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11项督查内容促电子化采购系统建设
8月8日,安徽省财政厅下发《关于开展对市县(区)电子化政府采购管理应用系统推广建设工作进行督查的通知》,决定从8月12日至9月12日,利用一个月时间,对纳入安徽省第一、第二批市、县(区)的电子化政府采购管理应用系统推广建设工作,开展专项督查工作。
据安徽省财政厅政府采购处(以下简称"安徽省采购处")处长宋宝泉向《政府采购信息报》记者介绍,在全省16个市79个县(区)的推广建设中,还有76县(区)政府采购资金管理系统(即内网)的建设不完善,7个市65个县(区)内、政府采购交易系统(即外网)的部署实施不到位。这已成为财政一体化系统和电子化政府采购管理应用系统建设的短板。外网建设进展缓慢,无法适应政府采购规模和范围的不断扩大,加之不少政府采购的平台建设,内网不符合财政资金管理的要求,外网建设游离于财政部门监管之外,效能和效率低下,严重地制约了财政信息化建设的整体步伐,阻碍了政府采购的改革与发展。为加快推进全省系统整体建设进度,在现阶段开展专项督查就显得尤为重要。
分两组同时展开督查
安徽省政府采购处相关工作人员侯洪玮告诉记者,安徽省财政厅将组成两个市、县(区)电子化政府采购管理应用系统推广建设工作督查小组,分别赶赴第一、第二批次系统推广建设的市、县(区),全面督查他们的系统推广建设工作。
其中,以处长为组长的督查一组,将带领安徽省采购处、省财政厅信息中心以及系统建设公司相关负责人等,到芜湖、宣城、马鞍山、铜陵、池州、黄山、六安、淮南、安庆9个市进行督查。
以副处长为组长的督查二组,则带队到亳州、阜阳、宿州和蚌埠4个市督查。
届时,督查组成员根据工作情况,适时安排督查到集采机构,安徽省采购处会提前一周通知相关市财政部门。
具体采取何种督查形式?对此问题,侯洪玮说,督查小组主要通过四种形式进行督查,即听取被督查单位的内外网建设情况汇报、观看内外网运行及对接情况、检查内外网建设存在的问题和指导内外网建设技术方案。
明确督查内容确保效果
为了不让督查流于形式,检查出实效,宋宝泉说,他们专门将督查的11项内容一一列出,以便相关单位和部门做好充分准备,通过督查,能够加快推进后续系统的推广建设。
具体而言,督查的内容主要囊括安徽省财政厅下发的《关于进一步推动全省电子化政府采购管理应用系统建设工作的通知》等相关制度的落实情况;全省电子化政府采购管理应用系统推广建设工作视频会议精神贯彻落实情况;本市、县(区)电子化政府采购管理应用系统推广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机构、内外网建设及对接上线情况;系统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困难与问题;系统内外网未建设的原因说明以及系统建设完成时间的承诺等。
在督查过程中,由市、县财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系统建设情况,督查组长对市、县(区)系统建设提出具体要求。
同时,《通知》还明确给出了市县系统建设批次表和2013年第二批系统建设计划安排表。例如,2013年9月20日前,完成6市、46县系统上线运行,2013年12月30日前,剩下的3市、30县系统全部上线运行。届时,安徽全省系统建设工作将全面收官。
本网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政府采购信息网,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上一篇:四川分三档补贴种粮大户
下一篇:湖南:将出台政采支持两型产品办法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