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沈桑阳:强化采购人主体责任是“价值导向”的必然选择

政府采购信息网 柏玲 2021-04-01 08:45:17

在“18周岁双庆典暨16届全国政府采购集采年会”采购人论坛上,水利部预算执行中心政府采购处副处长沈桑阳站在演讲中,从采购人内部管理者的角度,和与会嘉宾分享了如何有效落实采购人主体责任。

沈桑阳

​水利部预算执行中心政府采购处副处长沈桑阳

沈桑阳介绍,自《政府采购法》施行以来,为进一步推动水利部政府采购工作,2004年3月,水利部成立水利部预算执行中心,承担水利部政府采购管理具体工作,为做好水利部政府采购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那么,作为在水利部预算执行中心具体推进采购人主体责任落实的工作人员,沈桑阳是如何看待强化采购人主体责任的呢?

政策性复杂性要求强化采购人主体责任

为什么要强化采购人的主体责任?沈桑阳认为,一是政策性;二是政策的复杂性。一方面,政府采购是财政三项改革的重要内容,它一头连着政府、一头连着市场,是政府作为财政资金使用主体参与市场活动并发挥引导作用的重要形式和具体体现。采购人的政府采购活动做得好坏,首先体现的就是一个政府的形象。此外,政府采购的政策功能是其特有的责任,包括保护环境,扶持不发达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等。另一方面,采购岗位对综合素质要求很高,不管是采购本身的政策要求、程序要求,还有业务方面的相关知识,要确保政府采购实现物有所值,实现其政策功能目标等,要求我们切实落实采购人主体责任。

从“程序导向”向“结果导向”转变

“《政府采购法实施条例》第三十九条规定,采购人在政府采购活动中应当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公正廉洁,诚实守信,执行政府采购政策,建立政府采购内部管理制度,厉行节约,科学合理确定采购需求。”沈桑阳从该条规定中总结了采购人四方面的主体责任:一是执行政府采购政策;二是建立内部管理制度;三是依规进行采购;四是合理确定采购需求。

沈桑阳还提到,财政部出台的《关于加强政府采购内部控制管理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加强采购人内部控制管理的两大任务和四项主要措施。其中,“落实采购人主体责任”就是重要任务之一。文件明确,“采购人应当做好政府采购业务的内部归口管理和所属单位管理,明确内部工作机制,重点加强对采购需求、政策落实、信息公开、履约验收、结果评价等管理。”据此,并结合对工作思考,沈桑阳总结了采购人五个方面的主体责任:一是准确完整的确定采购需求;二是加强内部控制管理;三是积极落实政策功能;四是严格规范开展履约验收;五是加大信息公开力度。

“可以说加强采购人主体责任,是从‘程序导向’向‘结果导向’转变的必然。”沈桑阳表示。

四方面落实采购人主体责任

那么,采购人应如何去落实好主体责任呢?对此,沈桑阳提出了四方面的建议。

一是完善制度,构建有效的政府采购管理合力。采购人要将政府采购管理作为本单位内部控制管理重要组成部分,面向预算编制、需求审核、执行监管、履约验收和绩效评价全过程强化配套管理制度,逐步构建有效的政府采购管理合力。在制度建设管理中要思考政府采购与资产管理、预算管理的衔接,以及与审计纪检部门形成联动。

二是突出首尾,强化政府采购需求和履约验收管理。关于需求管理,合理的需求等同于准确的预算编制,建议把政府采购需求管理前置于预算项目储备环节,重点项目或新增项目要注重采用采购、财务、业务部门会商研究的方式确定最终需求。尤其是新增项目,要重点审核政府采购需求的合理性和科学性,符合要求方可纳入项目库管理。

三是强化衔接,形成预算、采购和支付全流程制约机制。以现在实际采购中的一个问题为例,有的单位执行了采购程序,但是不管是否报采购计划,是否实现政策功能,只要有预算有钱,执行采购程序就可以支付。全流程监控的出发点应该是为了更好地实现政府采购管理,比如说,政策功能的落实、政府采购绩效目标落实,都应该成为支付的条件。

四是优化环境,加快推进政府采购信用体系建设。就采购人内部管理而言,推进政府采购信息公开,应当成为采购人自主自觉的行为,通过市场来监管,从而减少采购人“不敢”“不愿”情形,同时也助力优化政府采购营商环境,以更好履行采购人主体责任。

广告

政府采购领域首个微信公众号。第一时间提供专业、权威、精准的政府采购政策解读、知识分享及招标采购信息,为政府采购各方参加人铺设一条信息高速通道,满足你随时随地的采购、生意需要。

政府采购信息网

政府采购信息网

网友评论
个人头像
  • 暂无评论,欢迎您发表观点!
意见反馈
反馈类型:
问题描述:
0/500
联系方式:
0/30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