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采资讯-政府采购信息网

宋义武:中小企业成为江苏政府采购最大受益者

作者:万玉涛 发布于:2010-11-29 09:34:37 来源:政府采购信息报
江苏省财政厅副厅长宋义武
 
江苏省财政厅副厅长 宋义武

  以前提到江苏政府采购,很多人脑海里浮现的往往是扩大规模、规范操作、服务民生、支持自主创新等字眼;近年来提到江苏政府采购,不少人脑海里又多了一项内容--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在这个新标签的背后,江苏省有关部门究竟作了哪些努力?日前《政府采购信息报》记者采访了江苏省财政厅副厅长宋义武。

  政采合同的99%被授予中小企业

  《政府采购信息报》:中小企业在江苏经济发展中是怎样一个情况?在政府采购市场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

  宋义武:中小企业一直是江苏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江苏经济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据统计,全省现有中小企业95万户,占全省企业总数的99%,中小企业创造了全省经济总量的60%,吸纳了80%以上的就业,提供了50%以上的税收收入。

  与此相适应,中小企业在江苏省政府采购活动中也占主体地位、份额上处于绝对优势,已经成为江苏政府采购的最大受益者。据2008年的统计数字,江苏省政府采购合同有99%被授予中小企业。江苏的经济发展离不开中小企业,中小企业的发展也得到了政府采购的扶持。

  重点支持中小企业自主创新

  《政府采购信息报》:中小企业在政府采购活动中份额上已经处于绝对优势,那为何还要进一步加大政府采购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呢?

  宋义武:份额优势掩盖不了结构性矛盾。中小企业参与政府采购的结构性矛盾还很突出,融资难、信息获取难、公平竞争难、采购人盲目排斥中小企业等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改观,这些都是财政部门和政府采购工作必须正视和解决的问题。

  《政府采购信息报》: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江苏省作了哪些努力?

  宋义武:2008年,为了帮助中小企业顺利渡过金融危机,江苏省人民政府印发了《关于促进中小企业平稳健康发展的意见》,要求各级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和社团组织用财政性资金进行政府采购时,同等条件下优先购买中小企业专利新产品。

  今年8月,江苏省政府发布了《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要求制定政府采购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具体办法,提高采购中小企业货物、工程和服务的比例;重点支持中小企业开发自主创新产品。同时,进一步提高政府采购信息发布透明度,完善政府公共服务外包制度,为中小企业创造更多参与机会,并推动中小企业政府采购信用担保融资工作。

  面向中小企业开展定向采购

  《政府采购信息报》:江苏省财政厅在扶持中小企业发展方面采取了哪些举措?

  宋义武:江苏省财政厅充分整合现有的各种政策资源,逐步构建政府采购全面支持中小企业的政策功能体系。

  去年,江苏省财政厅印发了《关于政府采购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意见》,制定了政府采购支持中小企业的具体办法,重点推进清理对中小企业参与政府采购的不合理限制、明确中小企业政府采购中标份额比例标准、保证中小企业优先获得政府采购合同、专门面向中小企业组织开展定向采购、积极搭建中小企业政府采购融资平台、鼓励中小企业组成联合体参与政府采购、加强对中小企业参与政府采购的培训引导、建立中小企业参与政府采购诚信体系、加强政府采购活动的监督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在南京市人民政府主办的2009中国南京政府采购产品展览会上,江苏省财政厅还通过举办“推动自主创新 扶持中小企业发展”政府采购政策功能发布会,帮助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问题。截至今年第三季度,我省中小企业政府采购融资贷款已达1.41亿元。

  获得政采合同可直接贷款

  《政府采购信息报》:在扶持中小企业发展方面,江苏省财政厅今年有什么新举措吗?

  宋义武:9月13日,江苏省财政厅会同江苏省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共同印发了《关于做好中小企业政府采购信用担保融资工作的通知》(简称《融资通知》),提出以政府采购作为平台帮助中小企业融资,政府采购中标、成交的中小企业供应商,以中标、成交通知书和政府采购合同作为抵押凭据可直接向银行贷款,或通过担保公司担保后向银行贷款,解决政府采购中标、成交中小企业在履行合同过程中遇到的资金困难。

  另外,充分整合了现有的各种支持中小企业融资的政策资源。利用针对中小企业担保和贷款的补贴及奖励政策以及各种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专项资金,吸引有关银行和担保机构参与中小企业政府采购信用担保融资。为了实现有序竞争并相应合理降低担保费用及贷款利率,通过多种方法引入金融机构,以更好地服务中小企业,形成有利于中小企业发展的良好的融资环境。

  为了让中小企业在已经搭建的融资平台中获得更多支持,江苏省财政厅和江苏省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11月5日联合召开了中小企业政府采购信用融资政策发布会。发布会重点宣传了《融资通知》,同时,还向广大中小企业讲解企业如何依法参与政府采购活动、分析加入GPA对企业的影响以及企业该如何应对等。

本网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政府采购信息网,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