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采资讯-政府采购信息网

第二届公共采购国际论坛成功举办

作者:万玉涛 发布于:2010-11-01 14:00:06 来源:政府采购信息报

  国内外精英齐聚 畅谈公共采购

第二届公共采购<a href=http://guoji.caigou2003.com/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国际</a>论坛成功举办
 
 
图为第二届公共采购国际论坛现场。  摄影/万玉涛

  10月中旬的北京已经有些寒意,但10月15日~16日的中央财经大学学术会堂内却涌起了一股学术热潮--在中央财经大学和新疆财经大学主办的第二届公共采购国际论坛上,来自国内外公共采购领域的学者、专家和从业人员以“新趋势、新学科、新职业”为主题,就公共采购学科建设、公共采购职业化和职业组织建设以及公共采购在中国和其他国家及地区的发展等问题进行了广泛交流。

  《政府采购信息报》记者从论坛了解到,此次论坛得到了有关方面的积极响应,论坛现场的气氛也异常活跃,参会代表总有说不完的观点和道不尽的见解。

  准备充分 广泛征集议题

  本届公共采购国际论坛的宗旨在于进一步强化我国公共采购学科的地位、促进公共采购职业群体成员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据了解,由中央财经大学发起的首次公共采购国际论坛于2008年成功举办,来自我国政府有关部门、国际组织、国内外高校的150多名专家、学者参加了首届论坛,论坛优秀论文集还作为首卷《中国公共采购法评论》的主要内容公开出版。

  有了首届公共采购国际论坛成功举办的经验,2010年第二届公共采购国际论坛的准备工作更加充分。论坛主办方早在今年年初就在全球范围内向公共采购专家学者发出会议选题征集邀请,广泛征集会议议题。

  “在论坛筹备阶段,我们紧密结合我国公共采购法治发展的主要问题和重大问题,广泛征求业内意见,力求使会议议题更加贴近我国公共采购改革与发展的实际。”据本届论坛的主席、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教授、公共采购法国际合作项目主任、中国公共采购研究所所长曹富国介绍,“为了使得论坛能够覆盖更多重要专题,并对一些重点问题展开更深入的讨论,我们采取了大会与平行专题研讨会相结合的形式。”

  据介绍,为了使论坛讨论得更深入,提高论坛研讨的针对性,主办方还将在全球范围内征集的论文结集成册,会前便发给了参会代表。

  畅谈成果 积极表达疑惑

  《政府采购信息报》记者在论坛现场了解到,本届论坛不仅邀请到国务院法制办、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商务部、科技部、国家能源局等单位的公共采购相关负责人出席,还得到了省级、地市级政府采购监管部门和集中采购机构实务工作者的积极响应。论坛还有国内采购与招标职业组织等相关方面的专家和高等院校、研究机构的学者探究公共采购的改革与发展,而且还有来自英国、丹麦、意大利、德国、荷兰、波兰、美国、韩国、日本、澳大利亚、俄罗斯、欧盟、美国律师协会、英国特许采购与供应协会、美国全国政府采购协会、联合国、WTO、国际发展法组织等国家、地区和组织的公共采购高级专家以及知名公共采购法教授和研究者讨论当前我国、发展中国家以及国际范围内公共采购改革与发展的新趋势。

  参与研讨的代表虽然来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但参会代表还是跨越了语言的障碍,畅谈自己的研究成果,积极交流心中的疑惑。

  气氛活跃 代表积极互动

  为了使讨论的内容既全面又深入,本届公共采购国际论坛除了召开“公共采购法发展与改革”、“公共采购:新兴学科与新兴职业在国内外的发展”两个全体大会外,还通过平行论坛的方式组织了14个热点专题论坛。专题论坛包括“公共采购的实践与发展:发展中国家”,中国公共采购职能组织的经验、问题与发展,“公共采购法的实践与发展:欧盟及WTO”,地方政府加入GPA问题,比较公共采购救济制度,中国和发展中国家加入GPA问题,电子采购及其规制,公共采购治理与文化,国防采购及其规制专题研讨会,公共采购学科建设与职业化发展,“可持续采购与绿色供应链建设:公共部门与私有部门的实践”,公共采购的法律经济学分析,公共采购的经济学问题等专题。与会代表可以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和兴趣选择参与专题讨论。

  由于与会代表可以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有选择性地参与讨论,论坛气氛非常活跃,参会嘉宾一旦登台,都有说不完的观点和体会。提问环节更是热烈,台下与会代表都争先恐后地提问,交流充分。虽然两天的会议排得满满的,但不少代表表示还意犹未尽。有的与会代表甚至还表示,这样的会议可以开上5天。

本网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政府采购信息网,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