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社会体制改革启动 红十字会捐款有望透明
会上,省编办主任李志红表示,要加快当前各项改革步伐,现在到年底仅剩下一个月的时间里,推广顺德经验深化行政体制改革个别未完成的单位要抓紧,简政强镇事权改革要加快推进和进一步深化,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年底未完成的,务必于明年第一季度完成。
在培育社会组织、创新社区管理方面,会议强调要在省直及广州、深圳、珠海等地积极开展法定机构试点改革,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委托法定机构承担有关政府职责,优化社会服务和管理。
前段时间,郭美美等事件让红十字会备受信任危机,如何守护慈善机构、群团组织等社会组织的诚信?会议提出,探索全面上网公开财务收支明细资料等手段,大力推进群团组织和红十字会、慈善会以及各类公益组织、公募基金会财务信息公开。选择红十字会、慈善会等群团组织探索建立社会人士担任主席的监事会制度。另外,积极推进以自然村(居民小区)为基本自治单元的村(居)民理事会试点工作。
在加大政务公开力度方面,重点推进政府预决算公开,率先推进工资福利待遇、财政拨款项目、政府购买项目等信息完全上网公开。从涉及国计民生的重大领域开始,逐步扩大公开范围,广泛接受人民群众监督。探索在纪检监察、审计等有关部门明确信息公开投诉受理机构,推进立案、审理、执行、调阅文档信息公开和投诉制度。
部分改革要点
●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委托法定机构承担有关政府职责,优化社会服务和管理。
●探索全面上网公开财务收支明细资料等手段,推进群团组织和红十字会、慈善会等信息公开。
●从涉及国计民生的重大领域开始,逐步扩大公开范围,广泛接受人民群众监督。
●通过深化富县强镇和简政强镇事权改革,向县、镇政府简政放权。
●从2012年开始,所有党政群机关工作人员原则上不在协会、学会、各类社会组织兼职。
专家观点
中央党校科社部社会制度比较教研室副主任、教授向春玲:社会组织应定期公开运营状况
“广东省裁撤街道,是减少行政层级的有益尝试。”向春玲昨日在接受新快报记者采访时肯定了广东取消街道办的试点做法。
向春玲还补充道,“相对于广东的减少层级,北京有的地方做法却是增加层级。”她介绍道,北京有的社区人口激增,有的从3000人猛增到10000人,这大大地增加了社区管理服务的压力。因此,北京开始增加“网格化”管理层级,将大社区再划分为几个网格,以增加服务的专业化,从而更好地提供服务。“其实,不管是减少层级也好,还是增加层级也好,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为居民服务”。
在被问到公开群团组织、红十字会等财务信息做法时,向春玲认为,社会组织应该加强制度建设,定期常规化地向公众公开运营状况。“信息公开,建立透明的制度很重要。政府对组织加以管理的同时,组织本身也要做到公开透明,让老百姓相信。”
“其实,我不是很同意放权这个说法,而更应该是还权。把原本就属于社会的权力还给社会。”她认为,政府负责制定教育、医疗等方面的大政方针,但是至于办教育、盖医院大可发挥社会资源,比如让某些企业参与进来,成立民办教育,民办医院等等。“政府应该还回那些不该做,管不了也管不好的事务和权力,不能既越位又缺位,到头来该做的都没有做好。”
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院长蔡禾:建“中间地带”平台非常必要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我们必须在个体与政府之间建立一个‘中间地带’,即一个建立在群体自治基础上的公共领域。如果没有这样一个‘中间地带’,那些不可避免要发生、因个体诉求不成而产生的不满就会全部转向政府。”对于要加强社会管理建设,蔡禾教授建议建立公平、法制化的利益对话和博弈机制。
他指出,当下中国面临的关键问题不是有没有利益诉求的正式制度,而是现有制度的低效乃至无效。因为它们导致大量难以成功的个体利益诉求不断地积累不满,并不断发酵转为怨恨,而“社会沸点”则不断下降,最终以泄愤式的群体事件形式表现出来。
蔡禾指出,要把解决民生问题、提高民生福祉作为政府的首要职责。而要解决源于相对贫困和社会不公引发的问题,关键是建立公平、法制化的利益对话和博弈机制。
他特别强调,在当下中国,社会管理创新实践的关键不是要不要组织化,而是如何组织化,如何重建国家与个体之间的“中间地带”。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使弱者形成对等的对话和博弈能力,才能使利益群体的自我约束成为可能。同时也才能激活社会的资源和潜能,培育公民的主体意识和公共精神等。
他还指出,当前城市社会管理的重心从单位向社区转移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然,因此社区建设在社会管理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要善于发现能凝聚社区居民的共同需求,提供真正能够满足社区需求的公共产品,只有如此,基层社会管理才可能办出特色。
文件解读
广东加强社会管理建设不乏新思路新举措,省编办体改处处长刘光大称:探索推进公务员轮流驻社区服务
公务员轮流驻社区听诉求,开展中心镇行政体制改革试点,明年开始所有党政群机关工作人员原则上不在协会、学会、各类社会组织兼职……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日前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社会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实施意见》(下称《实施意见》)亮点纷呈,提出了广东加强社会管理建设的新思路、新举措。昨日,省编办体改处处长刘光大对《实施意见》进行了解读。
党代表定期定点接访
刘光大表示,《实施意见》突出政府社会管理职能转变和以人为本。如提出建立党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定期定点接访居民制度,探索推进公务员轮流派驻社区服务制度,目的在于第一时间获悉和响应基层民众诉求;增强群团组织社会服务职责,特别是明确强化工会代表职工开展劳资谈判等职能,对于维护工作和群众合法权益意义较大。
《实施意见》还提出建立健全社会救助体系,直接受益对象是需要扶助的社会困难群体。并提出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重大决策,必须履行论证、听证程序,并要求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组建吸纳社会代表广泛参与的决策咨询委员会等。
向县、镇政府简政放权
刘光大表示,《实施意见》的亮点还包括,提出优化社会建设资源配置,推进重点领域改革。主要包括深入推进社会领域大部门体制改革、探索社会管理和服务扁平化等内容,重点突出通过深化富县强镇和简政强镇事权改革,合理划分各级政府职责关系,向县、镇政府简政放权,开展中心镇行政体制改革试点,依法赋予部分县级管理权限,通过减少行政层次,提高社会管理和服务效率,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资源使用效率。并提出稳步推进法定机构和事业单位改革,增加社会公益服务供给。
不干预社区和村民自治事务
而在创新社区和社会组织管理体制,增强社会自治功能方面,探索开展以自然村(居民小区)为基本自治单元的村(居)民理事会制度,加快社会组织去行政化进程。
刘光大说,《实施意见》在众多领域大胆吸引借鉴了国外、港澳及其他省份的好经验好做法,突出广东特色,很多改革举措都体现了改革创新,有的是国内首次提出。如明确开展购买社会服务的重点领域,并纳入年度财政预算;依托政府在社区建立便民服务站等服务平台,将需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就近提供,方便群众,并不干预社区和村民自治事务;规定从2012年开始,所有党政群机关工作人员原则上不在协会、学会、各类社会组织兼职等。
记者了解到,11月17日,《落实关于加快推进社会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实施意见分工方案》已印发,目前已将《实施意见》分解为35项细致工作内容。省社工委将会同省纪委、省编办等部门定期对分工项目贯彻实施情况进行督促检查,通报进展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