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吁地方政府采购向开源方案倾斜,支持基于开源的根技术创新和新兴企业。1月11日,《中国软件根技术发展白皮书》(基础软件册)(以下简称《白皮书》)正式发布。《政府采购信息》报记者在发布会上了解到,中国软件行业协会在国内众多软件企业、研究机构和院士专家共同支持下,起草编写了中国软件根技术发展系列白皮书,首部作品经过近一年时间打磨,于今日正式面世。该《白皮书》系统性阐述了基础软件根技术的定义特征和发展现状,提出了我国发展软件根技术的路径和建议。
何谓根技术?
如果将整个软件产业比喻成一棵大树,处于产业链最基础部分的技术称之为根技术。
根据《白皮书》介绍,所谓根技术,是指那些能够衍生出并支撑着一个或多个技术簇的技术。根技术具有初创期的隐蔽性、成长期的增殖性、成熟期的丰润性三大特点。
《白皮书》聚焦操作系统、数据管理、中间件和编程语言四个方面。
从全球基础软件产业竞争格局来看,国外品牌生态壁垒高,市场霸主地位难撼动。
“希望通过系列白皮书的发布,‘补短板、锻长板、优服务’,提升软件产业链现代化水平,筑牢数字经济新基建,这也是编写白皮书的初衷和核心目标。”中国软件行业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吕卫锋说。
为什么要发展基础软件根技术?
基础软件根技术已经不能简单归结为产业范畴,它意味着国家IT底层标准、架构、产品、生态应用安全、可信的生根发芽。
总体来看,我国软件产业仍有一些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基础软件根技术发展,有助于从源头上解决卡脖子的问题,也是软件产业和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
《白皮书》指出,基础软件根技术将迎来重大洗牌阶段,我国基础软件根技术存在5到7年的窗口期。当前,我国在部分领域具备了软件根技术雏型,国产操作系统快速适配,以鲲鹏计算产业为代表的根技术生态初具规模。未来,有望在以开源为主导的软件领域产生重大根技术和产业突破。
“我国要建立自己的根技术,开源是现有体系下的最优选择和沃土。”中国软件行业协会产业研究部主任宋贺鹏在会上强调。
基础软件根技术将呈现哪些发展特点?《白皮书》提到,一是操作系统竞争最为激烈,二是数据库技术和产品趋于成熟和完善,三是中间件正迎来新一轮的布局和洗牌,四是编译器和编程语言越来越被重视,五是市场、开源、政策、产权成为我国基础软件突围的四大支撑。
我国基础软件根技术未来如何发展?《白皮书》指出,应坚持开源、注重生态、政府先行、价值体现、机制创新、人才保证、扩大市场和国际交流。其中,在政府先行方面,要维护和规范软件市场环境,鼓励建立地方性开源支持政策,强化软件在智慧社会的应用,引导软件的价值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