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采资讯-政府采购信息网

宁夏2012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13年预算草案的报告

作者:佚名 发布于:2013-02-20 09:13:17 来源:中国政府网

  关于宁夏回族自治区2012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13年预算草案的报告
  
  一、2012年全区及区本级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过去的一年,全区各级财政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自治区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紧紧围绕自治区十届人大六次会议确定的目标,转变理财思路,深化财政改革,力破发展难题,圆满完成了全区及区本级预算任务。
  
  2012年全区公共财政预算总收入完成460.1亿元,增长23.9%。其中:中央级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96.1亿元,增长29.5%;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64亿元,为预算的103.5%,增收44亿元,超收8.9亿元,增长20%。全区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完成872.2亿元,增长23.6%。
  
  自治区本级公共财政预算全口径收入721.4亿元,增长11.5%。其中:自治区本级公共财政预算收入67.2亿元,为预算的106.5%,增长23.1%,超收4亿元;中央各类补助收入 534.6亿元,增加61.6亿元,增长13%。自治区本级公共财政预算全口径支出693.6亿元,增长16.6%。其中:自治区本级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23.4亿元,增长11.7%;对市县的各类补助支出438亿元,增长29.7%。市县级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96.8亿元,为预算的102.5%,增长19%。市县级公共财政预算支出648.8亿元,增长27%。
  
  全区政府基金收入完成189.1亿元,下降4%。其中:自治区本级政府基金收入58.5亿元,增长13.1%;市县级政府基金收入130.6亿元,下降10.1%。全区政府基金支出196.6亿元,下降4.5%。其中:自治区本级政府基金支出43.4亿元,增长1.6%;市县级政府基金支出153.2亿元,下降6.1%。
  
  上述情况在决算编制汇总和上下级结算事项办理完毕后,还会有所变化。
  
  按照《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预算监督条例》的要求,现就2012年预算执行的有关情况进行说明:
  
  (一)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执行情况。2012年全区完成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64亿元,增收44亿元,超收8.9亿元,增长20%,一年收入相当于上一个五年(2003-2007年,下同)的收入总和。面对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加大、企业利润减少、全面实施结构性减税等减收因素,各级财税部门密切配合、积极应对,该减的减、该免的免、该收的收,通过层层分解收入目标,认真查找薄弱环节,一厂一策、一业一策、一税一策等多种举措,努力强化收入征管,为圆满完成全年收入预算任务做出了积极努力。税收收入除个人所得税受调整免征额政策影响下降幅度较大外,其他税种均保持了一定幅度的增长。非税收入受预算外收入纳入预算管理以及加强征管力度等因素,同比增长33 %,对整体财政收入的增长起到了一定的带动作用。
  
  (二)公共财政预算支出执行情况。2012年全区公共财政预算支出872.2亿元,过800亿元大关,比上年支出额增加166亿元,增长23.6%,一年支出规模超过了上一个五年的支出总和。2012年,各级财政进一步强化预算执行,严格考核支出进度,全区公共财政支出进度从年初全国第24位提升到年末的第6位,为近五年最快的一年。一是认真落实积极财政政策。出台应对工业经济下行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大支付力度,实行结构性减税,为经济稳定增长发挥了一定作用。二是切实保障重点项目建设。全年下达地方政府债券资金33亿元;安排宁东基地建设资金17亿元、生态移民资金21亿元、沿黄经济区及固原区域中心城市和大县城建设资金47亿元,夯实了发展基础。三是努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全年教育、医疗、社保、居民收入及保障性住房等民生支出635亿元,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比重为73%,并重点向农村、基层和财力薄弱地区倾斜,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得到提升。
  
  (三)自治区本级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超收及预算稳定调节基金情况。2012年自治区本级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超收40745万元,全部为税收超收。按照《自治区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管理办法》,超收收入当年不再使用,全部用于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自2010年设立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制度以来,自治区财政已累计安排59.6亿元,调用46.6亿元,目前结余13亿元,将主要用于弥补以后年度预算缺口。2012年自治区财政进一步加大对中央各类转移支付资金的执行力度,新增的均衡性转移支付34亿元,已经安排用于当年必须支出的高校化债、校安工程、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以及归还到期地方政府债券等重点项目,列作当年支出,不再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
  
  (四)自治区本级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结转情况。近年来,各级财政高度重视预算执行工作, 2010、2011年的财政结转压缩率均在20%以上,2012年在继续细化预算编制、增强预算执行力的基础上,又进一步加大了对支出预算执行的考核力度,分部门、分市县、分类别,按月考核、按月通报,对执行进度慢的市县和部门采取扣减转移支付、停止预算追加等多种举措,切实提高了预算执行到位率。根据初步汇总数,预计2012年区本级公共财政结转规模在30亿元左右,压缩幅度达到40%以上。具体结转情况,我们将在财政决算正式编制完成后,向人大常委会进行专题报告。
  
  (五)到期地方政府债券还本付息情况。2009年我区通过财政部代理发行地方政府债券30亿元,利率1.7%,期限3年。其中区本级安排10亿元,转贷各市县20亿元,这些资金重点用于保障性安居工程、城市基础设施以及学校、医院、监狱等公益性项目建设,三年来进展顺利、成效明显。2012年全区到期政府债券本息30.5亿元,其中:自治区本级10.8 亿元,市县级19.7亿元。截止2012年底,各级财政已全部还清到期政府债券本息资金。
  
  二、五年来财政工作情况
  
  2008年以来,全区财政紧扣自治区党委战略部署,不断完善公共财政体系,努力增强地方财政实力,大幅提升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保障能力,为财政的稳定、快速、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地方财政实力迈上新台阶
  
  一是收支规模快速壮大。全区公共财政总收入从2008年的179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460亿元,年均增长26.1%,五年累计完成1510亿元,是上一个五年的5.9倍。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从95亿元增加到264亿元,年均增长27%,五年累计完成844亿元,是上一个五年的3.4倍。全区公共财政支出从323亿元增加到872亿元,年均增长29.2%,五年累计完成2893亿元,是上一个五年的3.5倍。全区人均财政收入水平全国排名第14位,人均财政支出水平全国排名第7位。二是中央转移支付大幅增加。经过坚持不懈地努力,中央各项转移支付由2008年的243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534亿元,五年累计1932亿元,是上一个五年的3倍,年均增长21.9%。中央转移支付占到宁夏总财力的70%以上,成为推进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资金来源。三是资金来源渠道不断拓宽。五年累计完成政府性基金收入688亿元,吸引国际金融组  织和外国政府贷款赠款67.3亿元,发行地方政府债券115亿元,落实政府信用平台贷款400亿元以上,有效缓解了公共预算支出压力,补充了基础设施、生态治理、环境保护、能源水利、交通建设等重点项目建设资金需求。
  
  (二)财政宏观调控实现新跨越
  
  始终紧扣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一主线,认真落实积极财政政策,努力把握宏观调控的方向、力度、节奏和重点,综合运用多种手段,推进自治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注重完善政策体系。积极实施结构性减税政策,推行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资源税、增值税转型等税制改革,对高新技术企业、现代服务业、物流业、新能源产业等实行税收优惠,调高小微企业增值税、营业税起征点,扶持实体经济加快发展。全面执行出口退税政策,支持外贸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清理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五年共取消和停征188项收费,减轻了企业和群众负担。出台了财政支持节能减排工作三十条、支持慈善园区发展二十条和支持中小企业 “百家成长千家培育”工程、科技创新平台、新能源产业、特色农业、交通一体化建设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以财政“组合拳”凸显调控着力点。
  
  注重实施项目带动。发挥政府资金的带动和引导作用,坚持集中财力办大事,“四馆三中心”、银川河东机场二期扩建、中卫和固原支线机场、太中银铁路、银川火车站、宁夏大剧院、宁夏体育场、中阿经贸论坛永久会址等一大批重点项目相继建设完成。调整完善宁东基地财税管理体制,为宁东基地加快发展提供了稳定的财政制度保障,累计安排28亿元支持宁东基地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城镇化进程,累计安排106亿元支持构建沿黄经济区“一堤六线”城市带大框架,安排52亿元加快宁南区域中心城市和大县城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特色小城镇建设,积极探索五市城乡客运一体化运营试点。
  
  注重产业优化升级。累计安排107亿元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创新“平台投放、无息使用、绩效管理、比例收回”的扶持企业发展资金投入新方式,支持“五大十特”园区、“五优一新”产业发展。建立自治区科技创新平台,设立科技创新发展基金,鼓励企业和科研院所增强自主创新、科技攻关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增强科技创新对工业增长的带动能力。推进节能减排和新能源产业,支持淘汰落后产能企业,加强资源节约利用和公共机构节能降耗,安排3.6亿元开展光电、光伏材料制造、风电规模化应用和可再生资源利用,力促节能减排目标实现。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自治区财政向宁夏银行、宁夏黄河农村商业银行、宁夏农业综合投资公司累计注资12.5亿元,拨付资金4.4亿元构建了自治区、市、县三级中小企业发展担保体系,增强地方金融、担保机构融资能力。大力实施以三大口岸、九大物流园区和乡镇标准化农贸市场以及“万村千乡”工程为重点的现代物流体系建设。
  
  注重增加城乡居民收入。连续8年调增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2012年月人均达到1785元,比2008年增长54%。城乡居民养老金由月人均55元提高到70元,城市低保标准由月人均185元提高到255元,农村低保标准由年人均693元提高到1750元,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财政补贴由人均40元提高到2012年的300元,启动实施了高龄老人、重度残疾人、孤儿养育津贴,持续加大了社会救助的力度。累计发放各项惠农补贴资金32.7亿元,全区96万农户受益,户均年受益680元以上。深入推进规范公务员津贴补贴,在全国率先完成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与2008年相比,全区机关事业单位人员津补贴水平总体提高了一倍。建立完善物价上涨联动机制,及时发放对困难群众、高校学生、城市出租车临时价格补贴。
  
  (三)农业农村事业得到新发展
  
  五年累计安排农业投入453亿元,年均增长36.5%。不断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机制,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进现代农业发展。通过政策补贴、财政贴息、以奖代补等方式,重点支持葡萄、枸杞、优质粮食等自治区五大战略性主导产业、六大区域性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整合资金40亿元建成40多个设施农业示范区、5个优质水稻示范县、170个设施养殖示范村、50余万亩优质粮食基地。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夯实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持续加大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累计安排39亿元支持17个县小型农田水利和中部干旱带节水工程建设,实施中小河流治理、病险水库加固,推进中南部地区饮水安全。争取中央将宁夏中北部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列为全国3个示范省区之一,投资36亿元,新增耕地78万亩。加快扶贫攻坚步伐。制定35万生态移民资金筹集方案,通过整合中央、地方专项、预算安排等渠道筹集生态移民建设资金105亿元,已拨付44亿元,实现搬迁定居12.1万人。大力推进65万贫困人口扶贫开发,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支持817个贫困村实施“整村推进”,安排3亿元在1097个村开展“互助资金”试点,发展壮大山区特色产业。改善农村生产生活面貌。争取中央将宁夏列为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8个示范省区之一,投入10亿元对339个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进行了有效保护,1040个行政村得到整治,全区三分之一以上农村人口受益。支持实施 “六到农家”工程,所有行政村实现了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全覆盖,开展新农村建设试点,提升了  农村公共服务水平。
  
  (四)民生保障能力有了新提升
  
  牢固树立民生财政理念,在全国率先编制财政民生预算,将民生项目预算纳入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五年来,全区财政民生支出2100亿元,年均增长28%,占同期财政支出的72.6%。
  
  教育事业得到优先发展。2008-2012年全区教育支出409亿元,年均增长17.7%。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加大学前教育投入力度,全区新建成幼儿园24所。累计安排38亿元实施校舍安全工程,新建、维修校舍476.8万平方米,每县建成1所标准化高级中学,200余所学校建成标准化操场。先后五次调整提高义务教育阶段生均保障标准,小学由168元提高到575元,初中由220元提高到775元。启动实施“营养改善计划”,惠及37万山区农村学生。全部化解9亿元义务教育普九债务、23亿元高校债务,顺利通过国家“两基”验收。大力实施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提升工程,支持宁夏大学“211工程”建设、宁夏医科大学“申博创大”。实行家庭经济困难生生活费补助制度。
  
  医疗卫生事业全面进步。2008-2012年全区医疗卫生支出161亿 元,年均增长32.1%。全面推进新医改政策落实,进一步完善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财政补助由2007年的40元提高到2012年的300元,全区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5%。基层卫生服务补偿机制不断完善,全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内容由9类33项扩展到10类43项,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财政补助达到25元。加大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基础条件投入,新建、改扩建市县乡卫生机构202个,标准化村卫生室1033个,支持18家县级医院、21家妇幼保健机构、100所乡镇卫生院、2474所村卫生室配备医疗设备,在5所乡镇卫生院实施远程会诊项目,定向招聘150名乡镇卫生院全科医生和3000名村医。
  
  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2008—2012年全区社会保障支出281亿元,年均增长28.5%。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支持创业带动就业,加大就业培训力度,推动实施妇女小额担保贷款,推进“三支一扶”工程和“4050”人员就业。率先在全国统筹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将新农保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合并实施,新农保目标比国家提前10年完成。大力推进“黄河善谷”,支持慈善园区、自治区老年福利中心、陶乐老年城建设,加大残疾人救助力度。累计投入各类保障性住房建设资金126亿元,建设保障性住房28.3万套,解决了15.7万户城市低收入群体的住房困难;实施塞上农民新居和危房危窑改造工程,建设新村193个,整治旧村1501个,改造危房危窑20.6万户,100万群众喜迁新居。
  
  其他社会事业稳步推进。2008-2012年全区累计投入57亿元,加大公益性文化事业投入,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全面推行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实现了广播电视“村村通”和农村数字化电影免费放映,推动精品文化剧目创演和文化下乡活动。加强文化体育设施建设,支持市县特别是山区市县建成了一批大型体育文化设施,在乡村一级普遍建立了文化广场、农家书屋和体育运动场所,丰富了城乡群众文化体育生活。大力加强“平安宁夏”建设,安排29亿元支持建设公共安全基本装备和交通、城市智能监控系统,加大食品安全、药品安全、水质安全等基础条件建设,加强和创新城乡社区管理,提升群众幸福、安全指数。
  
  (五)财政管理改革取得新进展
  
  省以下财政体制进一步完善。规范均衡性转移支付制度,建立市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深化县乡财政体制改革,加强村级组织运转保障,调整完善了自治区对宁东管委会、红寺堡财政体制。自治区对市县各类转移支付由2008年的155亿元增加到438亿元,增长2.8倍,平均每年增加70亿元,有力增强了市县和基层财政的自主调控能力,提升了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财政改革深入推进。在全区财政系统深入开展了以储备项目、申报项目、论证项目、实施项目、绩效评价项目为主要内容的“项目管理年”活动,基本建立起以公共财政、政府性基金、国有资本经营、社会保险基金为构成的政府预算体系,深入推进以部门预算编制、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非税收入管理为主要内容的财政改革,规范预算的定额化、标准化管理,扩大公务卡的应用范围,建成金财工程一体化运用平台,实现财税库银横向联网,扩大政府采购规模,增强预算执行效率。财政管理显著加强。自治区和26个市县(区)财政部门全部公开了财政总预算,全区1478个一级预算部门公开了部门预算,自治区财政500万元以上项目资金和取消的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全部在《宁夏日报》上公布,接收社会各界监督。颁布实施了《宁夏回族自治区财政监督条例》,加强了扩大内需政策落实和财政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全面完成“小金库”、公务用车、财政专户专项治理,严格“三公”经费管理。深入开展以“六进”为主要形式的“财政法制宣传周”活动。建设完成192个乡镇民生服务中心。
  
  五年来,我们坚持固民生之基、添发展之翼、铸和谐之本、兴改革之利,财政工作整体上实现了“财税制度向公平调节转移、财力分配向困难地区转移、支出安排向民生领域转移、财政调控向优化结构转移、工作重心向能力提升转移”的五大战略性转移,奠定了财政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三、2013年全区及区本级财政预算草案
  
  2013年是新一届政府工作的开局之年。根据自治区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财政工作会议精神,财政工作总的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自治区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紧紧围绕主题主线,认真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强和改善财政宏观调控,全力推进“两大战略”实施和“两区”建设步伐。严格收入征管,优化资源配置,加大对民生领域和财力薄弱地区投入,提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厉行节约、勤俭办事,从严控制一般性支出。依法理财,注重绩效,强化管理,规范运行,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按照上述要求和经济社会发展预期情况,2013年预算主要指标安排如下:
  
  (一)2013年全区及区本级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草案
  
  2013年全区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00亿元,比2012年完成数(下同)可比增长15%。其中:自治区本级公共财政预算收入77.3亿元,增长15%;代编的市县级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22.7亿元,可比增长15%。
  
  在全区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中,安排国、地税税收收入238.1亿元,增长15%;安排非税收入61.9亿元,可比增长15%。
  
  2013年全区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幅高于全国财政收入增幅7个百分点,高于自治区国内生产总值增幅3个百分点,在当前经济运行环境仍然趋紧的情况下,充分体现了各级财政服从大局、自我加压的进取精神和积极稳妥、实事求是的编制原则。
  
  (二)2013年全区及区本级公共财政预算支出草案
  
  2013年全区汇总的公共财政预算支出667.7亿元,比2012年预算增长16.2%。
  
  2013年自治区本级公共财政预算全口径收入为476.6亿元,依据收支平衡的原则,2013年自治区本级公共财政预算全口径支出安排为476.6亿元,增长14.3%。其中:自治区本级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79.2亿元,增长11.2%;补助市县支出197.2亿元,增长19.2%。
  
  (三)2013年全区及区本级政府基金收支预算草案
  
  2013年全区汇总的政府基金收入172.1亿元,下降9%。其中:自治区本级基金收入58.9亿元,增长0.8%。
  
  2013年全区汇总的政府基金支出172.1亿元,增长2.9%。其中:自治区本级基金支出58.9亿元,增长11.1%。
  
  (四)2013年全区社会保险基金预算草案
  
  按照国务院《关于试行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的意见》的要求,在2010-2012年连续三年试编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的基础上,2013年继续编制全区社会保险基金预算草案。
  
  2013年全区社会保险基金收入预算157.4亿元,其中: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96.1亿元,增长17.3%;失业保险基金6.9亿元,增长40.8%;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24.6亿元,增长25.5%;工伤保险基金2.4亿元,增长2.1%;生育保险基金1.4亿元,增长8.5%;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7.1亿元,增长1.4%;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18.9亿元,增长30.3%。
  
  2013年全区社会保险基金支出预算150.4亿元,其中: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106.2亿元,增长40.8%;失业保险基金支出2.8亿元,增长64.7%;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出20.1亿元,增长18.9%;工伤保险基金支出2.1亿元,增长23.5%;生育保险基金支出1亿元,增长14.9%;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支出4.1亿元,增长29.7%;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出14.1亿元,增长16.5%。
  
  (五)2013年自治区属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草案
  
  按照《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试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意见》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编报试行办法》,编制2013年自治区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草案。
  
  2013年自治区属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7969万元,增长37.8%。其中:利润收入1369万元;股利、股息收入6600万元。
  
  2013年自治区属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7969万元,增长37.8%。其中:资本性支出3369万元;费用性支出4600万元。
  
  (六)2013年自治区本级财政民生项目预算情况
  
  为认真落实自治区十项民生计划为民办30件实事,确保重大民生项目资金得到有效保障,2013年继续编制民生项目预算。
  
  2013年自治区本级财政民生项目预算共计安排教育发展、公共卫生、住房保障、群众增收、福利助困、强农富农、文化体育、扶贫攻坚和其他项目共计9大类133个项目,安排财政资金165.2亿元,比上年增加15.6亿元,增长10.4%。其中:自治区本级财政预算安排85.1亿元,中央财政补助资金安排70亿元,政府性基金安排8.1亿元,其他渠道筹措2亿元。
  
  四、2013年预算安排和重点工作
  
  201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的开局之年。各级财政将继续把握好“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坚持统筹兼顾,强化宏观调控,增强保障能力,狠抓任务落实,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把握发展大局,着力推进“两区”建设。紧紧把握中央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有利时机,进一步加大中央各项转移支付资金争取力度,拓宽地方发展资金渠道,发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关键作用。紧紧抓住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银川综合保税区建设重大机遇,加快研究完成支持“两区”建设财税政策,密切加强与财政部等中央部委的沟通与对接,力争中央财政对“两区”建设在政策、资金上给予大力支持。自治区财政预算安排7亿元,支持“两区”基础设施、人才引进培训及海关、出入境检验检疫等部门入驻园区基础条件建设,推动试验区建设迈出实质步伐,银川综合保税区于今年9月封关运行。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安排4亿元推进提升沿黄经济区城市基础功能,安排20亿元继续加大宁南区域中心城市及大县城建设投入,安排3亿元支持银川滨河新区建设。安排3亿元选择20个基础好、有特色、吸纳能力强的小城镇,每个投入1500万元提升其功能和发展水平。加大交通事业投入,安排55亿元重点用于完善交通路网,加快高速公路、国省道、农村公路以及物流园区道路等重点项目建设,全面推进银川、石嘴山市城市快速通道,吴忠、中卫市沿黄城市带快速公交网络,固原市、中卫市城乡交通一体化网络建设。通过税收增量、电力价格调节基金、地方政府债券等多种渠道筹集宁东基地发展基金11亿元,增强宁东基地发展后劲。
  
  (二)强化政策引导,着力促进发展方式转变。推动工业化水平。安排工业化资金21亿元,支持工业园区、慈善园区、纺织园区完善供排水、电力、道路等基础设施,全面落实支持慈善园区发展二十条财政政策,推动清真食品穆斯林用品、五优一新、装备制造业等优势产业做大规模。进一步完善对中小微企业的结构性减税和金融扶持政策,继续减少面向企业的收费项目,降低收费标准,营造支持企业发展的财税金融“政策洼地”。增强科技创新带动能力。安排科技创新资金5.4亿元,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快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的推广和研发,促进专利产品成果转化,加大重大科技项目攻关投入,支持智慧宁夏建设,提升科技创新和信息化建设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程度。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安排农业发展资金53亿元,加快推进贺兰山东麓百万亩葡萄长廊建设,制定支持葡萄、枸杞产业加快发展的财税政策,推动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壮大、提质增效、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完善农业产业化财税投入机制,增强农业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安排水利发展资金11.8亿元,比上年增加3亿元,重点支持骨干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中小河流治理、病险水库加固和“五小水利”建设,深化水管单位体制改革,发展现代节水灌溉农业。安排7.4亿元,加大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投入,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化解村级债务,探索乡镇财政管理新模式。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加强以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和农村集贸市场建设为重点的商  贸物流体系建设,物流体系重点向农村、向偏远地区延伸。加大公益性文化设施投入,完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
  
  (三)优化资源配置,着力提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进一步加大教育、医疗、社会保障、收入分配、保障性住房等领域的投入力度,加快推进“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并重点向农村、向基层、向贫困地区倾斜,实现城乡之间、山川之间统筹均衡发展。
  
  一是实施教育质量提升工程。自治区财政预算安排教育支出32.8亿元,增长24.6%,重点支持学校仪器设备、图书购置、师资培训、远程教育、学前教育发展等薄弱环节,注重内涵提升。安排1.2亿元为全区100所中小学每校购置100万元的实验仪器和20万元的图书,培训3000名中小学薄弱课程教师,安排5000万元为山区100所农村学校开通远程教育。大力发展学前教育,五年累计投入12亿元,每年2.4亿元支持每个县建成2所、每个乡建成1所共242所幼儿园,支持民办公助学前教育,对民办幼儿教育实行以奖代补,缓解“入园难”问题。安排3亿元实施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推行教师陪餐制度。努力推进高等教育、职业教育质量提升。加大对各类学校困难学生的补助力度。
  
  二是实施健康质量提升工程。自治区财政预算安排卫生支出 20亿元,增长44.5%,重点解决基层医疗机构接诊能力不足、医护水平不高、医疗费用偏高、医疗救助缺失等突出问题。安排1.2亿元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医院基础条件建设,支持有条件、有需求的县级医院扩大接诊能力,全面完成下剩689个村卫生室建设任务,对社区卫生院购置办公用房给予补助。安排1亿元为公立医院配置紧缺的医疗设备。安排1.1亿元为每个县、每个乡共220个点开通远程诊病系统,集中培训3000名乡村医护人员。提高基本卫生服务财政补助标准,将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标准由25元提高到30元,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由目前的人均300元提高到340元,机关事业单位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由目前工资总额的6%提高到8%。加大城乡医疗救助力度。
  
  三是实施社会保障水平提升工程。自治区财政预算安排社会保障支出47.5亿元,增长19.2%。安排4.8亿元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支持基层公共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设施建设,推动就业培训管理规范化,扩大小额担保贷款规模,提高失业人员再就业能力。深入推进统筹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在现有基础上将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财政补助标准再提高15元达到85元,将城乡低保财政补助标准分别再提高15元和12元。全面落实高龄老人、残疾人、孤儿津贴制度,加大社会救助力度。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统筹中央专项、地方预算、政府债券等多种渠道安排建设资金15亿元,并积极探索共有产权、市场化运作、融资平台等资金筹集方式,确保全年新建廉租房5604套、公租房21866套、林区危旧房994户、垦区危旧房300户以及棚户区改造任务的全面完成。
  
  四是实施城乡居民收入提升工程。稳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健全职工工资集体协商、正常增长和支付保障机制。安排9亿元落实各项涉农补贴,提高直补标准,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城乡低保、城乡养老保险、城乡医疗保险等各类社会保障财政补助标准,完善社会救助和保障体系,保障弱势群体和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完善公务员津贴补贴制度,深化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千方百计多渠道、合理合规提高干部职工收入水平。
  
  (四)落实“两大战略”,着力推进百万群众扶贫开发。坚持打好35万生态移民和65万贫困人口就地扶贫两场硬仗。2013年自治区财政安排生态移民资金21亿元,确保完成全年搬迁定居8.8万人任务,按照“项目支撑、示范带动、整体推进”原则,推进生态移民村后续产业发展,提高移民自我发展能力,实现“逐步能致富”的目标。安排中南部地区扶贫资金8.8亿元,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以贫困户、村、乡为对象,整村推进。支持中南部山区设施农业、覆膜保墒集雨补灌旱作节水农业、马铃薯脱毒种薯三级繁育体系和地方特色产业发展。对确定的100个扶贫示范村和1万户扶贫示范户实施产业扶贫,支持实施“整村推进”和“双到”扶贫攻坚工程。扩大村级发展互助资金试点,争取明年贫困村实现全覆盖。加大以工代赈资金、少数民族发展资金和教育、卫生、社保等各项民生资金在中南部山区的投入比例,形成统筹规划、部门协作、整村推进、连片开发的扶贫格局。
  
  (五)完善政策体系,着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自治区财政预算安排节能减排支出5.5亿元,比上年增长1倍,大力支持资源的循环利用、重点高耗能领域的节能降耗以及公共机构的节能减排。完善投入机制,财政节能减排资金投入与节能降耗、二氧化碳排放量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下降程度相挂钩,提高资金使用的有效性。同时利用中央财政清洁发展基金1.4亿元,支持银川、石嘴山市公共节能改造试点;安排生态保护资金11.2亿元,扎实推进全国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建设,加大植树造林、重点风沙区治理和天然林保护力度,支持实施移民迁出地的生态修复工程,推进六盘山区域花卉种植基地建设。高度重视封山禁牧后草原恢复慢、草原质量下降等问题,大力推行草原改良,提高草原利用价值;安排4.4亿元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每个县选取4个村,每个村投入500万元整村推进,重点支持以自来水入户、村间道路硬化、垃圾污水处理、房屋改造、乡村文化场所建设、乡村绿化美化等为主要内容的新农村建设试点,逐步改善与农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基础设施条件;加大国土整治力度,增强土地承载能力。
  
  (六)深化财政改革,着力提升财政管理水平。做好营业税改增值税试点工作,扩大资源税从价计征范围。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对下的转移支付体系,扩大转移支付规模,提高一般性转移支付的比重。深化预算编制改革,推动预算执行动态监控机制建设,全面推行区直部门会议费、物业费、公务用车、专项业务费四项规范管理。进一步深化综合预算改革,非税收入收支脱钩试点范围单位由60个增加到78个。扩大公务卡使用范围,建立公务卡强制结算目录。强化政府采购监管,提高政府采购预算编制水平。建立健全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标准配置制度、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机制。大力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对教育、卫生、社保等重点民生支出项目全部编制绩效评价目标,未经绩效评价的项目不纳入预算编制范围。继续扩大预算信息公开范围,除涉密部门外,今年各单位部门预算原则上全部公开,区本级500万元以上项目全部向社会公开。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将地方政府债务收支纳入预算管理,有效防范和化解财政风险。加强会计基础工作,全面推行事业单位会计改革,强化注会行业监管,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加大财政监督力度,保障中央、自治区重大决策部署和重大财税政策的有效落实。
  
  2013年的财政工作任务艰巨,使命光荣。我们将以党的十八大和自治区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为指引,坚定信念、顽强拼搏、务实苦干、开拓创新,圆满完成各项财政工作任务,为加快建设和谐富裕新宁夏、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本网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政府采购信息网,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