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采资讯-政府采购信息网

环境认证筑起绿色长城

作者:亦言 发布于:2008-06-11 11:03:36 来源:政府采购信息报

  自2006年起,《关于环境标志产品政府采购实施的意见》和首批《环境标志产品政府采购清单》正式颁布,政府通过绿色采购制度对全社会的生产和消费行为进行引导,通过绿色采购树立政府机构环保形象、提高社会环境意识、推动企业技术进步、引导公众绿色消费、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职能性作用被进一步加强。
  
  如今,推行绿色采购不但是权威认证机构的希望与要求,更已经成为了社会各界共同的希望与要求。
  
  市场需求
  
  近几年来,人们为了保障自身健康,对周边的环境要求越来越高,根据国家环保总局的万份调查问卷显示:有35%的消费者看重产品的健康、环保特性,其中有69%的人是因为环保特性关系自己和家人的健康,有21%的人认识到产品的环保特性更加关系到周围环境和地球的生态环境。59%的人表示,如果明确知道某种产品确实具有环境优势,他们愿意为此多付10%的钱。在欧、美等发达国家,此项调查的比例更高。这一调查结果说明,环保需求在当前市场下成为了许多国内消费者选购商品的一项重要标准。
  
  企业需求
  
  在刚刚落幕的第十一届中国北京国际产业博览会上,记者看到参展品牌中,绝大多数都将产品的环保技术作为重点进行宣传。而据记者现场向这些企业的技术人员咨询得知,目前像松下、三星、LG、长虹、海尔、海信等企业都已经在着手强化自身在生产、运输和产品研发方面环保技术的应用,并已经形成规模。
  
  政策成熟
  
  中国环境标志自提出的十一年来,一直配合国家环保总局不同时期的环境管理目标,在防止水源地富营养化、综合治理“白色污染”、发展生态纺织品、保障居室空气质量等一系列环境保护重点工作中起着重要作用。目前,共有近900多家企业18000多种产品获得了中国环境标志产品认证,认证产品的绿色产值近700亿元人民币。中国环境标志认证有效推进和引导了中国绿色(环境)产品的形成和发展,改善了企业的环境行为,对发展绿色经济、引导绿色消费、促进我国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国际互认

  
  近年来,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已经成为国际上的一个潮流,在国际贸易中,一些发达国家通过立法制定严格的强制性技术标准,以限制不符合其生态环保标准的国外产品进口。在环境标志国际互认的大趋势下,2005年初,我国已经与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分别签署了环境标志互认协议,并与美国、加拿大、德国等20多个国家组成的全球环境标志网(GEN)及瑞典、加拿大、丹麦等6个国家组成的全球环境产品声明网(GED)加强了交流与合作。这表明中国环境标志作为“绿色通行证”已在国际贸易中开始发挥它的重要作用。
  
  自中国环境标志实施以来,权威认证机构、企业、政府采购中心都在针对这一标准和认证清单进行不断的完善,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的网站上,每一个关心环保的人都可以在上面看到国家对于“环境标志产品标准”有着十分详细的规定、也在不断对这一标准进行完善。在各级政府采购中心的网站上,记者也注意到环保认证清单每月都会与环保总局的清单一起同步更新。就是这一次次关于中国环境标志认证工作的深化与完善,帮助我们在生活中筑起了一道绿色长城。
本网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政府采购信息网,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