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采资讯-政府采购信息网

中国家具品牌亟需“正本”

作者:柏丹 发布于:2008-06-11 10:29:37 来源:政府采购信息报

  去年7月,财政部发布了新的出口退税政策,再次调低家具产品的出口退税率。有关人士认为,出口退税率的下调使原本依靠退税获取利润的外贸型企业面临生存问题。一些管理不当、靠退税维持生存的家具企业可能将退出国际市场。
  
  尽管面临人民币升值、出口税率下降等一系列挑战,中国家具行业从街边木匠到缔造全国性品牌,从凭票供应到产品极大丰富并且出口跃居世界第一,在短短二十几年时间涌现了众多品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从无牌无名到争创名牌,从抄袭模仿到原创设计,从板式家具到曲木、硬木、实木等多品种家具,家具行业20年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同时,市场上出现的大大小小家具品牌让人眼花缭乱。在北京居然之家金源店,服务人员告诉记者:“这里按照国际、古典、现代、沙发及儿童家具分为4个展厅,大约有120多个国内家具品牌,主要来自广东和浙江等沿海地区。北方的家具品牌大多集中在北京及其周边地区。”记者看到,其中的“品牌战”正打得如火如荼。
  
  据了解,20年前,整个家具行业约有2300件商标(包括未获得授权或已注销等情况)。10年前,这个数字约为1.23万件。现在,这个数字已飙升到8.93万件。商标数量的翻倍增长,除了显示整个家具行业进入品牌发展高速路以外,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目前,家具“品牌”的泛滥让众多的中小家具企业无法静下心来认真思考如何建设品牌。于是,一些浮躁的家具管理者把品牌名称当作品牌建设的全部,把名片设计、宣传册设计、卖场、展位看作品牌建设的关键。当经销商、消费者越来越理性的时候,家具的品牌塑造就成为家具营销的重点。
  
  有关专家认为,产品品牌的竞争力取决于设计,设计是第一品牌力。由于消费环境的变化,消费者的消费需求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个人为主导的个性化消费成为消费的主流,在进行产品造型设计时,必须注意色彩与形状的完美结合,以迎合消费者的欲求。
  
  近年来,在我国一些家具企业中还流行一种怪现象--“概念”造品牌。例如,某些家具企业滥用“绿色环保”、利用所谓的“纳米”、“保健”等词汇,鼓吹“调节血压、保护神经”等没有科学依据的功效宣传品牌。
  
  在经营方面,家具品牌可以从正确定位入手,最大化挖掘自身品牌的价值、个性及文化取向,取悦消费者。如果定位模糊,例如,一会儿是“古风神韵”,一会儿是“健康环保”,那么消费者就不知道该怎样接受这个品牌了。
本网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政府采购信息网,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