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20年,政府采购信息报培训班为什么成标杆?

政府采购信息网 张建芳 2022-12-29 15:01:31

“来找我们推介培训的机构很多,我们综合比较发现,还是政府采购信息报社的培训有真材实料、不糊弄人,有些机构随便拼凑了几个小时的课程照本宣科就敢来组织专业培训,虽然课程名字和政府采购信息报的很像,但是内容差距实在太大。”一位不愿具名的政府采购监督管理负责人负责任地告诉记者。

据政府采购信息报社创办社长、高级编辑刘亚利介绍,创立20年来,政府采购信息报社在线下已经组织政府采购法规与实务研修班47期,18年累计培训3万多人,2020年疫情发生后果断把培训班搬到线上,利用“正福易考通”在线考试智能云平台,成功培训了包括代理机构在内的政府采购五方从业人员,3年培训40万人次,成为普及政府采购法规、推动政府采购专业化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我们用品质说话,用优质的课程赢得优质的用户,质量和价格双双成为业界培训的一个标杆,为什么我们在行业内的线上培训价格敢报33元/学时?为什么我们定价990元/人,其他机构没有谁敢超过1000元?”刘亚利社长透露,在政府采购线上线下培训领域,政府采购信息报社的目标就是成为业界标杆。

长期主义:深耕政府采购20年

“长期主义和专业主义是我们立足业界的根基,我们靠什么赢得用户的信任?因为我们长期在这个领域耕耘,对行业痛点、难点理解准确透彻,也感同身受,所以业界的需要就是我们努力的目标。”刘亚利强调,2003年政府采购信息报伴随《政府采购法》实施同日诞生。作为政府采购领域第一份专业媒体,20年来政府采购信息报社始终以服务政府采购专业人士为天职、以搭建一个专业的平台为使命。

据悉,政府采购信息报社创办社长、高级编辑刘亚利在政府采购领域从业超过20年,亲历《政府采购法》从立法研讨到颁布实施的艰辛历程;了解我国政府采购制度从无到有、从点到面、从小到大的改革创新全过程;感动于政府采购同行披荆斩棘、砥砺前行的闯劲、韧劲。正是这种动力促使政府采购信息报社创刊20年来持续解读最新政府采购政策、不懈搜集加工分发典型案例,致力于为业界搭建答疑解惑的平台。近年来,受各级政府采购监管部门委托,政府采购信息报社通过“正福易考通”小程序、易采通App每年在线为包括采购代理机构在内的五个参加方、超40万人次提供系统培训。仅在2021年疫情期间,刘亚利就应邀为全国20多个省区市授课40余场,行程累计近4万公里。“深深感受到各级领导对于政府采购越来越重视,也真切感受到政府采购同行高涨的学习热情,以及业内人士对于政府采购规范化、专业化的期望。”刘亚利深有感触地说。

“正是因为我们坚持长期主义、专业主义的理念,始终坚持做行业的手足、做行业的‘外脑’、做行业的伙伴,我们才能知行业之所想、解行业之所急、助行业之所需。”刘亚利说,“能够为包括采购代理机构在内的五方开展培训,是我们20年来长期服务政府采购专业价值的体现。我们希望把培训、考评作为长期输出价值的媒介,让学员通过真正专业权威的培训、考评,把终身学习当成习惯,不断地提升专业化水平。”

专业主义:输出的品质矢志不移

“培训的目标不是帮助学员走捷径快速拿个证书,而是让从业人员学到真正全面、系统、专业、有用、实用、好用的知识,提高解决政府采购疑难杂症的能力。”刘亚利强调,“政府采购事务繁杂、法规知识难度很大、从业人员调岗快,一个低效、不专业的培训不但学不到东西、反而浪费从业人员时间。因此,政府采购从业人员的培训必须是系统化的,通过一次专业的培训能够搭建一个完整的框架体系。”

据悉,政府采购信息报社在制作代理机构培训等课程前,必先精心研发培训大纲。在刘亚利看来,培训大纲是决定培训质量的灵魂,必须通过一个高质量的大纲对知识点进行全面、系统的覆盖。因此政府采购信息报社通常会用3个多月的时间,成立专班小组,不断完善和打磨课程大纲:首先在全国范围内邀请政府采购立法专家、业内权威人士共同起草课程大纲,然后邀请中央预算单位、监管部门、采购代理机构负责人等官员、领导、权威人士进行多次专题研讨、修订,最后在全国范围内向部分监管部门工作人员、采购代理机构从业人员、政府采购资深专家征求意见,并会根据培训的实际效果和新出的法规对大纲逐年优化。

“我国的政府采购政策强、规范性文件众多,同样一个知识点,散见在不同的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中。如果简单找几个讲师照本宣科读读法条、然后拼凑一套课程,这样知识点就会零碎、散乱,时间、结构拖沓,学员听不透、记不住、用不了,学完就会什么都忘了,实际操作时又不会了。”刘亚利强调。

为保证课程的专业品质,政府采购信息报社还四处求贤,遍访名师录制课程;在组织培训考核环节,刘亚利也强调专业主义。“培训、考核的目的不仅是让学员考证完事,一些培训机构为了让学员快速拿证,纵容学员随意刷课,甚至通过各种渠道将考题有意无意地透露给学员,所谓培训完全流于形式。”刘亚利说,“我们认为这样流于形式的做法有悖监管部门提升从业人员素质的初衷,也辜负了参培单位的期望,与我们政府采购信息报追求的长期主义、专业主义的理念格格不入。”

据了解,政府采购信息报社技术开发人员发现,在线视频课程容易出现“播而不看、看而不学”等刷课行为。为解决刷课问题,政府采购信息报社开发了 “随堂小考”功能,通过在每节课程插入考题,讲师在视频课中讲完一个知识点,系统会自动弹出答题界面,学员必须答完题才能继续学习;对于倍速播放、跳跃播放等“偷懒”行为,系统会默认不计入学习时长。

互联网技术的运用也彰显着政府采购信息报社的专业精神,政府采购信息报社组织的线上培训已经可通过网站、微信小程序、易采通App等多终端参与,学习、考试、判卷、出分、取证等全流程在线上进行,解决了线下培训场地、人员、印刷试卷、判分统计、成绩输入等一系列耗时费力的难题。为了避免学员在线考试作弊,政府采购信息报社不断扩充考试题库,并随机生成试卷,实现“千人千卷,杜绝作弊。“我们之所有在学堂风气、考试纪律上做这么大投入,就是一定要确保培训、考试的专业品质和用户体验,让培训能够对行业专业化发展真正起到推动作用。”刘亚利说。

组建精干的团队,分工协作

“要做好政府采购专业培训,一个三十多人的专业服务团队是最基础的保障。” 刘亚利介绍,这个团队最起码应当包括: 5人以上的课程研发团队,专门负责课程大纲研发,对接、沟通最权威的金牌讲师、制作课件,此外还需要一大批外聘专家、官员、权威人士对大纲、课程进行打磨、完善;视频录制剪辑团队10人以上,政府采购信息报社搭建了一个业内领先的专业演播室,配足专业的录播制作团队,以确保专业品质更加精益求精;客服团队5人以上,能够7*24小时解答学员的咨询和提问,帮助他们解决培训、考试中遇到的各种突发状况;技术团队10人以上,负责技术在线平台的外部对接、功能开发和迭代升级。刘亚利说:“每一次专业、高水平的培训、考核的背后,都凝聚了多个专业化小团队的分工协作、集体智慧。”

广告

政府采购领域首个微信公众号。第一时间提供专业、权威、精准的政府采购政策解读、知识分享及招标采购信息,为政府采购各方参加人铺设一条信息高速通道,满足你随时随地的采购、生意需要。

政府采购信息网

政府采购信息网

网友评论
个人头像
  • 暂无评论,欢迎您发表观点!
意见反馈
反馈类型:
问题描述:
0/500
联系方式:
0/30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