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推动建筑供暖、生活热水、炊事等向电气化发展
宁夏回族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自治区发展改革委近日印发《宁夏回族自治区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大力推进清洁取暖。《方案》明确,推广生物质能资源化利用,优先采用太阳能、空气源热能、浅层地热能等解决农业农村用能需求。推广热泵热水器、高效电炉灶等替代燃气产品,推动高效直流电器与设备应用。
到2025年,党政机关、学校、医院等既有公共建筑太阳能光伏系统应用比例达到15%,城镇建筑可再生能源替代率达到8%。加强建筑全电气化设计,推动建筑供暖、生活热水、炊事等向电气化发展,到2030年建筑用电占建筑能耗比例超过65%。
黑龙江:开展政府采购领域倾斜照顾本地企业专项整治工作
黑龙江省财政厅近日制定了《黑龙江省政府采购领域倾斜照顾本地企业专项整治工作方案》,要求全省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消除各类政府采购隐性壁垒及倾斜照顾本地企业行为,构建公平公正、阳光透明的政府采购市场环境,破除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以促进商品要素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畅通流动。
整治内容包括:全省各级预算单位不得排斥或者限制外地经营者参与本地政府采购活动情况;各市(地)、县(区、市)财政部门以及各部门各级预算单位不得制定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政府采购制度办法,对已制定的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政府采购制度办法,要按照公平竞争审查制度要求,及时修改完善或者予以废止。
10月全国空调电器采购规模13.96亿元
据正福易找标大数据统计显示,2023年10月全国公开发布空调电器采购项目约132个,采购规模约13.96亿元,较去年同期的6.86亿元增幅达103%。
10月全国各地空调电器采购规模超千万级的省份共有10个,按采购规模排名分别是吉林、北京、河南、山东、内蒙古、宁夏、上海、江西、陕西、河北。其中,前五名采购规模皆超过亿元,吉林以3.77亿元领先全国,依次河南1.94亿元,北京1.57亿元,山东1.48亿元,内蒙古1.32亿元。
京津冀三地市场监管部门签订“信用京津冀”框架协议
据了解,京津冀三地市场监管部门近日在京签署共建“信用京津冀”框架协议。《共建“信用京津冀”框架协议》从信息共享、规则互认、“双随机、一公开”联合监管、监测分析、创新引领等方面明确了信用协作基本规则。
京津冀三地市场监管部门将依托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建立京津冀信用数据共享专区,助力信用信息跨区域互认,形成数据互通联动的“一体化”格局;通过统一信用监管规则,强化异地同标、协同共治;推动开展跨区域、跨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提升监管效能;通过加强大数据监测分析,应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加强信用监管工作情况等的比较分析;研究制定京津冀区域内统一的经营主体信用监管地方标准,探索信用激励创新机制。
“中国碳市场大会2023·上海”于上海举行
11月8日,“中国碳市场大会2023·上海”于上海举行。本次大会由上海市人民政府、湖北省人民政府和生态环境部联合举办,以“建设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为主题,全面展示全国碳市场建设工作成效,打造应对气候变化国际交流合作“新名片”,彰显我国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
发改委:规范实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聚焦使用者付费项目
国务院办公厅近日转发了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规范实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的通知,两部门就规范实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提出指导意见。
《指导意见》共四个部分18条。总体要求方面,明确新机制聚焦使用者付费项目,全部采取特许经营模式,合理把握重点领域,优先选择民营企业参与,明确管理责任分工,稳妥推进新机制实施;规范推进建设实施方面,要求严格审核特许经营方案,公平选择特许经营者,规范签订特许经营协议,严格履行投资管理程序,做好项目建设实施管理;切实加强运营监管方面,要求定期开展项目运营评价,规范开展特许经营协议变更和项目移交等工作,建立常态化信息披露机制,惩戒违法违规和失信行为;加大政策保障力度方面,要求加强组织实施,做好要素保障和融资支持,支持创新项目实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