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采购中心主任于宙:扮演“挑事儿”的角色
今年7月,政府采购战线又多了一名新兵--长春市政府采购中心(以下简称“采购中心”)主任于宙。听说他常常读书,《政府采购信息报》记者感到很惊讶,因为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很少人能保持读书的习惯。《政府采购信息报》记者还发现,他不但书读得多,事也做得多,而且件件都是实事。于宙这么评价自己:在采购中心内部的业务学习中经常扮演“挑事儿”的角色,在日常工作中也是“事儿多”,要求高。
找人谈话近三周
“说起来不怕你笑话,刚到采购中心的时候,工作人员拿文件来给我签我都不知道该往哪儿签。”于宙说,“因此,第一周的文件我都是交给熟悉情况的其他负责人代办的,而我则利用一周的时间加紧对政府采购相关法律法规以及采购文件的学习。”
为了尽快进入角色,于宙专门听取了采购中心各个部门对本部门工作流程、业务要求的介绍。之后,他花了将近三周的时间与采购中心40名工作人员一一谈话,和每位工作人员的交流不受时间的限制,也没有主题的约束。在于宙看来,通过沟通,可以了解每位工作人员的特点、素质和每个人对工作的态度,而从业人员的素质和态度直接影响到采购工作的效果。
“现在我对采购中心每一个人员的业务水平、特长爱好都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都了解了,这就更利于今后工作的开展。”
征求意见不让熟面孔参与
十一之前,采购中心组织了两个征求意见座谈会,一个是针对采购人的,一个是针对供应商的。都是征求意见,为什么不一起征求?《政府采购信息报》记者很好奇。
于宙解释说,如果让供应商和采购人坐在一起,大家提意见时可能会有顾虑。为了消除采购人和供应商的顾虑,于宙在组织这两次活动时,还将采购中心经常与采购人及供应商有业务往来的工作人员也“隔离”出去。“当着‘老面孔’,很多人可能都不好意思提批评意见,所以,这两次活动只有我和采购中心另一位不负责具体采购业务的工作人员组织。”于宙如是说。
不过,据于宙介绍,尽管如此,座谈会刚开始的时候,第一个发言的人说的还是“表扬话”,夸采购中心的采购效率高、操作规范。“等他发言完毕,我就明确表了态:我们要听的是中肯的意见和建议,第一个人的发言我不便打断,但接下来请大家多提意见。”一番肺腑之言终于将采购人和供应商的话匣子打开了,这两个预计开两小时的会议最后开了4个多小时。
“我们在座谈中发现了不少问题,一些采购人和供应商对采购监管部门、采购中心的职能都不清楚,甚至将二者混为一谈。”于宙说,因此,他让与会人员不管是对采购中心还是对采购监管部门,只要对政府采购工作有意见的都可以提。”座谈中,采购中心对采购人和供应商的发言进行了记录,会后便与长春市财政局政府采购管理工作办公室(以下简称“采购办”)进行了及时的沟通。“原以为半天时间足矣,没想到我们讨论了整整一天,并对下一步如何开展工作形成了书面意见,递交给了长春市财政局。”
培训活动中老“挑事儿”
11月初,采购中心开了一个阶段性的学习动员会,将半年内的每周三和每周五下午定为学习会,具体内容包括业务学习和党风廉政建设的学习。据于宙介绍,业务学习是为了提升采购中心员工的业务水平,让大家在学习中积极探讨采购活动“应该怎么做,怎么做才是对的,怎样做更好”;党风廉政建设的学习是为了给大家经常敲警钟,让大家知道不按规矩操作将受到怎样的处罚。
“在学习的具体形式上,由内部人员制作PPT进行讲解,其间,授课人的讲解经常会被打断。”于宙透露,“因为听课人有问题可以随时提出来,大家可以自由讨论,我就是那个经常‘挑事儿’的角色。”
采购中心发起的这种“活泼”的学习方式调动起了大家思考问题的积极性,采购中心的三名工作人员还给于宙提交了改进工作的意见。“无论是什么事情,赶着大家去做效果肯定不好,只有将大家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出来,才能把事情做好。”于宙表示。
下一篇:湖北省政府采购协会成立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