金艳主持论坛。
武汉纺织大学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金艳
政府采购是一个专业的“技术活”
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纺织大学校长徐卫林
“政府采购是一个技术活、专业活,同时是一个讲政治的活儿,一头是科教兴国,一头是国计民生,既要把真正需要的教学科研设备买进来,又不能违反国家规定。”徐卫林在致辞中指出,预算一定要用在刀刃上,一定要用得合法合规。当前各高校面临的一些采购问题有很大的共性,需要共同探讨与学习,所以有必要建立一个高校之间交流的平台。通过交流学习模式,形成高校与政府、协会三方联动的工作机制,实现高校之间互通互鉴,共同推进高校政府采购工作再上水平。
湖北省财政厅政府采购管理处处长牛庆义
牛庆义介绍了全省政府采购总体情况和高校科研院所政府采购基本情况,并为各高校加强政府采购管理工作提出了意见建议。他强调,要用足用好高校政府采购政策,建立和完善适应高校特点的内控管理制度,同时高校要在落实政府采购支持创新、绿色发展、中小企业发展、本国产品以及乡村振兴等政策中发挥导向作用,还要持续加强高校政府采购工作宣传和政府采购专业队伍建设。
湖北省政府采购协会会长黎明
黎明介绍了湖北省政府采购协会工作情况,并为促进高校政府采购事业高质量发展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以强化采购人主体责任为核心,全面落实“谁采购、谁负责”的原则;二是以优化营商环境为宗旨,加强采购过程风险管控;三是以关键点为抓手,推动实现“优质优价”的采购目标。
找准“风险点” 构建采购领域“防火墙”
“高校采购管理实务面临四大挑战:法规条线繁复、业务流程庞杂、采购任务繁重以及风险隐患常在,任何一个接不住,高校采购部门都会成为‘背锅侠’。所以一定建立采购活动全生命周期管理运行机制,加强业务监管和职能监管,构建采购领域‘防火墙’。”武汉大学采购与招投标管理中心主任金晶分享了其对高校采购管理现状的思考,详细介绍了武汉大学采购管理体系构建,并对采购管理运行中的主要风险点提出应对策略。
预算管理一体化下高校政府采购该如何做?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财务与资产管理部部长杨从印说道,该校为适应预算管理一体化的要求,围绕整合贯通预算编制、政府采购、资产配置和国库集中支付相关业务流程的目标,着手建立起部门预算控制政府采购、依据政府采购预算开展政府采购活动、依据政府采购合同支付资金的控制体系,经过一年的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三峡大学采购与招标中心主任周伟认为,高校采购工作既有其严肃的政策性,也有较强的实践性。“管”得好才能“放”得彻底,“管”不好“放”也会受限制。只有把握好“放管服”三者的关系,才不会走进“一放就乱、一乱就收、一收就死”的怪圈。为此,该校提出了“三化”“三进”“三评”“三效”四个“三”工作思路。“三化”即管理规范化、采购信息化、服务精准化;“三进”即进学院、进团队、进现场(工地);“三评”即满意度测评、见证专家评价、对代理机构考评;“三效”即提效率、增效益、重效果。
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财务处处长裴成超以《强化全过程管理,提高采购质效,服务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为题,从科学编制需求、规范工作程序、防范采购风险、树牢“三种意识”四个方面分享了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的做法和经验。
建高校与政府、协会三方联动平台
武汉纺织大学采购与招标管理中心主任郭俊以《清源审势,提升采购工作水平》为题,分享了武汉纺织大学在理清政府采购背后的“源”、审视宽严皆误的“势”、破解困扰采购工作的“梗”、提升采购工作水平的“要”四个方面的经验。在郭俊看来,学校采购归口管理单位众多,应以“分事行权、分岗设权、分级授权”为主线,建成依法合规、运转高效、风险可控、问责严格的内部运转和管控制度。
政府采购信息报记者在现场了解到,这次论坛是首届在鄂高校政府采购论坛,不少高校代表纷纷点赞,通过交流不仅解决了不少工作中的困惑和问题,还让思想形成更多交汇,希望政府采购论坛一届届办下去,真正把论坛打造成高校与政府、协会三方联动,分享经验、互相学习、同频共振的平台。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8所在汉部委属高校,湖北大学、武汉科技大学等38所省管高校及武汉协和医院等单位200余名代表参加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