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力标准化 广东省中心焕发勃勃生机
作者:王 莉 发布于:2013-09-04 09:09:44 来源:政府采购信息报
原标题:借力标准化 广东省中心焕发勃勃生机
广东省政府采购中心专题报道
编者按 在不少地市集中采购机构被并入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之时,广东省政府采购中心却得以在广东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成立当天重新挂匾,并成建制保留。
今年上半年,广东省政府采购中心共完成采购项目361个,涉及采购预算17.49亿元,实际合同金额16.58亿元(不含协议供货),节约财政资金0.91亿元,采购额较2012年同期增长131.35%。
广东省政府采购中心为何得以成建制保留?为何在面临机构变革之际仍然实现采购额较快增长?带着这些问题,《政府采购信息报》记者近日走进广东省政府采购中心。采访发现,在面临机构改革的这段时间里,该中心由内到外发生了诸多转变,为从容应对机构改革的冲击发挥了积极正向的作用。
广东省政府采购中心召开的月度业务评估会现场。(摄影/王莉)
广东省政府采购中心公开招标业务流程图。
从上半年的项目构成情况看,广东省政府采购中心(以下简称"采购中心")共完成集中采购目录中的通用类项目102个,占项目总数的28.25%;通用类采购额1.22亿元,占总采购额的7.36%,与去年同期(25.58%)相比降低18.22个百分点。
采购中心的理念是"磨刀不误砍柴工"。在主管部门党组及分管领导的带领及指导下,采购中心主任孔刚团结领导班子成员,集中全体职工的智慧,顶住压力,大胆尝试,上任伊始便对该中心业务流程、工作模式进行了梳理和创新。对内,优化业务流程,形成不因人员变动而改变的标准化流程;对外,改善外部环境,为改革和创新赢得宽松的发展环境。
孔刚说:"集中采购机构说到底是服务性质的单位,不能存在官本位思想。只有在操作项目中体现出专业化的服务,才能在改革大潮及市场化竞争中赢得主动权。"
围绕服务这一主题,采购中心重新梳理了内外关系,为自身争取到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优化业务流程 推行三分离一配合
2012年2月以来,采购中心在双"三分离"操作模式的基础上,对业务部门进行了旨在加强部门间联系、明确责任主体、提高工作效率的流程改造,推行以"三分离、一配合"为核心的新流程,进一步优化了采购中心的内部工作机制。
"采购中心的业务流程管理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在推行'三分离、一配合'操作模式之前,经历了从'一竿子捅到底'到'三分离'的两个极端。"孔刚介绍说,"第一阶段,一个人从头负责到底容易出事;第二阶段,单纯地'三分离'割断了项目操作环节之间的衔接,导致项目的废标率较高,并容易出现内部扯皮,有了问题分不清责任主体的现象。"
为了解决"极端"流程模式导致的问题,采购中心推行的新流程提出了"一配合"的概念,并就各业务部门和职能部门的分工进行了重新调配。
原来的"三分离"是指按照标前、标中、标后分段操作管理,即业务操作流程、审核流程、审批流程分开管理,在内部操作流程各环节、各部门、主管领导之间实现物理隔离,以便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防范权力寻租和腐败现象的发生。
新增加的"一配合"是为了在坚持"三分离"的基础上进行流程优化,主要解决业务流程脱节引起的效率低下及人为错漏问题,强调项目责任制及一站式服务概念。原来只负责标书制作的标书编制人员明确为项目责任人,负责项目实施全过程与采购人的沟通联络工作。"现在开评标环节依然明确由开评标部负责,但编制采购文件的项目经办人必须到开评标现场进行协助。"采购中心质量管理部经理江顺龙认为,在不影响开评标工作公平、公正、廉洁的前提下,这样做可以尽量减少标前和标中的工作脱节问题。
制度加技术 将权力规范到九宫格
孔刚说:"优化后的业务流程形成了一个天然的'井'字,将采购中心人员的大小权利规范到九宫格中。但是制度再好,最终还要人来执行。为了减少人为因素的干扰,我们选择将流程固化下来,形成一种标准化的模式,不因人员变动而轻易更改。"
为此,采购中心从制度和技术两个方面着手,通过ISO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OA(office auto)办公软件两种手段,实现了标准化流程和岗位职责的制度化和固化。
在孔刚看来,ISO实际上是一种制度化的语言,引入ISO的关键在于通过这种制度化的手段把采购中心的项目操作流程约束起来。
目前,采购中心按照ISO质量管理体系的标准,制定了一套厚达30厘米的6册受控文件,具体包括《质量手册》、《程序文件》、《机构设置及岗位职责》、《流程规程》、《管理制度》和《记录表格》。其中,《质量手册》是最基本的纲领性文件,规定了关于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范围、引用标准、缩写等基本内容。
"《质量手册》全面、准确地描述了采购中心所需具备的最基本条件,有认证和没有认证的效果是大不一样的。"江顺龙告诉《政府采购信息报》记者。
制度化是标准化流程固化的第一步,到了实施阶段,还要借助现代化的技术手段来实现。孔刚不无骄傲地告诉记者,目前采购中心运用的OA系统,不仅可以通过限制每个岗位的操作权限来实现权力隔离,还可以通过系统自动对操作过程进行记录,让每个人在系统内部的操作公开化、透明化,让内部监督更加到位。
据悉,目前采购中心已经实现无纸化办公和业务操作异地在线审批,包括业务操作、内部审核、审批、会议资料、通知交流在内的一些活动都已实现电子化运作。
"我们的OA系统从2010年开始谋划,经过2011年的试用和完善,2012年开始正式运用。"采购中心开评标部经理苏力告诉记者,她刚到采购中心时还没有OA系统,一个项目的开评标准备工作很复杂,往往需要五六人协作才能完成,但现在一般的项目只需要两个人配合,半天时间内即可轻松完成。今年采购中心操作的项目估计要超过1000个,可以设想,如果单靠人工操作,这样大的工作量是无法保质保量完成的。
采购中心采购一部经理何卫宁表示,OA系统的运用使采购流程更加形象直观,填空式地编制文件,可以减少因为个人疏忽而造成的漏项,提高了办事效率。
采购中心通过ISO和OA的综合运用,为标准化流程的落地生根提供了良好的土壤环境,使该中心内部运作更加规范、便捷、高效。
此外,采购中心还特别强调三种角色的责任制:业务部门人员强调项目责任制,为采购人提供一站式的上门服务;职能部门人员强调岗位责任制,加强对采购过程的审批把关及配合;领导班子强调领导责任制,各班子成员必须对分管部门及专项工作负起责任并加以落实。由此,采购中心内部形成了人人有责任、个个有指标、事事重落实的工作机制和氛围。
新流程让废标率大幅下降
采购中心形成的以"三分离、一配合"为核心的标准化流程,既实现了操作和管理两条线上的权力分散,又提高了工作效能,有效降低了廉政风险,有效提升了服务质量,降低了废标率。数据显示,新的标准化流程施行后,2012年及今年上半年采购中心操作项目的废标率已由原来的20%左右回落到10%以下,提高了采购当事人的满意度,降低了操作成本。
不仅如此,对于项目经办人员来说,新运行模式为操作过程向专业化方向发展注入了活力因子。"一配合"的转变,让编制标书的项目经办人可以进入开评标现场,通过观察和学习,项目经办人能够发现更新技能、丰富知识的新途径,从而不断提升标书编制水平,推进采购中心实现专业化发展。"经办人员进入现场,不仅可以减少因为标书编制问题而导致的废标现象,而且可以使项目经办人及时了解行业的最新发展。"2012年,采购中心采购三部项目废标率最低,该部经理梁浩对此深有体会。
梁浩坦言,在开评标现场,项目经办人可以跟评委学到很多东西。特别是对于一些专业性强、技术复杂的项目,评委掌握的行业信息往往更新、更全面。"专业知识的不断更新,可以让项目经办人在接下来的标书需求把关环节变得更加主动、准确,有效降低了人为失误及设置障碍导致项目废标的风险。"梁浩说。
标准化流程的改造,不仅让采购中心更加充满活力,更让其在应对机构改革时多了一份从容自信,前进步伐更加稳健坚实。
本网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政府采购信息网,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下一篇:嘉兴研究政府采购阳光行动方案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