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市抓宣传、强监管、促发展
近年来,安徽省宣城市政府采购不断扩容增量,制度建设日趋完善,操作程序简洁明了,评审专家队伍不断壮大。图为该市财政局某会议现场。
■ 本报记者 王少玲
今年,安徽省宣城市以该省财政厅开展的“服务发展年”活动为契机,围绕大局,突出重点,主动服务,强化管理,紧抓宣传,政府采购各项工作均在稳步推进,突出表现在政府采购不断扩容增量,制度建设日趋完善,操作程序简洁明了,政府采购各方当事人关系融洽,评审专家队伍不断壮大……能取得这么优异的成绩,与宣城市政府采购监管部门的齐心协力、注重宣传工作密不可分。
《政府采购信息报》记者了解到,宣城市财政局分管领导十分重视政府采购宣传工作,利用一切机会宣传政府采购,为政采事业发展“添砖加瓦”,使该市政府采购规模一年跃上一个新台阶。
2008年,宣城市本级货物和服务类采购规模为1700多万元,超过了1999~2007年政府采购规模的总和,2009年市本级采购额为5100万元,2010年则达到了7724万元。连续3年,市本级货物和服务类采购规模以超过50%的增幅攀升。在市本级的带动下,宣城全市政府采购规模呈现出水涨船高之势,2008年全市采购规模为4.82亿元,2009年为6.27亿元,2010年则达到了7.69亿元。
副局长亲自上阵宣讲政采
宣城市财政局政府采购科(以下简称“宣城市采购科”)科长方桂贞表示,纵观业界那些操作不规范甚至违规违法的政府采购项目,不少都是由于当事人对政府采购专业知识和操作程序不甚了解所致。另外,政府采购被贴上“天价采购”、“豪华采购”、“奢侈采购”等标签,也与宣传力度不够有很大关系。
一直以来,宣城市财政局都十分重视政府采购宣传工作,积极主动与相关部门协调,极力将《政府采购法》列入相关普法教育的内容,扩大宣传面,连续2年走上街头宣传政府采购相关政策;充分应用网络平台,将政府采购信息及时公开,提高相关单位和部门的政府采购法律意识;借对政府采购工作进行专项检查的机会,深入市直一线各部门宣传政策法规。同时,每年还会组织召开全市政府采购工作座谈会,给单位之间相互交流好做法、好经验搭建平台,扩大政府采购的影响力,增强采购人执行政府采购的自觉性。
今年4月,在宣城市首期政府采购评审专家培训班上,宣城市财政局副局长罗少彬更是亲自上阵,宣讲政府采购法律法规和相关业务知识。有关领导对政府采购的重视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通过大幅度扩大宣传面,狠下功夫搞好宣传,宣城市财政局营造了很好的政府采购氛围,积极推动了该市政府采购工作的全面协调发展。
报审文件1日审核完毕
在工作中,宣城市财政局十分注重建立健全政府采购日常监管和重点检查相结合的监督机制。在日常监督中加强了对招标文件的事前审核,共提出审核意见202条。
在重点检查方面,宣城市财政局会同该市监察局对市直公务用车定点加油站和定点维修企业进行了专项检查。2009~2011年,连续3年对市直43家一级预算单位、20多家二级预算单位的政府采购执行情况进行专项检查。通过检查,增强了相关单位的政府采购意识,解决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日常监管与重点检查并举,该市政府采购监管部门实现了对采购活动事前、事中、事后的全流程监督覆盖。
除此之外,宣城市财政局还尝试将风险因素前移。对采用公开招标或竞争性谈判方式采购的项目,在招标文件或谈判文件公示之前,宣城市财政局都会对其进行审核、把关。为了不影响政府采购活动的正常进度,宣城市财政局积极抓效能、促规范,部门和单位报审的相关文件都会在1个工作日内审核完毕。
态度积极办事高效
在该负责人看来,政府采购制度改革已进入深化期和政策拓展期,供应商的维权意识逐步增强。在规定时间内按法定程序妥善处理供应商投诉,切实维护供应商的合法权益,无疑是财政部门履行监管职能的又一项重要内容。
宣城市政府采购监管部门成立3年来,始终努力保持供应商投诉渠道畅通,共受理供应商投诉案件3起,均及时召集了相关单位进行调查取证,并书面回复供应商,使投诉得到了妥善处理。同时,宣城市财政局对供应商的不法行为也毫不手软,坚决对供应商的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严厉处罚。
为了营造健康和谐的政府采购市场环境,督促供应商遵循诚实信用的原则经营,保护政府采购当事人的合法权益,3年来,宣城市财政局依法行政,共处理了4批次有不良行为的供应商,罚款26000元,没收投标保证金4000元,大大净化了该市政府采购市场环境。
宣城市财政局在协调供应商与采购人关系方面也不遗余力。2010年8月,宣城市农村公路管理局反映,通过政府采购的23台风管式海尔空调制冷效果较差。宣城市财政局立即行动,召集相关当事人现场了解情况,并查明原因是采购单位为了追求外观效果,空调外机采用嵌入式安装导致散热不畅,并非产品质量有问题。最后,采购单位修改了安装方案,问题得到圆满解决。宣城市财政局积极的工作态度和高效的办事风格,赢得了采购单位和供应商的称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