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4日、3月5日,今年全国两会召开。全国政协委员、东风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竺延风提交了《关于优化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环境积极创造商业化落地条件的建议》的提案,对当前智能网联汽车自动驾驶汽车上路规制、基础设施和应用、自动驾驶示范认证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全国政协委员、东风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竺延风(资料图片)
智能网联汽车当前存在三大问题
智能网联汽车已成为全球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方向,我国也在加快推动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目前,智能网联汽车部分自动驾驶(PA,相当于L2)系统在乘用车上的搭载率逐步提升,并开始走向公开道路实际测试与商业化示范阶段,在城市出租车、干线物流、封闭园区物流、公交、环卫、末端配送等场景示范应用上,均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但是竺延风也认为,从现状来看,智能网联汽车尤其是高度自动驾驶(HA)级智能网联汽车还缺乏清晰的商业化落地条件,还存在三大问题:
一是我国现有法规条件下对自动驾驶汽车上路等存在规制。目前,发达国家都在加速推进自动驾驶应用落地,通过扩大商用场景应用、参与行业标准制定等,抢占发展的制高点。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于2020年6月通过了《自动车道保持系统》等法规,允许L3级有条件自动驾驶系统的商业化。国内相关领域法规的立法相对滞后于技术发展。比如,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等规定,在我国车辆的驾驶主体应当为符合驾驶许可条件并取得驾驶证的自然人,自动驾驶系统显然不能成为车辆驾驶主体。
二是与智能网联汽车配套的公共基础设施和基础应用还不够完善。推动智能化和网联化融合发展,是我国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重要途径。车联网技术所提供的超视距环境感知,高精地图的开放应用,是提高车辆定位精度的可靠技术方案。但是目前支撑智能网联汽车运行的公共基础设施还不够完善,高精地图的国家体系尚未形成。
三是高度自动驾驶(HA)产品在国家智能网联汽车试点示范区的认证还缺乏统一标准。高度自动驾驶产品需要经过严格的测试和验证,国际通用的方法是多支柱法,其中,开放道路测试是车辆可靠性和安全性的验证的关键和最后一环。目前,国内多个城市积极建立了自动驾驶测试的国家智能网联汽车试点示范区,为自动驾驶产品的验证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但各示范区之间对自动驾驶产品的测试要求不尽相同,认证结果尚未互联互通。
完善立法和基础设施加强国家级示范区数据共享
我国《智能网联汽车技术路线图2.0》提出,到“十四五”末,即2025年,我国部分自动驾驶(PA,相当于L2)、有条件自动驾驶(CA,相当于L3)智能网联汽车销量占当年汽车总销量的比例超过50%,高度自动驾驶(HA)级智能网联汽车开始进入市场,实现限定区域和特定场景商业化应用,C-V2X(蜂窝车联网通信)终端新车装配率达50%。
要实现上述目标,竺延风建议,完善相关立法,稳妥有序推进道路开放。推动技术进步、改善用户体验,都离不开真实物理场景的用户使用。有条件自动驾驶和高度自动驾驶产品的商业化落地,是智能网联汽车“保障生命安全、提高交通效率、促进节能减排、增进人民福祉”的必由之路。稳妥有序开放道路,促进自动驾驶汽车商业化落地,具有较强的迫切性。
另外,结合“十四五”规划,推动各地逐步完善与智能网联汽车相关的基础设施,加快示范城市建设。发挥政策引导作用,通过设立专项资金等加快推进试点,推动智能交通和智慧城市建设,完善车联网交通设施,不断提高交通安全水平。加快形成智能网联汽车高精地图的国家体系,扩大高精地图开放应用,在车辆精确定位、超视距感知、协同决策等领域,为自动驾驶解决方案提供技术保障。
再次,加强国家级智能网联汽车试点示范区的认证互通和数据共享,形成国家级数据中心。在不同的示范区认证成果中博采众长,加快统一认证标准和技术要求,推动认证互通和数据共享,提升自动驾驶汽车整体技术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