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政府采购制度改革方案》提出,深化政府采购制度改革要坚持问题导向,强化采购人主体责任。在推进政府采购制度改革中,采购人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复杂、越来越专业,必须通过专业化分工,让专门人才解决专业问题。
“采购人专业化是实现政府采购物有所值的必然要求。采购人采购人只有实现专业化,才能做好采购需求管理、履约验收管理,进而实现政府采购物有所值目标。”政府采购业界资深人士认为,采购人专业化的核心是采购需求制订的专业化。采购需求是政府履职的物质基础,决定采购结果。采购需求引领采购活动,是采购人确定采购方式、评审因素、分值设置、评审规则、履约验收的基础。采购人只有科学、合理地确定采购需求,确保供应商资格条件和评审因素设置符合法律规定,才能提高政府履职的效能。
某预算单位政府采购相关负责人也表示,要想做好政府采购,需要从采购需求管理抓起。财政部印发的《政府采购需求管理办法》(财库〔2021〕22号,以下简称22号文),对采购需求应当包括哪些内容、采购需求应当如何确定、采购需求如何做到依法合规、如何做好采购计划实施以及如何做好履约验收等内容都提出了明确要求,同时强调用需求引领政府采购全过程,实现政府采购项目绩效目标,从原来抓政府采购程序管理转换到政府采购结果管理。也就是说,不管要遵循怎样的采购程序,但采购结果一定要符合相应的法律法规,最终实现政府采购项目绩效目标。
在上述负责人看来,科学合理确定采购需求也是实现专业采购的必要条件。采购人应重点做好三方面的工作:一是为保障需求标准的完整性、准确性和合规性,采购人可以在确定采购需求前,通过咨询、论证、问卷调查等方式开展需求调查。二是采购人应当建立审查工作机制,在采购活动开始前,针对采购需求管理中的重点风险事项,对采购需求和采购实施计划进行审查,审查分为一般性审查和重点审查。采购人可以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建立相关专家和第三方机构参与审查的工作机制,借助第三方力量完成采购需求审查。三是政府采购需求管理的关口前移,采购需求确定应前移至编制采购预算之前。
“采购人实现专业化,采购需求管理方面的培训相当重要。”上述预算单位相关负责人介绍,采购人要切实履行采购主体责任,按规定开展采购需求管理各项工作,进行必要的需求调查论证,对采购需求和采购实施计划的合法性、合规性、合理性负责,用采购需求引领政府采购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