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特区政府采购调查报告:难题如何破解
政府采购难题如何破解——来自深圳特区的政府采购调查报告
政府采购,素有“阳光下的交易”之称。这项制度引入国内以来,迅速在各地生根发芽,也取得了显著效果。但不可否认的是,伴随着高价采购、暗箱操作等问题的不时出现,在不少人的眼中,政府采购制度的实施有陷入困境之虞。
深圳,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最前沿。作为全国最早的政府采购改革试点地区之一,深圳在政府采购制度改革创新方面的实践,也许可以成为探索当前难题破解之道的一个有效样本。
有法可依 有章可循
11月23日下午3时,深圳市政府采购中心103评标室。4名评标专家正在对一个预算金额为200万元的关节镜器械采购项目进行评标。
“上午10点接到的通知,来之前也不清楚评的是什么。对投标企业,我们先审资格、再看产品,对各个项目进行打分。”评标专家、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主任医师刘民生说。
据介绍,在深圳市政府采购中心,评标区实行全封闭、实时视频监控,进出人员需凭借专门密钥验证身份。评标专家在评标当日从库中随机抽选,独立打分。
“全市将试行评标和定标分离的制度,评标委员会只负责在投标供应商中推荐3家以上的中标候选人,之后通过采购单位自定、抽签决定或再次竞价价低者中标的方式确定中标人。”深圳市政府采购中心主任叶剑明说,这种做法有助改变评标专家权力过大而又难以追究责任的状况,有利于提升采购质量和采购满意度,提高采购效率。
“评定分离”只是深圳政府采购制度的一个缩影。至今,深圳市政府采购制度改革已跨越了10个年头。通过10余年的改革和实践,深圳市的政府采购法规制度框架已基本形成。
1999年1月,深圳开始施行《深圳经济特区政府采购条例》,这是全国第一例政府采购地方立法。随后,制定了政府采购配套规章制度几十件,基本涵盖了政府采购的各层面、各环节,如《深圳市市级政府采购单位责任制暂行办法》《深圳市政府采购投诉的认定标准和处理程序》《深圳网上政府采购管理暂行办法》《关于进一步规范采购单位自行组织分散采购工作的通知》等。
“这一系列制度规定,进一步规范了采购单位、供应商的政府采购行为以及进一步限制财政部门自身的自由裁量权,提升了采购效率,促进了廉政建设。”叶剑明告诉记者。
据了解,2010年3月,深圳市启动了《深圳经济特区政府采购条例》的修订工作。条例修订后,深圳十多年的成功经验及探索将正式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
作为集中采购的专职执行部门,深圳市政府采购中心也制定了岗位责任、重大问题议事规则、廉政建设及业务操作规程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并围绕工作实际,拟制了招标文件格式范本和各种采购方式的工作流程。
不断改革 不断创新 “以制度来保廉洁,减少人为干预;以创新来促效率,减少采购周期和采购环节。”叶剑明介绍说,深圳市始终坚持制度创新,在改革方面亮点频出。 2009年下半年起,深圳市开始推行“预选供应商”制度。具体做法是:对一些采购次数频繁、采购预算为200万元以下的采购项目,通过公开招标预先选定一批资质优、服务好、信誉高、纳税多的企业纳入专库管理。主要定标方式为网上竞价,即在确定最高限价后,供应商可在网上连续往下竞价,价低者得,同价从先。 “以往,一个公开招标项目需要20天公示期,预选供应商制度则节约了公示时间,提高了采购效率;同时,价格竞争成为中标的主要因素,减少了人为因素,节约了采购资金。”深圳市政府采购中心副主任李子华介绍说。 据了解,截至2010年12月底,深圳市已在357个项目中实施了预选供应商制度,实际采购额1.706亿元,平均节资率22.2%。 “商场供货模式是深圳政府采购制度上的另一创新。”深圳市政府采购中心合同部副部长高峰说,这一模式增加了政府部门的采购选择渠道,并可防止虚开发票等违规行为的发生。 2009年,深圳市宝安区政府采购中心进行了商场供货模式试点,对电脑、打印机、空调等通用类产品,通过公开招标确定了4家供货商场,商定了政府采购的优惠比率。在区政府采购网上建立虚拟商场,物品与商场门店实物一致。采购单位可通过虚拟商场选购所需物品,每月结算一次,货款由国库集中支付。 高峰说,在以往采购时,一些厂家为牟取高额利润,对打印机、复印机、空调等协议采购产品,往往为政府部门提供特配机型,价格较高,而且与市场上的主流产品没有可比性。商场供货模式使采购价格可比,体现了公开透明。 据统计,宝安区2010年通过商场供货采购完成项目261项,成交价273.8万元,比预算节约资金12.2万元。近期,深圳在市本级政府采购中也全面推行了商场供货模式。 此外,深圳还推行了市区联动改革:对市区的部分项目实行了统一采购,共享项目的采购结果、专家库和供应商库等信息资源,市区联动形成合力,擦亮了深圳政府采购品牌。 |
“为进一步规范政府采购行为,我市实现了政府采购全过程操作、管理和监控的电子化管理,确保政府采购的公开、公平、公正、透明。”叶剑明介绍说。
从2003年开始,深圳市着力建设电子政府采购系统,在全国率先实行了电子政府采购,可以在国际互联网上完成申报、审核、发布公告、招标、投标、评标、询价、投诉、监管等政府采购的全过程。同时,这个平台是目前国内唯一可实现市区两级在网上完成政府采购全过程的平台。
据统计,目前全国各地市19000多家注册供应商,深圳市区两级1400多家采购单位,均可直接通过互联网络参与招投标。以前,采购单位和供应商办理一个采购项目路上往返约需35个小时,而现在只需约1小时;一个公开招标项目,从采购立项到发出中标通知书,以前约需30天,而现在为25天。
2008年1月,深圳市又运行了金财工程政府采购系统。这个系统上接预算指标和计划编制,下联国库集中支付,同时外接网上政府采购平台,实现了从预算和计划编制到采购执行与支付完整链条的电子化运作。
在深圳市,政府采购的预算编制和执行实现了全程监管:采购单位必须先规范填报集中采购预算,编报并录入采购计划后,方可实施采购。集中采购预算在年初与部门预算同步编制,采购计划自下达之日起三个月内有效,各采购单位必须在三个月内向市政府采购中心申报采购。集中采购预算与部门预算同步执行,当年的政府采购预算在12月下旬后截止使用,财政部门予以收回。采购计划执行集中采购后,财政部门将严格按照中标通知书及采购单位的履约验收意见审核支付款项。
叶剑明介绍说,通过完善制度、细化标准、科学预算、强化监管,政府采购中存在的“突击花钱”、“只选贵的不选对的”等不良倾向在深圳正得到有效遏制。
“深圳市的政府采购不能说完全没有问题,但总体来说,这几年的制度改革取得了良好效果。”深圳市纪委常委林苗说,纪检监察部门将继续发挥自身职能作用,推动深圳政府采购制度的不断完善。
上一篇:政府采购职业化管理还有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