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采购中心不断创新服务方式赢赞誉
广东省政府采购中心把业务和信息技术融合,协助广东省公安消防总队搭建电子化协议供货平台
图为评标专家在现场评比消防器材样品。
《政府采购信息报》记者了解到,近日,广东省政府采购中心(以下简称“广东省采购中心”)在业务扩展中不断创新服务方式,延伸服务内涵,赢得了采购人的广泛称赞。
今年年初,广东省采购中心圆满完成了广东省公安消防总队2011年度国产消防器材协议供货供应商资格招标的组织工作。据了解,本次招标工作进展顺利,供应商零质疑,采购人非常满意。同时,为了解决协议供货供应商资格招标后的管理难问题,广东省采购中心根据多年的电子化采购经验,专门免费为广东省公安消防总队建立了消防器材协议供货电子采购平台,并免费对其进行长期维护。
广东省采购中心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该项目的成功实施,是广东省采购中心把业务和信息技术融合的又一体现。”
据悉,针对协议供货供应商资格招标后的管理难、管理成本高等问题,广东省采购中心早在2004年就开始探索电子订购、电子议价、电子反拍等协议供货资格招标后的管理系统。
经过多年的积累,广东省采购中心拥有了一支熟悉信息技术和政府采购业务的专门队伍,有能力根据采购人的个性化需求专门开发对应的电子化采购业务系统。在本次项目采购中,广东省采购中心不但接受采购人委托优质高效地完成了协议供货商资格招标,同时还应用电子平台解决了采购人对协议供货供应商资格招标后管理难的后顾之忧。
按统一购买模板实施协议供货
《政府采购信息报》记者了解到,广东省公安消防总队高度重视政府采购工作的法制化和规范化建设。自2006年广东省公安消防总队与广东省采购中心携手合作以来,逐步在消防器材、战斗车辆的采购中采取协议供货组织形式,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以往,广东省公安消防总队经常将全省各支队分散的采购需求统一起来,集中组织公开招标。这样做虽然形成了规模效益,节约了成本,但却无法满足基层消防支队临时、突发的使用需求。广东省采购中心在总结多年开展协议供货招标经验的基础上,对广东省公安消防总队2011年度国产消防器材采购实行协议供货组织形式,实现了采购效益和采购效率的有机结合。
据介绍,本次协议供货商资格招标是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每种器材确定3~5名厂家作为国产消防器材的协议供货商,同时规定器材的品种、规格、数量、供货期限、最高限价、付款方式、索赔、协议供货采购限额等内容。按照规定,各协议供货商须严格按照统一购买模板向广东全省各消防支队供货,并接受广东省公安消防总队的监督。项目实施过程展现了广东省采购中心作为广东省省级集中采购机构的实力和风采,体现了其为采购人和供应商提供优质、专业服务的宗旨。
1500平方米评审现场展示样品
“本次协议供货采购的消防器材分为枪炮类、基本防护类、救生类等19个类别,涵盖304种器材装备。”该项目的经办人介绍说,广东省公安消防总队在此前作了充分调研,准确掌握了各基层单位的实际需要,同时根据市场细分和产品信息,制定了详细的产品技术需求,使本次招标工作开展得有条不紊、多而不乱。
据统计,本次消防器材协议供货资格招标活动吸引了来自全国的近60家制造商投标,其中不乏实力雄厚的知名企业,最终有50家制造商成功入围。
为了保证协议供货的消防器材符合实际采购需求,广东省采购中心特别要求在评标环节每种器材均须提供样品。为此,广东省采购中心专门租用了1500多平方米的评审场地,现场以器材包组为单位,按序号摆放样品,分门别类、整齐有序,既有利于评审委员会在评标时对各厂家的产品有直观、横向的比较,也有利于企业之间互相学习、取长补短,还可以作为验收的依据。这一举措使得评审过程更加客观、公正,赢得了供应商、采购单位和评审专家的一致好评。
协助搭建电子化协议供货平台
广东省采购中心引入信息化手段,建立电子化协议供货平台,协助广东省公安消防总队以此为抓手,加强对协议供货采购消防器材工作的管理,做到采购过程充分放权,但管理上又不会失控。
除去春节假期,广东省采购中心在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将组织招标与信息化平台建设有机结合,全力推进,利用自身在政府采购信息化方面的先进经验,以快捷的速度、完善的服务、优化的方案为广东省公安消防总队搭建起电子化协议供货平台,让采购人和协议供应商用简便的操作完成从计划申报到签订合同的全部协议供货流程。
广东省采购中心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了电子化协议供货平台的建设过程:2011年1月中旬,广东省采购中心提交招标初步方案,同时着手调研电子化协议供货平台的开发需求; 2月中旬,电子化协议供货平台正式进入开发阶段;3月中旬,电子化协议供货平台开发完毕;3月下旬,广东省采购中心协助对基层消防支队和中标供应商进行培训、演示;4月上旬,电子化协议供货平台正式上线启用。
目前,广东省采购中心创建的电子化协议供货平台运行良好,为采购人和供应商提供了极大的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