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啃工程采购硬骨头 向电子化要效益
图为安徽省财政厅调研组到黄山调研。 摄影/杜子越
2010年,安徽省政府采购规模突破400亿元,比2009年增加80亿元,增长25%,其中省本级采购规模突破40亿元,同比增长30%--这样的成绩不是靠运气,而是靠不断创新、不断努力。2010年,安徽省财政厅在保证政府采购各项工作稳步上升的同时,还从“难啃的骨头”下手,探究工程政府采购工作。除此之外,政府采购电子化平台建设也迈上了新台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从而保证了全省政府采购规模的稳步上升。
广泛调研 摸清家底
从淮南到淮北、从黄山到亳州……2010年是安徽政府采购的调研年。从4月开始调研组在全省17个市开展了大规模的政府采购调研活动。
“调研不仅能让上级及时了解我们的工作动向,也能让我们跟随省厅的工作步伐,希望今后的调研次数能越来越多。”这是《政府采购信息报》记者随采购处一行人赴黄山市调研期间,黄山市财政局政府采购科科长姜来久说的一席话。
在安徽,这并不是一席空话。据了解,自2001年黄山市财政局政府采购科成立以来,姜来久就在这里工作了,他是安徽省所有市级政府采购监管部门中工作经历最长的元老。据他回忆,在他工作期间,用大规模的调研形式指导工作、交流经验、解决问题去年还是第一次,“调研打开了让上级为我们的工作排忧解难的窗口。”姜来久说。在安徽,和姜来久有着同样想法的地市政府采购工作人员还有很多。
截止到去年年底,调研组先后对17个地市中的11个进行了全方位的调研。通过调研,省财政厅基本摸清了全省政府采购工作的开展历程、信息化建设、机构设置、信息统计、政府投资工程项目政府采购管理等一系列的问题,宣传了政府采购的法律法规,指导了各市政府采购工作的开展,为进一步做好政府采购的监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规范工程采购出真招
2010年,为了规范政府投资工程项目政府采购行为、加强工程项目财政资金管理和减少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的发生,安徽省下发了《安徽省政府投资工程项目政府采购管理暂行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这是2010年安徽省政府采购制度建设上的另一大突破。
《规定》中不仅明确全部使用或部分使用财政性资金的建设工程项目都要按照规范操作,还对工程领域实行政府采购的程序及方法进行了详尽的规定。
淮南、巢湖、宣城等各市都结合《规定》对使用财政性资金建设工程的项目进行了排查,制定了防止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的一系列措施,规范工程类政府采购的管理行为,全省政府投资工程项目的政府采购管理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一项制度从无到有,从一张白纸到掷地有声的落实,其中包含着多少人的汗水和努力。
政府采购工作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只有不断学习、踏实进取才能使政府采购的规范化管理工作再迈上一个新台阶。2010年,安徽省财政厅还结合“学习提升年”活动。以效能建设推动业务工作,在业务工作中提升效能,认真落实各项政府采购的目标任务,稳步推进政府采购规范化管理。
大力推进政采电子化
对于2010年安徽省政府采购工作而言,有一件不得不提的大事,那就是由于政府采购电子化平台建设工作有亮点,被财政部正式接纳为全国政府采购管理交易系统建设工作组成员。
回顾2010年,财政部加快推进电子化政府采购建设进程的目标一直被稳步推进。不得不承认,正是财政部这一目标为安徽省政府采购电子化平台建设带来了新的契机。2010年7月,由于安徽政府采购电子化平台有特点、有亮点,财政部在安徽举办了全国政府采购管理交易系统建设工作组的第二次会议,会议充分肯定了安徽政府采购电子化平台建设的经验。
对于政府采购电子化平台建设,安徽积极采取请进来和走出去的做法,不断学习各地先进经验和做法。为此安徽省先后邀请天津、四川、陕西等兄弟省市来指导政府采购电子化平台建设,与此同时,安徽省还主动到政府采购电子化平台建设较好的河南省考察,通过双向交流和沟通,把先进的工作经验、领先的技术手段带回来,弥补安徽做法的不足。
新增高素质专家100余人
2010年,安徽省政府采购新增高素质评审专家100余人,专家库不断完善。
为了进一步完善政府采购专家管理软件,完善专家网上自助注册、网上远程抽取通知程序,进一步提高效率,增强保密性,安徽实行在库专家动态管理制度,对专家学历、职务、工作单位等信息发生变动的,及时在专家库中进行变更,对有违法违规行为的专家依法严肃处理。
安徽同时把征集专家、充实专家库,实现专家注册、审核入库的工作作为经常化的工作常抓不懈,对经审核符合条件的政府采购专家及时充实到专家库中,并加大培训力度,不断提升政府采购评审专家公正评审的精细化水平。
下一篇:人大代表语录:节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