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泉州启动电子监察系统 盯住政务懒散贪
我市启动行政电子综合监察系统,覆盖各部门办事服务大厅
“电子包公”盯住政务懒散贪
通过监察中心的各个屏幕,各个办事服务大厅的工作现场尽收眼底。
为确保行政审批部门阳光运作,昨日,泉州市行政电子综合监察系统启动。该系统将通过“制度+科技”的综合监管机制,规范行政权力运行和行政自由裁量权,实现对行政审批、行政执法、政府采购、工程招投标等行政权力运行的实时、无缝全程监察,因此它也有个别名,叫“电子包公”。
各部门服务大厅尽收眼底
在市行政电子综合监察中心,记者看到墙上有一个大屏幕,屏幕左右排列着12个小显示屏,画面上是各个办事服务大厅的工作现场。
“监察中心可以快速切换到各面向企业和群众的办事服务大厅,实时查看现场。” 技术人员曾文语边说边演示,他点击鼠标,电脑上立即出现了一列长长的服务大厅名单。随意点击名单中的“鲤城办事大厅”,鲤城办事大厅忙碌的工作现场马上就显示在监察中心大屏幕的中央。
据了解,市行政电子综合监察系统通过音频、视频的方式,对市县两级行政服务中心、市国税、地税、公安出入境、交警、社保、医保、自来水、电力等单位的办事服务大厅进行现场实时监控。此外,还对土地招拍挂现场,政府建设工地现场和工程招投标、政府采购的开标室、评标室现场进行实时监控。一旦发现异常,监察人员即进行监察处理。
易腐败环节设风险监察点
“音视频实时监控只是电子监察的一个方面,”系统开发方南威软件有限公司侯济恭教授告诉记者,“更重要的是电子监察切入了行政权力运行的各个环节,对行政权力运行进行程序化、规范化、数字化,从而避免了行政拖沓或违规操作。”
侯教授介绍说,市行政电子综合监察系统针对行政权力运行容易发生腐败的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在行政审批、行政执法、政府采购、工程招投标、农村三资等网络运行系统中分别设置了风险监察点。
通过监察点,监察系统与各网络平台进行数据交换并审查审批、执法、采购的运作。一旦发现办理超时或违规操作,系统自动发出警告并启动督促、调查程序。
38个市直部门行政审批受监督
侯教授表示,电子监察能较好避免人为监察的弹性、随机性,带有刚性、标准化特点。
市行政服务中心网络技术科周卫军科长表示,电子综合监察系统的启动,进一步使权力运作阳光化、透明化。
据介绍,泉州市行政执法网络系统,在国内率先采用了行政执法信息平台,把全市行政执法、处罚的自由裁量标准、流程通过数字化方式固化下来。凡行政处罚、行政确认、行政强制、行政给付和行政征收等行政行为的每一项行政执法程序,如调查、受理、审核、现场勘查、结案等每个环节都通过网络录入运作。泉州市行政审批网络系统,将38个市直部门530项行政审批事项固化成电子化运作程序。电子综合监察系统的启动,则全面监督了这两套系统的运作。
市纪委相关人员表示,电子监察使监察从以个人行为监察为主向个人行为和行政程序监察并重方向转变,有利于提高监察工作的效率。
优化服务流程 市民办事更方便
谈到电子综合监察系统产生的效应,侯教授表示,该系统的数据统计分析能力,有助于绩效评估、优化流程和辅助决策。
例如,除了实时视频监察办事人员的现场行为,通过电子监察系统,能够很容易进行统计获取办事人员的平均办事进度、办结率数据,能更全面地对办事人员的绩效进行评估。
另一方面,通过对监察点时间、数量和结果数据进行采集,即可获得某项流程市民使用数量、窗口饱和程度的相关数据,从而采取增减窗口、整合环节等等优化流程的措施,进一步方便市民办事。这些数据,也有利于政府部门进行相关经济决策。
周科长表示,电子综合监察系统,还可以应用到投诉处理、信息业务等等,产生更积极的效应。
上一篇:天津高校食堂首次实行政府采购模式
下一篇:吉林集安:政府采购贴心服务零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