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采资讯-政府采购信息网

暗访“跑风漏气”背后是监管虚置

作者: 发布于:2015-10-07 10:39:51 来源: 新京报


  据报道,9月25号,负责华山景区运营的华旅集团召开动员大会,该集团总经理高江宏在动员讲话的时候指出,要求员工时刻绷紧旅游秩序综合整治这根弦。同时透露“国家旅游局目前正在金丝大峡谷进行旅游秩序的暗访工作,很有可能下一站就是我们华山景区。”10月2号晚,该讲话稿已从大华山旅游官网上撤下,原因不明。


  暗访工作组还没有出发,暗访对象就已获知准确消息,甚至还出现在当地媒体的公开报道中,这已不是什么稀罕事儿。此前更有个别地方发布暗访组成员脸谱,组织有关部门、官员识别“拦截”应对暗访工作的荒唐事儿。这样的暗访,自然很难发现真问题及其严重性,不利于落实责任、督促改进。


  暗访变“明访”,通常被认为是“内鬼”泄密所致,这说明保密工作纪律需要加强。事实上,诸如内部提前“打招呼”或下发红头文件,对“暗访”时间、对象做出具体部署之类“公开的暗访”也比较常见。暗访工作“跑风漏气”,其实就是日常监督执法工作虚置的投射:正因如此,某些景区才会应付式应对临时检查或“暗访”,而不是走长效治理之路。


  实质上,一些景区存在的乱象早已是众矢之的,长假旅游旺季期间理应成监督检查重点,只要相关职能部门真监督、真作为,即使明访明察,景区也“防不胜防”。


  就拿持续发酵的张家界门票96元被导游实收230元事件而言,有消息说继湖南省旅游局2日派工作组赴张家界调查后,张家界市旅游委3日又加派两个专项工作组展开重点监督,对舆情做出的积极作为值得肯定,但这也从侧面表明,当地旅游市场上的常态化监管还未被完整地培育。


  暗访“跑风漏气”频现,泄密问题确实值得关注,但更重要的,是让监管不只有“暗访”这一把杀手锏。也只有落实了主体责任,建立起常态、务实的监督执法机制,一些景区忌惮的,才不会只是被“泄了密”的暗访。(范子军)

本网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政府采购信息网,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网友评论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