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规模“群体增长” 工程采购唱重头戏
2005年,安徽省政府采购规模仅有74.22亿元;2006~2009年合计采购规模达859.78亿元,年均采购规模达214.95亿元,累计节约资金174.5亿元,平均节支率达16.87%;2010年,安徽省政府采购规模首次突破400亿元大关,共完成412.11亿元,占全省GDP的3.36%,占全省财政总支出的16.05%,创造了安徽省政府采购规模的历史新纪录。据了解,2010年安徽省政府采购规模比2009年增加61.54亿元,增长率达17.55%--这组数据,真实地记录了安徽省政府采购规模的发展轨迹。
傲人的成绩引起人们的深思--究竟是什么力量助推了安徽省政府采购规模的节节攀升?
明确工程政采定义
与2009年相比,安徽省政府采购规模增长的“重头戏”表现在工程采购方面。据了解,2010年安徽省工程类政府采购与2009年相比,增加109.98亿元,增长率达51.3%--成绩的取得归功于安徽省财政厅政府采购处(以下简称“安徽省采购处”)于2010年年初《安徽省政府投资工程项目政府采购管理暂行规定》(以下简称《规定》)的印发。
据了解,安徽省采购处处长宋宝泉在制定《规定》时曾表示,务必理顺、整顿安徽省工程领域政府采购市场。
正因如此,《规定》首先从工程类政府采购的定义入手,对工程类政府采购的范围进行了细化。“全部使用或部分使用财政性资金建设的工程项目,都要按照政府采购的规范进行操作”,这一规定为2010年安徽省政府采购规模突破400亿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呈现“群体增长”趋势
2010年,安徽全省17个省辖市政府采购规模首次全部超亿元,其中合肥、芜湖、滁州三地的采购规模均超过10亿元,分别达到147.39亿元、118.46亿元、30.23亿元。在所有地市中,采购规模最小的铜陵市也达到了1.24亿元,同比增长25.57%,齐头并进的“群体增长”趋势实属罕见。
同时,安徽省省本级实现政府采购合同总金额44.48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10.09亿元,增长29.34%。由此可见,市、县政府采购规模进一步扩大是安徽省政府采购规模一路攀升的另一重要因素。
据了解,安徽全省市、县两级合计实现采购合同总金额367.63亿元,采购规模同比增加51.45亿元,增长16.27%。
质量、效率两手抓
在政府采购规模不断提升的同时,提高政府采购质量,保证采购效率是摆在安徽省政府采购相关部门面前的一道全新的课题。
虽然我国政府采购制度改革呈现持续、快速、良性发展的局面,但各地在具体实践中,新情况、新问题也不断出现,部分项目存在的采购质量差、采购效率低等问题直接影响了政府采购的社会形象和推进力度。安徽省财政厅政府采购处也注意到此类问题的存在,并表示应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力求在监管和操作两个层面使采购效率和质量得以提高,并将其确定为今后一段时间内政府采购工作的重点方向。
下一步,安徽省政府采购相关部门将从改进管理方式方法、优化采购程序、加大公开招标力度等方面入手,以确保采购质量,提高采购效率。同时,抓紧完善政府采购管理交易系统的建设和软件开发,以确保政府采购工作高效有序运行。
对采购人和采购代理机构而言,安徽省财政厅政府采购处要求其做到依法采购、制定科学合理的评审办法。这对于提高采购效率来说是不可或缺、行之有效的。“十二五”规划期间,安徽省将着力打造“高质量、高效率”的政府采购形象。
上一篇:国开行备战50万亿城镇化投资
下一篇:吉林:情系百姓 政采为民生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