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采购借亚运会再度提升软实力
编者按 “激情盛会,和谐亚洲。”2010年第16届广州亚运会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中国的金牌数也节节攀升。广州亚运会是近年来继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之后,我国承办的又一场盛会,此次盛会再次吸引了全世界关注的目光,点燃了对中国的热情。
节俭办亚运、廉洁办亚运是广州办亚运会的精神,如何贯彻落实这一精神,政府采购可谓功不可没。在经历了服务奥运、服务世博的洗礼后,政府采购在服务亚运会时更胸有成竹、从容自如。为配合广州市政府实现举办一场高质量、高水平的亚运会的目标,广州市财政局、广州市政府采购中心等政府采购相关部门专门为亚运项目开通“绿色通道”,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特事特办,确保采购项目规范、高效地完成。
为回顾和记录广州政府采购相关部门为亚运做的点点滴滴,《政府采购信息报》特策划了这一组报道。

从北京到广州只有2300公里,然而亚运会却整整走过了20年。20年,是一个成长的跨度,是属于广州的亚运20年,更是一个国家不断富强、民族日益崛起的20年。在这辉煌的变迁中,政府采购是幕后英雄。政府采购倾情奉献过北京奥运会,成功参与了上海世博会,这次更为第16届广州亚运会提供了贴心的服务。与此同时,政府采购凭借亚运会这次难得的机会,再次丰富了参与国家重大盛事的经历,锻炼了筋骨,发挥服务政府中心工作的功能,服务各项紧急需求,软实力再次得到提升。
这是一次“中国制造”的“品牌展示会”。政府采购为广州亚运会播下了支持自主创新的种子,11月的广州收获了世界对中国品牌服务体育盛会的喝彩。同时,因为政府采购带来的“中国制造”,广州亚运会更自信、更有活力、更加大放异彩。
政府采购为广州亚运会烙上了“中国印”。逾千亿元投资,7年亚运会筹建历程。作为我国财政支出的重要手段,政府采购当之无愧地担当重任、大梁上肩。在广州迈入21世纪的第10个年头,翻天覆地的城市变化源于政府采购的亚运献礼,更源于政府采购7年来的默默奉献。各项采购大单中国企业的频频中标,各个重要环节民族品牌的强力加盟,政府采购把“中国制造”领入亚运会的门,“中国制造”给亚运会烙上了“中国印”。无论是展示城市接待能力的交通设施还是展示亚运组织能力的各项赛事服务,无论是展示城市风采的市政建设还是展示广州亚运会风采的场馆修建、礼仪着装……亚运会创造了机会,政府采购举起了旗帜,自主品牌抓住了机会。
政府采购为民族企业铺就了“亚运路”。赞助国际重大体育赛事、展现民族品牌的骄人风采是中国企业长久以来的梦想。然而,每逢与国际知名品牌狭路相逢,知名度与综合实力的差距往往让这些梦想无法成为现实。在本届广州亚运会上,中国自主品牌因为踏上了一条政府采购铺就的道路,而直达亚洲体育顶级赛事殿堂。广州市财政局明确表示,亚运会采购要坚决、彻底地发挥政府采购支持本国产品的政策导向功能,于是,亚运会的服务者穿上了民族品牌服装,运动员吃的、用的是民族品牌,比赛场馆里的体育器材是民族品牌,赛事组织使用的网络设备是民族品牌……广州政府采购人借亚运会为我国自主品牌搭建了一个舞台,我国自主品牌也没有辜负这份殷切的希望。
政府采购为国际盛会带来高品质和高规格。当我们细数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政府采购的活跃身影,回顾刚刚落下帷幕的上海世博会上政府采购的辛勤耕耘,愈发强烈地感觉到政府采购制度改革犹如春风化雨,为国际盛会带来高效节支、优质采购,保证国家重大活动能够以高品质、高规格出现在世人面前。广州亚运会传递了北京奥运会节俭办会的理念,政府采购的使命空前。“少花钱办大事”的标准立在面前,“花出去的钱一定要见效且经得起检验”的理念深深根植于广州政府采购人的脑海。于是,广州政府采购创新采购形式、千方百计地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能使用国货的坚决不高价进口、创新租赁采购形式服务亚运。当亚运圣火在“海心沙”点燃,广州给世界展现的是一个精彩绝伦、广受赞誉的国际盛会,这背后,凝结了多少广州政府采购人的汗水。有人说,大量地使用自主品牌使亚运会获得了多方效益,同时也使本届亚运会赢得了“中国自主品牌主场”的美誉。广州政府采购人说,这是亚运会借我国政府采购制度改革的东风,掀起了浓厚的中国潮流。
在亚运的赛场上,我们为中国健儿加油,更为政府采购制度喝彩。2010年11月的广州,政府采购用自身实力再次彰显了其无可比拟的制度优势,证明了其不可替代的作用。
上一篇:亚运采购秉承国货优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