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百亿元药品集采揭密:紧锣密鼓筹备 配套设施逐一备齐
■ “辽宁百亿元药品集采项目缘何出彩”系列报道(一)
编者按 建立以政府为主导、以省为单位的网上药品集中采购机制是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这一重大民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在全国范围内,由政府集中采购机构承担这一使命的地区还不多,药品集中采购规模达到百亿元的更是少之又少。而辽宁省却是二者兼而有之的一个省份--2009年百亿元的药品集中采购重任落在了辽宁省政府采购中心(以下简称“采购中心”)的肩上。
日前,辽宁省2009年医疗机构药品集中采购中基本药物、非基本药物和直接挂网药品的采购结果、价格整理结果以及价格整理规则公之于众,这标志着采购中心承担的2009年医疗机构药品集中采购工作已基本结束。从2009年年初至今,经过一年多的努力,采购中心不负众望,在巨大压力下出色地完成了全省医疗机构药品集中采购任务。
那么,采购中心是如何操作这个庞大的项目的?这个项目为何赢得采购各方的喝彩?带着这些问题,《政府采购信息报》记者深入采购中心,为大家揭开辽宁百亿元药品集采项目出彩背后的秘密。本系列报道共5篇。敬请垂注。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要做好工作两样东西不可或缺,一样是硬件,另一样是软件。在项目启动初始阶段,最让我担心的便是如何尽快做好药品集中采购的各项保障性工作。”辽宁省政府采购中心(以下简称“采购中心”)主任段君明如是说。段君明是辽宁百亿元药品集中采购项目操作的核心人物,《政府采购信息报》记者对辽宁百亿元药品集采项目的采访,从他的一席话开始。
2009年2月的一天,辽宁省政府召开省长办公会议,决定将全省医疗机构药品集中采购这一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任务交由采购中心操作。接到任务后,采购中心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任务艰巨。段君明随即召开主任会议,明确要举采购中心之力,将其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全力以赴加以推进,并亲自主抓这项工作。同时,调整了采购中心处室分工,明确了原采购二处具体负责药品集中采购工作,并专门由采购中心副主任郭可斌分管和负责实施。
段君明深知,要做好这个项目,需要许多的人力、物力、财力作保障。这之后的较长一段时间里,他将工作时间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用来向省政府有关部门寻求支持与帮助,另一部分则用来思考并深入探讨如何对这个项目谋篇布局。
硬件支持很到位
“硬件包括办公场所、相应机构设置以及人员配备等。”为了圆满完成采购任务,采购中心积极向有关部门申请增加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经过一番努力,2009年4月13日,辽宁省编办下文批复采购中心增加编制10人,增加内部职能处室1个。
这个内设机构,就是现在的药品采购处。作为药品采购的主要担当者,药品采购处的职责十分明确--做好全省药品集中采购工作。该处设正副处长各1名,全面负责药品集中采购工作;下设三个小组:企业信息管理组、医疗机构与药品价格信息管理组、综合与投诉处理组,各组人员各司其责,保证了药品集中采购工作的有序推进。
人员配备有了,内设机构也成立了,采购中心做好药品集中采购工作有了最基本的保障。此外,采购中心还争取到辽宁省发展改革委在基本建设计划中安排的1611万元资金,为采购中心解决了业务所需办公用房3160平方米;积极争取省财政厅、省经济信息化委员会核拨专项资金330万元,完成了“辽宁省药品集中采购网”软硬件网络平台的开发建设和采购中心新办公用房装修等项工作。
对于采购中心来说,这样的几个日子让许多人至今记忆犹新:2009年8月6日,药品采购处正式成立;8月10日,采购平台 “辽宁省药品集中采购网”正式上线运行;8月25日,采购中心搬入新办公地点。“这些事件说起来只是几句话,但每件事都需要到有关部门去争取,都需要沟通、协调和扎扎实实地落实。从一定意义上说,这是采购中心的第二次创业。”采购中心分管人事党务和行政后勤的副主任周继东感慨地告诉《政府采购信息报》记者。
调研提升软实力
如果说办公场所、机构设置以及人员配备等是做好工作的硬件设施,那么,加强学习、培养高素质药品采购工作者则是“软件配套”。对于软件建设部分,采购中心如同重视硬件一样重视人员的专业素质提高。
据采购中心副主任郭可斌介绍,由于没有药品相关专业人才的储备,接到药品集中采购任务之后,采购中心便积极开展各种培训活动,组织工作人员学习药品相关知识,解读药品集中采购的政策制度,并会同省卫生厅等有关部门组成调研小组,先后到河南、湖北、江苏、四川、广东、上海等省市进行药品集中采购学习调研,在丰富药品理论知识的同时,增强实践操作观感,加强对药品集中采购实践的认识。
通过扎实学习和深入调研,采购中心在开始操作药品采购项目之前,就培养了一批药品集中采购的专业人才,为后来的采购工作顺利进行提供了保障。
制度建设不放松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做好药品采购这一关系全省百姓安危的民生课题更是如此。在前期基础性工作的开展中,完善药品集中采购有关制度是采购中心的重要工作之一。“我们一共形成了8个内部管理制度,建立起一套按制度办事和靠制度管人的运行机制。” 段君明如数家珍地说。
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内,采购中心除了参与《辽宁省2009年医疗机构药品集中采购实施方案》、《辽宁省药品集中采购监督管理办法》、《辽宁省药品集中采购信息发布管理暂行办法》等政策的制定外,还制定了一系列内部管理制度,以加强制度约束,如2009年8月13日印发的《辽宁省政府采购中心全省药品集中采购业务程序规则》、8月18日印发的《辽宁省政府采购中心全省药品集中采购网络平台安全管理暂行办法》、8月21日印发的《辽宁省政府采购中心全省药品集中采购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等。
万事俱备待东风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2009年10月23日,辽宁省医疗机构药品集中采购工作领导小组下发了《关于印发辽宁省2009 年度医疗机构药品集中采购实施方案的通知》和《关于公布辽宁省2009 年医疗机构药品集中采购需求目录的通知》两个文件。2009年10月24日、25日是周六、周日,采购中心相关工作人员没有休息,加班加点编制《辽宁省2009年度医疗机构药品集中采购招标文件》。2009年10月26日一上班,采购中心就将该招标文件在“辽宁省药品集中采购网”上予以发布。
2009年11月6日,辽宁省医疗机构药品集中采购领导小组工作会议在采购中心召开。段君明向与会的滕卫平副省长和省医疗机构药品集中采购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领导汇报了前期保障性工作的开展,并得到有关方面的高度认可。这次会议,标志着辽宁省医疗机构药品集中采购招标工作全面启动。
完成前期保障性工作的采购中心,满怀激情地期待着东风的来临。
上一篇:安徽重奖优质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