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财政支出超七成投向民生
今年上半年,我省全部财政收入达到1956亿元,不仅比2008年全年的1824亿元多132亿元,而且其中七成多是用于民生投入。
近年来,我省财政收入实现了跨越式增长,从2008年不足2000亿元到2011年超过3000亿元,短短几年时间,我省财政收入便从“1”时代跨到“3”时代。与此同时,我省把惠民生摆在财政资金安排的优先位置,不断加大民生投入力度,财政对民生的投入已经连续多年实现增长。2011年,全省财政用于民生方面支出达到2732亿元,占总支出的77.2%,创历史最高水平。
“财政收入的快速增长,彰显我省综合实力的持续增强。”省财政厅厅长邢国辉认为,“取之于民”的财政收入,最终“用之于民”,伴随财政收入的增长,比重越占越大的民生投入,折射出党和政府以人为本的民生关怀。
最近,唐山农民贾奎阁逢人便夸新农合的好处。2010年11月,贾奎阁因为脑梗塞和心内膜炎住进了医院,仅医药费就花了近20万元。“没想到在我最无助的时候,新农合帮我解决了巨额医药费。”说到这里,贾奎阁感慨万千。
为农民办理新农合,让人民群众充分享受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这不仅是唐山的做法,也是我省财政支出的重点方向。2011年,全省医疗卫生支出302.8亿元,比上一年增长28.6%。今年,我省将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240元,参保(合)率稳定在90%以上,基本实现全覆盖。
邢国辉表示,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公共财政的优先方向。
党的十六大以来,更多的河北百姓,尤其是更多低收入群体得到实惠。我省投入大量财力,将医疗保险、养老保险、义务教育等免费基本公共服务拓展到了城乡低保户。在社会保障、就业、文化等诸多方面,也都能看到财政投入逐步增加的轨迹:我省连续7年提高企业退休职工基本养老金标准。2011年,企业退休职工基本养老金月人均达1571元,比2008年的1177元增长了三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