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采资讯-政府采购信息网

挑战传统禁锢 牡丹江采购中心推出三大转变工作机制

作者:冯君  通讯员&nb 发布于:2009-12-08 09:23:17 来源:政府采购信息报

  角色转变、手段转变、目的转变--  

  一个单位、一个部门工作做得怎么样,百姓最有发言权。日前,在牡丹江市“‘关注民生、服务发展’群众最满意单位评议活动”中,牡丹江市政府采购中心主任孙敬辉在自己的工作报告中重点推出了该中心酝酿已久的工作“良方”--“三大转变”工作机制。
  
  据孙敬辉介绍,“‘三大转变’的工作思路实际在2009年学习科学发展观时就已经有一个大致的概念,但那时还只是一个脉络性的想法,没有添加有血有肉的内涵。此次‘三大转变’思想的正式提出,意味着牡丹江政府采购中心正式向长期形成的传统采购禁锢发起了挑战。”
  
  从主角到服务者的角色之变
  
  传统认识中,集中采购机构是采购过程中的绝对主力,他贯穿了从标书制作到发布公告、开标、评标、确定最后中标(成交)供应商的全过程,是当之无愧的主角。然而,牡丹江采购中心的“三大转变”中。角色转变却是首当其冲的一个。采购中心在操作过程中,积极把采购人、供应商和评审专家推向前台,不断强化他们的采购“主角意识”。
  
  不是主角,采购中心到底该充当什么样的角色呢?孙敬辉认为,在政府采购这个大舞台中,采购中心应充当好“主持人”角色,其工作重点在于搭建好服务平台,充分发挥桥梁纽带、承上启下的作用。据了解,在今年6月牡丹江市政府采购信息工作会议上,采购中心就有意识地培养供应商的这种“主角意识”。此次会议的主角是300多家本市企业和外来投资商。通过培训,进一步增强供应商的“主角意识”,提高了他们参加政府采购的荣誉感和使命感,使供应商愿意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政府采购中来。同时也树立了政府采购中心亲民、亲企、亲商的良好形象。
  
  此外,采购中心还通过实行采购人代办制、供应商协会制和评审专家会员制,进一步增强了采购人、供应商和评审专家在政府采购中的“主角意识”,调动了三方参与政府采购积极性,提高了政府采购评审专业化,促进了采购效率的提高。



  
  从单一目的向多角度渗透
  
  “以前说起政府采购的目的,大家都觉得是节约财政资金,反腐倡廉,认为这些才是政府采购的头等大事。但事实上,在当前的形势下,政府采购还有了许多延伸功能,被赋予了许多其他的使命,如扶持中小企业、促进市域经济发展等。”说起目的转变环节时,孙敬辉这样解释。
  
  据了解,目前,在采购中心经手的不少项目中,都彰显了这种目的转换意识。例如,在牡丹江2009年绿化苗木采购中,就充分体现了发展本市经济的思想。据介绍,牡丹江本市虽然拥有数十家苗木经销商,但牡丹江每年数百万元的绿化苗木采购份额,95%以上却是被外地苗木经销商夺走。本地苗木经销商往往因为自家绿化苗木品种杂、数量少,面对政府采购大单,“吃不动”,也“吞不下”,不得已选择了放弃。针对这种情况,采购中心本着促进市域经济发展的原则,针对以往按品种分包,造成品种单一、数量大的划分原则进行了调整,把绿化苗木采购的重心向本市中小企业倾斜。按照种植区域进行划分,将“大面包”切成小块,细化品种,精细分包,从而使全市中小苗木经销商大多在今年绿化苗木采购当中争得到了实惠。该项目采购金额106万元,最后牡丹江市5家苗木供应商就拿走了89.4万元的政府采购绿化苗木份额。
  
  从手工操作向电子化手段转变
  
  在手段转变环节,牡丹江采购中心全面推行电子化采购,启动了“黑龙江省政府采购信息管理系统”,结束了10年之久的手工操作,实现了政府采购工作向无纸化、高效快捷方式运行的转变。目前牡丹江电子化采购推进程度居黑龙江省首位。据介绍,政府采购信息化管理系统具有网上信息发布、供应商网上登记、网上报名、网上出售购买标书、网上竞价、网上签订合同等功能,系统的运行,使采购效率大大提高。
  
  “原来手工操作时,因采购法定程序的需要,采购人完成一次采购任务平均要往返中心5次,供应商完成一次采购活动平均要往返中心7次。电子化操作后,采购人、供应商往返中心的次数降到了最低。不仅如此,以往供应商花费200元到300元不等方可购买纸制招标文件,而实行网上出售购买标书后,供应商不用再到采购中心,只要在网上注册并审核通过,就可从牡丹江市政府采购网方便快捷地下载电子标书,无形中为供应商节约了时间,减少了成本,提高了参加政府采购活动的效率。”说起电子化的好处,孙敬辉赞不绝口。

更多精彩内容请登录行业要闻
  

本网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政府采购信息网,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