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车选型:在扶持政策和充分竞争间寻找平衡
应对高价需竞争 国企采购入政采
《政府采购信息报》2012政府采购春季沙龙发言摘要(下)
图为2012政府采购春季沙龙。 黎娴/摄影
沙龙嘉宾
徐焕东
中央财经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
曹富国
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教授
何红锋
南开大学法学院教授
刘小川
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
赵英
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赵勇
国际关系学院公共市场与政府采购研究所副所长
王丛虎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
苏建国
北京国家会计学院基建办副主任
王军
北京宪临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
宋雅琴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助理研究员
话题:2月下旬,《2012年度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选用车型目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目录”)公布,入围车型全是业内所说的“自主品牌”车。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赵英:公车选型有其合理性
最近对公车选型问题有很多质疑,这是可以预想到的。如果世界上只有“联合国”这一个国家,大家都是同制的市场经济国家,都公平竞争,那就要严格执行这个法律;但是在目前这个充满竞争的世界上,存在国家利益,存在地域管理的利益,而且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我们有我们的战略目标,所以,政府采购不可避免地要承担促进国家经济增长、调整经济结构的责任,以完成我国工业由大变强的战略任务。
但是应注意,任何政策都是限定在一定时间、空间和一定边界内讨论的,目录以前不是没有,而是没有实行政府采购,现在是为了增强可操作性。目前我们在商用车方面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但轿车还不行,而汽车工业是“大国崛起”的标志。关键还在自主品牌。在制造领域基本上差不多了,但研发还相差十年。这种新办法推行起来虽有压力,但还是应该做,要形成一种“官车”是国产车的共识,要重视示范效应。从市场角度讲,目前的办法并没有排斥竞争,但是在操作中存在地方保护,每个省政府都摊了一个主力汽车厂,这个问题也应注意。
曹富国:目录大方向应当肯定
近来,公务用车选型目录一出,社会上就出现一种声音:这个目录跟《政府采购法》公平竞争的理念是否符合?我认为首先应该对这个目录持肯定态度,其次是应该按照法律的要求更好地把这个政策贯彻落实下去,这一点需要进一步研究,但总的方向是没有问题的。
徐焕东:目录存在一定的执行难度
扶植自主品牌其实不用这样高调地出目录。在目前这样的国际国内形势下,制定选型目录的可执行性难度很大。其实不用目录,只要领导率先乘坐国产车,就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反之,如果调子很高,但最后又做不到,其实际结果反而可能更糟糕,这方面有先例,比如政府采购扶持自主创新政策被取消的先例。关键是领导要改变观念。现在官场有一个不好的文化,就是一些领导把乘坐好车作为自己身份的象征,是实现人生价值的一个途径,这种观念是一个障碍。另外,还有地方经济发展的问题,每个地方都有汽车企业,合资汽车对地方经济影响大,地方政府很难不考虑合资汽车的市场。
赵勇:价格标准是最好的扶持手段
如何把公务车选型对应到政府采购体制中?我认为这类似于一种协议供货,通过公务车选型选出的车辆品牌能不能形成有效的订单,是和消费者的购买习惯和购买意图相关的。
政府采购应该研究采购标的本身的质量和价格,而不应将研发费用作为采购标准。因为花了大量的研发费用不等于得到了好的研发效果,这种例子太多了。有的地方将车辆的研发费用作为一个采购标准,我个人认为这种方法是不太科学的。目前国产车的研发费用一般超过3%,而外资品牌车辆的研发费用不到3%,有的地方将“研发费用3%”作为采购标准,把外资品牌的车辆排斥出去。但这样忽视了背后的质量问题,最后出问题了可能还是要政府采购担责。
什么叫国产货?什么叫自主品牌?这是个比较大的问题。我很支持国货,很支持通过政府采购手段来扶持国货。但是关于“国货”,有很多不同的概念和认定标准。我认为,要从带动经济发展和就业这两方面来考量。即最应当关心的是某种产品在多大程度上带动中国经济的发展、拉动了中国就业、给中国纳税,而不在于它的拥有者是谁、处置权归谁所有。
政府采购的扶植政策和满足采购人的需求是存在矛盾的。只要有扶持,就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竞争。限制竞争带来的劣势和扶持带来的好处应该有一个平衡。在目前情况下,没必要通过目录的方式来排斥国外品牌,应当多从采购的资金、汽车的评价标准等方面来把握,只要避免奢侈采购,这个问题就自然解决了,因为国产品牌汽车在价格上有很大的优势。
至于公务用车改革,我认为,并不能通过政府采购这一个环节来解决,公车改革包括公车预算、公车采购、公车使用这一系列的问题,在这一系列问题中最重要的是公车预算,其次是公车使用,最不重要的才是公车采购。
现在,我们强调公车采购买国产品牌,似乎这成了一个可以拉动国民经济的手段。关于红旗轿车成为省部级领导干部公务车的传言现象,我认为这个问题和我们谈的政府采购实务有点远。政府采购涉及到采购人、采购工具(采购方式)、供应商三个方面,我们以前往往忽视了采购人的观念问题,也就是采购人的采购偏好问题。由于历史原因,我们形成了一种崇洋媚外的采购心态,更倾向于购买国外品牌,对于国货,倒有一种歧视的心态。这种采购心态在西方发达国家并不存在。要知道,在采购中,观念经常发挥出比制度更重要的作用。
我认为,在检阅的时候就是要使用红旗轿车这样的国产车,这也可以带动采购人采购观念的提升。红旗轿车应该成为高级干部的公务用车,但是不一定非要通过公布一个目录来实现。我们的干部,特别是高级领导干部,应当在着装、用车等各方面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用实际行动提升整个民族使用国货的自豪感和自信心。
王丛虎:政采应发挥政策功能
政府采购向来被发达国家视为最为有力的政策工具。庞大数量的公共资金的支出所能产生的集聚效应和示范效应,对于引领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的走向的作用早已被西方国家和国际社会所瞩目。正是依靠这一强有力的政策工具,西方发达国家在发展的过程中才得以实现有效地遏制政府采购的腐败丛生、拉动了经济发展、扶持了本国中小企业的兴起、促进了各种社会福利事业等政府职能。
(《热议政采十年 建言深化改革--〈政府采购信息报〉2012政府采购春季沙龙发言摘要(上)》已于2012年3月9日周五《政府采购信息报》4版刊登,敬请读者留意。发言整理:本报记者黎娴、韩冰、鲁欣,见习记者王小刚。本报记者孙立群统稿。题目为编者所加。)
上一篇:国企应纳入政府采购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