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保障性住房项目成集中采购新亮点
作者:黎 娴 发布于:2011-07-25 10:38:20 来源:政府采购信息报
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事关千家万户。近年来,山西省大同市政府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将保障性住房和重点建设工程材料、设备及工程采购纳入政府采购范围。
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大同市共完成采购项目预算金额4.54亿元,实际采购金额3.93亿元,节约资金0.61亿元,综合节支率达13.4%。其中,保障性住房项目中标金额为3.37亿元,重点建设工程中标金额为0.32亿元。大同市今年预计完工保障性住房3.9万套,计划开工2.1万套。保障性住房和重点建设工程项目已成为该市扩大政府集中采购规模和范围的新亮点。
主动出击 制度先行有保障
去年年初,大同市财政局积极调整了政府集中采购发展思路,主动与市政府及相关部门协调,将保障性住房和重点建设工程项目纳入政府集中采购范围。
“此举得到大同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后者专门下发了《大同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明确保障性住房、重点建设工程政府采购项目范围及要求的通知》(同政办发[2010]173号文)(以下简称“173号文”),明确规定保障性住房和重点建设工程的材料、设备及工程项目由市政府采购中心集中采购。”大同市财政局政府采购办公室主任刘建国表示,根据173号文,有8项14类相关材料、6项21类工程和6项相关设备被纳入政府集中采购品目。以173号文为基础,大同市财政局在《2011年政府集中采购目录及公开招标数额标准》中进一步细化了相关材料、工程、设备的41类品目。
“我们还主动与大同市发改委协调并达成协议,实现专家共享,扩大材料、设备和工程类专家的数量,以缓解工程类政府采购评审专家较少的问题。”刘建国说。
务实创新 掌握市场抓落实
古语云:安得广厦千万间。为了落实市政府要求和让老百姓早日实现安居梦,在实际采购前,大同市政府采购相关部门专门进行了市场考察调研和标前专家论证,尊重行业规则,找准供需双方平衡点,最终形成了一套科学合理、规范有序、行之有效的工作流程和采购方法。
“项目采购采用公开招标与邀请招标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刘建国介绍说,第一步公开招标资格入围,组织评审专家认真评审,通过资格预审,将实力强、业绩好的品牌供应商筛选出来;第二步邀请通过资格预审入围的供应商参加招标,发挥政府集中采购规模优势,坚持“以量压价、多轮报价、最低价中标”的方法,最终选择投标产品质优价廉的供应商中标。
“通过资格预审、优中选优,一大批质优价廉的产品和知名供应商脱颖而出。”刘建国进一步介绍了安居工程中5万套门采购项目,工程总包的合同价为920元/套,通过首轮公开招标入围和第二轮邀请招标多轮报价,实际成交价仅为680元/套,共节约资金1200万元,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热心服务 坚持原则获赞誉
保障性住房建设工程量大、工期要求时间紧、资金缺口大、工程质量要求高,大同市是怎样解决好这个工程类项目采购的难点问题的呢?经过一番打探,《政府采购信息报》记者终于了解到其“秘诀”。
一是贯彻保证质量的原则。在保障性住房相关产品及工程采购的过程中,大同市政府采购相关部门本着“先进、适用”的原则,优先选择先进、成熟、适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产品,严把产品设计关、招标关、验收关,力争把质量好、价格优的新型环保、低碳节能产品选进来。
二是贯彻服务采购单位原则。以往各采购单位在申报采购计划时,往往存在采购产品种类繁多,名称、规则、数量和口径不统一,技术性能和参数前后要求不一致等问题,再加上报送不及时,给实际采购工作推进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对此,大同市政府采购相关部门主动与采购单位协调,开碰头会,组织专家论证,在开标会前就统一认识,统一意见,统一要求,统一标准,精心制作招标文件,把好采购产品质量关,服务好采购单位。
三是贯彻服务供应商的原则。当前,市场上的产品质量良莠不齐,各生产厂家实力差距大,选择什么样的产品和厂家是个棘手的问题。为此,大同市政府采购相关部门积极开动脑筋,采取“先了解、后落实,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先后组成三个调研组,到京津塘地区、江浙广地区,对五金电料市场、办公家具市场、工程材料和设备市场及灯光照明市场进行了详细调研,把信誉度高、品牌效应好、综合实力强的生产厂家和供应商邀请进来,调动供应商积极参与大同市保障性住房建设政府采购项目。
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大同市共完成采购项目预算金额4.54亿元,实际采购金额3.93亿元,节约资金0.61亿元,综合节支率达13.4%。其中,保障性住房项目中标金额为3.37亿元,重点建设工程中标金额为0.32亿元。大同市今年预计完工保障性住房3.9万套,计划开工2.1万套。保障性住房和重点建设工程项目已成为该市扩大政府集中采购规模和范围的新亮点。
主动出击 制度先行有保障
去年年初,大同市财政局积极调整了政府集中采购发展思路,主动与市政府及相关部门协调,将保障性住房和重点建设工程项目纳入政府集中采购范围。
“此举得到大同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后者专门下发了《大同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明确保障性住房、重点建设工程政府采购项目范围及要求的通知》(同政办发[2010]173号文)(以下简称“173号文”),明确规定保障性住房和重点建设工程的材料、设备及工程项目由市政府采购中心集中采购。”大同市财政局政府采购办公室主任刘建国表示,根据173号文,有8项14类相关材料、6项21类工程和6项相关设备被纳入政府集中采购品目。以173号文为基础,大同市财政局在《2011年政府集中采购目录及公开招标数额标准》中进一步细化了相关材料、工程、设备的41类品目。
“我们还主动与大同市发改委协调并达成协议,实现专家共享,扩大材料、设备和工程类专家的数量,以缓解工程类政府采购评审专家较少的问题。”刘建国说。
务实创新 掌握市场抓落实
古语云:安得广厦千万间。为了落实市政府要求和让老百姓早日实现安居梦,在实际采购前,大同市政府采购相关部门专门进行了市场考察调研和标前专家论证,尊重行业规则,找准供需双方平衡点,最终形成了一套科学合理、规范有序、行之有效的工作流程和采购方法。
“项目采购采用公开招标与邀请招标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刘建国介绍说,第一步公开招标资格入围,组织评审专家认真评审,通过资格预审,将实力强、业绩好的品牌供应商筛选出来;第二步邀请通过资格预审入围的供应商参加招标,发挥政府集中采购规模优势,坚持“以量压价、多轮报价、最低价中标”的方法,最终选择投标产品质优价廉的供应商中标。
“通过资格预审、优中选优,一大批质优价廉的产品和知名供应商脱颖而出。”刘建国进一步介绍了安居工程中5万套门采购项目,工程总包的合同价为920元/套,通过首轮公开招标入围和第二轮邀请招标多轮报价,实际成交价仅为680元/套,共节约资金1200万元,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热心服务 坚持原则获赞誉
保障性住房建设工程量大、工期要求时间紧、资金缺口大、工程质量要求高,大同市是怎样解决好这个工程类项目采购的难点问题的呢?经过一番打探,《政府采购信息报》记者终于了解到其“秘诀”。
一是贯彻保证质量的原则。在保障性住房相关产品及工程采购的过程中,大同市政府采购相关部门本着“先进、适用”的原则,优先选择先进、成熟、适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产品,严把产品设计关、招标关、验收关,力争把质量好、价格优的新型环保、低碳节能产品选进来。
二是贯彻服务采购单位原则。以往各采购单位在申报采购计划时,往往存在采购产品种类繁多,名称、规则、数量和口径不统一,技术性能和参数前后要求不一致等问题,再加上报送不及时,给实际采购工作推进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对此,大同市政府采购相关部门主动与采购单位协调,开碰头会,组织专家论证,在开标会前就统一认识,统一意见,统一要求,统一标准,精心制作招标文件,把好采购产品质量关,服务好采购单位。
三是贯彻服务供应商的原则。当前,市场上的产品质量良莠不齐,各生产厂家实力差距大,选择什么样的产品和厂家是个棘手的问题。为此,大同市政府采购相关部门积极开动脑筋,采取“先了解、后落实,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先后组成三个调研组,到京津塘地区、江浙广地区,对五金电料市场、办公家具市场、工程材料和设备市场及灯光照明市场进行了详细调研,把信誉度高、品牌效应好、综合实力强的生产厂家和供应商邀请进来,调动供应商积极参与大同市保障性住房建设政府采购项目。
本网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政府采购信息网,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上一篇:晋城强化政府采购全程监管机制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