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持自主品牌是一项系统工程
■ “汽车自主品牌如何赢得主场优势”系列报道(之五)
自主品牌的快速发展离不开相关政策扶持,尤其是在政府采购领域更需要系统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政策扶持。
业内人士据此分析认为,政府采购扶持自主品牌目前在政策的系统性和可操作性方面需要着力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降低公务车的配备标准,因为目前自主品牌的车型大都在中低端市场有优势;二是要明确规定政府采购自主品牌汽车的具体标准和目录;三是要规定政府采购自主品牌车型的具体比例,并在制定预算时就予以体现;四是高级别的领导要带头乘坐自主品牌汽车。
降低公务车配备标准
众所周知,政府采购公务用车有严格配备标准,这个标准是1994年中共中央出台的《关于党政机关汽车配备和使用管理的规定》,该文件明确规定,部长级干部配备排气量3.0L以下、价格45万元以内的轿车;副部长级干部使用排气量3.0L以下,价格35万元以内的汽车;一般公务用车配备排气量2.0L以下,价格25万元以内的轿车。
不少自主品牌车企认为,这个标准在当时具有很强的参考价值,但却未必适合现在的市场环境。
长城汽车总裁王凤英就认为,十多年过去了,国内汽车市场发生了很大变化,汽车产品的技术、品质性能都发生了很大改变,而公务车配备标准却没有与时俱进,应该尽快调整。
事实上,相关部门已经开始着手调整公务车配备标准。去年,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和中共中央直属机关事务管理局联合下发了关于《中央和国家机关进一步加强节油节电工作和深入开展全民节能活动具体措施》的通知,其中明确要求降低公务车配备标准。一般公务车排气量要在1.8L(含)以下、价格要在16万元以内,机要通信用车排气量要在1.6L(含)以下、价格要在12万元以内。
但目前这个标准只在中央和国家机关实行,尚未推广到全国,据悉,新的全国性公务车配备标准有望年底出台,该标准将有所下调,对自主品牌车型有利。相关自主品牌厂家则希望,新的配备标准能尽快出台并在全国落实。
预算中规定自主品牌具体比例
对广大自主品牌企业来说,最关心的是政府采购中实际采购数量和比例,因为扶持政策再多、再好,如果没有落到实处,就没有效果。
全国政协委员、重庆力帆董事长尹明善,就曾在全国“两会”上提出强制政府采购带动国民使用的重要提案。其中明确提出,应强制政府采购(自主品牌)带动国民使用。除了给自主创新、自主品牌的汽车企业政策、资金的扶持之外,应强制性地把一部分政府采购、公款采购的份额给自主创新、自主品牌的汽车,比如1/3。
有些车企则看得更加长远,要求政府部门在制定预算时就应该明确自主品牌占有较高的比例,以保证采购自主品牌的资金充裕。
全国人大代表、长城汽车总裁王凤英也曾在“两会”议案中提出,要明确自主品牌在政府采购中所占的比例,在各级政府采购部门审批公务用车计划时,加大自主品牌占公务用车的比例,建议总的比例不低于60%。
王凤英认为,自主品牌自身在产品外观、品质、性能、油耗、操控、安全等各方面均取得了长足进步,一些产品与外资品牌相比不落下风,完全可以代表中国形象,承担政府高规格用车的重任。因此只要性能达标希望政府能够优先采购这些产品,同时建议国家出台政策,确保国产车在新增政府采购用车中的比例不低于60%,并制定相应实施细则。
明确自主品牌汽车界定标准
当前,国家对自主品牌汽车并没有明确的界定标准。
在大多数人看来,自主品牌当然是拥有自己品牌的国内汽车企业,但近两年合资品牌大兴推自主品牌车型之风,使自主品牌的界定变得有些模糊不清。
事实上,除了汽车业,其他制造业领域对于如何定义自主品牌也存有分歧。相关专家表示,判定自主品牌需要四个条件:一是由国内汽车生产企业包括中外合资企业,在中国取得商标专用权,即注册商标;二是必须是上述企业在全球范围内独家拥有商标专用权;三是拥有该品牌的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工业产权、产品改进和认可权以及产品的技术转让权;四是必须有作为消费者识别的主要标志,在汽车外部显着位置加以标注。
如果按照这个标准,自主品牌的定义将被极大拓宽,合资企业所创设的品牌也将涵盖其中。
很多自主品牌企业并不认可这种划分方式,相关车企老总认为,如果自主品牌的界定包含合资品牌创设的品牌,扶持政策的意义将打折扣。
据悉,到底如何界定自主品牌目前尚未有定论,据透露,有关部门将采用相关专家的建议重新定义自主品牌。
高级别领导应带头乘坐国产车
高级别官员的用车品牌选择将极大影响其他官员公务用车的品牌选择。因此,如果高级别的官员带头乘坐自主品牌汽车,也将大大带动更多的其他官员选择自主品牌,从而使自主品牌的采购数量和比例增加。
事实上,很多国外高级官员都是以坐本国车为荣。韩国和日本的官员从上到下都乘坐本土品牌汽车,包括国家元首。印度、马来西亚等国家的高级官员也大都乘坐低档次的本国汽车,比如印度总统的“座驾”是“大使”牌本国车,马来西亚总理乘坐的是“英雄牌”本国车。
很多自主品牌车企认为,高级官员带头乘坐自主品牌汽车,将极大地促进自主品牌在政府采购的采购数量和比例,从而促进自主品牌健康快速发展。
但是,我国当前不少官员认为乘坐自主品牌汽车没有“面子”。对此,四川省海洋局第二研究所相关人士认为,其实这是“官本位”思想在作祟,公务用车说白了就是代步工具,根本不代表什么形象、级别、面子等虚幻的东西,这是人为加上的固化思想。
业内人士分析说,要真正扶持自主品牌就要在政策中明确规定,高级别官员要率先选择使用自主品牌汽车作为公务车,而且要长期使用,不能随意更换。
上一篇:不做“阿斗” 要自强
下一篇:莫让IT采购政策功能一声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