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室照明产品是影响青少年儿童视觉发育和健康的重要因素,随着近视率不断上升及低龄化现象的出现,青少年视觉环境问题受到了社会及政府部门的广泛关注。那么,采购人该避开哪些“劣质”照明设备呢?
常见教室照明灯都有哪些?
现在很多市面上的厂家都宣称无眩光的教室灯、黑板灯,但是真正能做到的又有多少呢?
白炽灯:白炽灯的光源频闪比是0.02,其最大的优点是显色指数极高,缺点是光效低,寿命短,交流电驱动频闪严重,长时间在这种灯光下学习还是会容易疲劳的,并不适合用于教室照明。
T12荧光灯管:T12荧光灯管的光源频闪比是0.07,缺点非常明显,耗能高、不环保、发光度差,很容易加速疲劳,并不适合用于教室照明。
螺旋管紧凑型荧光灯:螺旋管紧凑型荧光灯的光源频闪比是0.02,且含有铅、汞等污染物,并不符合我国教室照明智能环保的发展目标,因此,并不适合用于教室照明。
双U紧凑型荧光灯(电感镇流器):双U紧凑型荧光灯(电感镇流器)的光源频闪比是0.11,很容易加速疲劳,并不适合用于教室照明。
金卤灯:金卤灯的光源频闪比是0.16,通常以红外线和紫外线的方式耗散多余能量,外壳温度超过130度,这就导致金卤灯灯丝、灯泡极易损坏,抗振性较差;除此之外,金卤灯配光性能难、耗能高、灯具体积大、光斑不均匀,对反射器要求严格,不符合我国节能环保的发展目标,因此,不适合用于教室照明。
高压钠灯:高压钠灯的光源频闪比是0.30,在高压电弧的作用下,钠蒸气和汞蒸气相互激发产生可见光,其节能环保、显色度、色温都不符合国家标准。因此,高压钠灯可以用作户外照明,不能做教室照明用灯。
直流LED灯:直流LED灯的光源频闪比是0.0037,光频闪也叫波动深度,LED教室灯和LED黑板灯的波动深度小于0.34%,在这种灯光下学习是非常舒适的,是教室照明的理想选择。
为什么教室照明要改用LED节能灯
以白炽灯为例,驱动为50Hz交流市电,负半周和正半周叠加后光闪烁频率为100Hz;采用电感式镇流器的气体放电灯,其输出光频率也随着供电频率的波动而波动。另外,供电电网的瞬时波动幅度在10%~20%之间,加深了照明灯具的光波动。
而LED教室灯在恒定、无震荡的直流源驱动下,可达到无频闪的效果。LED驱动芯片起到电源管理的作用,让输入的电压经过后输出成为一个适合LED工作的电压及电流,有DC/DC升压和DC/DC降压两种。除此之外,LED节能灯还具有低光衰、低耗能的特点,可以达到3000小时光衰2%以内,耗能也比普通照明灯节省50%以上的耗能。与传统照明相比,LED节能灯具使用平均寿命长达50000小时以上且无维护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