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 空调采购不断修补木桶短板
■江西省直单位空调协议供货报道
从赶项目入笼到获得采购单位与供应商高度认可,五年来在减少采购中间环节、提高采购效率方面,江西省直单位空调协议供货一步一个脚印前进。新一期协议供货,采购周期和采购限量再次得到调整
由于做法简单易行,契合政府采购特点,江西省直单位空调协议供货备受供应商好评。《政府采购信息报》记者从江西省财政厅政府采购管理办公室获悉,2008年江西全省政府采购空调总量达到6741万元,一、二级能效的节能空调采购量达到了近5000万元,占到同类产品采购总量的73%。其中江西省直单位的空调采购量超过了1000万元。
现在,江西省直单位空调协议供货已进行到第五期,与第四期相比协议供货的周期、数量段和价格段的上下限出现了显着变化,江西省财政厅政府采购管理办公室主任曹银发对此表示,这是“结合实际情况,适时对协议供货政策进行微调”的结果。
周期调整为28个月
根据《江西省财政厅关于省直单位空气调节设备政府采购第五期协议供货有关事宜的通知》,江西省新一期空调协议供货周期为28个月,与第四期的一年相比,时间延长了一倍以上。
2006年~2008年江西省直单位空调协议供货各品牌采购量(单位:台)
据了解,全国各地空调协议供货周期并无固定标准。周期短的如河北省,将空调纳入其中的电器协议供货,每季度都会进行公开招标;周期长的如浙江省,本期协议供货有效期自2008年第三季度至2010年第二季度,周期长达两年;更多是类似中央国家机关空调集中采购,协议供货周期设定为一年。
“28个月的协议供货周期在全国都是比较罕见的。”曹银发认为,延长空调协议供货周期是由江西省成熟完善的政府采购制度决定的。
江西省直单位2006~2009年空调采购量(单位:万元)
据了解,自2005年开始江西便开始实行空调协议供货制度,经过五年的实践,采购人和供应商不仅熟悉了政府采购操作流程,更从心理上认可接受了政府采购制度。“江西政府采购已经由赶项目入笼走向补木桶短板阶段。”曹银发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因此,一个成熟的政府采购市场使降低协议供货招标频率成为可能。
价格段和数量段上下限扩展
不同省份空调协议供货做法各有不同,江西省自不例外。让曹银发津津乐道的就是“两段中标法”。江西空调协议供货根据产品类型分成不同的价格段和数量段,要求厂商根据价格段和数量段的不同给予不同的优惠率。其中,数量段分为三档,价格段根据挂机和柜机、吸顶机种类不同分别为3档和7档。这样计算,一个品牌在投标中最多要在30个价格数量区间报出不同的优惠率。
“详细的投标区间划分可以最大限度压缩供应商的利润空间,同时也降低了采购单位议价的难度,使采购预算‘好钢用在刀刃上’。”曹银发表示,“与第四期相比,第五期在每个价格段和数量段的上下限上都进行了扩展。”
以柜机、吸顶机为例,第四期数量段为1台~10台、11台~30台、30台~50台三档,价格段下限为1800元,上限为30000元,共6档;第五期数量段则改为1台~30台、31台~60台、61~100台,价格段下限也降至1000元,最高一档为30000元以上,共划为7档。
对空调等通用货物来说,集中采购的程度越高,越能减少采购的中间环节。“根据协议供货相关规定,超过采购限量的项目需要在协议供货商内另行招标决定。”曹银发介绍,通过对去年采购情况进行分析,原有价格段和数量段已不能满足采购需求,另行招标的项目时有发生,因此扩展了原有价格段和数量段的范围。价格段和数量段的扩展也意味着空调协议供货市场的扩大,从供应商报出最高达53%的优惠率可以看出其对市场的势在必得。
为采购人和供应商提供空间
如果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通过“两段中标法”,江西省空调协议供货给了采购单位和供应商充分的议价空间,二者的积极参与也促使江西空调政府采购市场不断成熟。
为保证供应商积极参与到协议供货中,江西空调协议供货只限定了5%的最低优惠率,“经有关部门调查,供应商产品的整体利润大概在8%左右。”曹银发表示,协议供货留给了供应商合理的利润空间,供应商可以根据产品特点再次调整报价的优惠率。
因此,采购人代表与供应商议价后,可以依据价格段与数量段划分的产品区间,轻易找到所需产品的优惠率,根据“政府采购协议价=市场价经供、购双方平等协商后×(1-中标优惠率)”公式得出所需产品价格。从而使协议供货价格永远是市场价格乘以优惠率之后的,避免出现协议供货价格高于市场价格的情况。
短评:
以不变应万变
监管协议供货产品价格工作琐碎繁杂且标准难寻,采购单位抱怨又时有发生。协议供货产品价格是令政府采购监管部门、操作部门、采购单位始终头疼的一件事。而江西省直单位空调协议供货通过巧妙设置评标方法,便使难题迎刃而解。
江西空调协议供货招标要品牌而不要型号,要优惠率而不要政府采购价格,既避免了政府采购特供机型,也减少了监管部门管理协议供货价格的时间。同时,寻市问价的工作交给采购单位,提高了采购单位的积极性,避免了采购单位抱怨之声。
“好的制度应该是以不变应万变。”曹银发认为。市场变幻莫测,如何从中寻找到一定之规则是政府采购管理部门需要做的事情。“木桶做好之后,还要时刻寻找其中的短板,从而查漏补缺。”
上一篇:自主品牌须抱团发力
下一篇:CRT谢幕 LED登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