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政府采购中心抗震救灾工作纪实
编者按 2010年4月14日7时49分,青海玉树发生了7.1级强烈地震。地动山摇,打破了清晨的宁静,山崩地裂,残垣断壁……顷刻间,美丽的高原小城遭到毁灭性的破坏,古朴、原始的藏族风貌被废墟取代。
废墟下还掩埋着同胞,流失所的都是血脉相连的兄弟姐妹。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青海省政府采购中心迅速协调力量,打响了一场以政府采购为战场的抗震救灾攻坚战。
地震灾害发生前,玉树是一个宁静美丽的高原小城
启动应急预案 保证当天完成采购
4月14日8时,青海省委、省政府迅速成立了“青海省抗震救灾指挥部”,启动应急预案,指导协调抗震救灾工作。随即,青海省发改委、财政厅、民政厅联合成立“玉树抗震救灾物资集中采购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设在财政厅。
4月14日10时按照《青海省财政应急保障预案》的有关规定,青海省财政厅成立了玉树抗震救灾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厅党组书记、厅长程丽华任组长,财政厅相关处室包括社保处、预算处、国库处、政府采购监督管理处等相关负责人及青海省政府采购中心主要负责人为小组成员。按照《青海省财政应急保障预案》的有关规定,凡涉及抗震救灾工作的成员处室和人员,均被要求坚决贯彻落实党组的决策部署,按照“特事特办、急事急办”的原则,在接到工作任务后,必须在当天内办结,不得拖延。
14日上午11时许,按照财政应急预案,青海省财政厅紧急下拨玉树抗震救灾应急资金1000万元,用于灾民生活和急救药品救助等方面。同时,省财政厅还立即与其他相关部门沟通联系,紧急调运5000顶棉帐篷、2.5万件棉衣被和200个应急灯,火速送往玉树灾区。
这一切,距玉树地震发生时间不到4个小时。
4月15日,为了进一步做好抗震救灾物资紧急采购工作,青海省政府采购中心(以下简称“采购中心”)成立了玉树抗震救灾物资紧急采购工作小组,组长由采购中心主任史生德担任。同时,按照分工,明确了各科室的职责,并严格规定:采购中心全体人员除正常工作外24小时待命,一旦紧急采购任务下达,项目负责人和分管领导必须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其他人员全力配合,保证在当天完成采购。
4月15日,青海省财政厅紧急下发《关于加强玉树抗震救灾捐赠资金管理的通知》,对接收的捐赠资金“约法三章”。一是严肃财经纪律,二是严格实行专户管理,三是规范救灾捐赠资金的分配使用程序,严格使用范围和方向。
财政厅对抗震救灾资金的管理、使用等一系列文件和规定的出台,及采购中心对救灾物资紧急采购程序的明确均在短短48个小时内完成,速度之快,体现了青海政府采购相关部门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救援物资源源不断运往灾区
全力以赴 加班加点无怨言
在这次抗震救灾工作中,采购中心上下一心,同甘苦,共患难,用大爱诠释真情,用行动履行责任。
4月15日上午,为了在第一时间掌握情况,青海省财政厅厅长程丽华就率领财政厅有关处室的同志们,风尘仆仆、长途跋涉抵达玉树,投入到抗震救灾工作中。
由于灾区缺水断电,到达灾区的第一天,程丽华一行携带的方便面根本没有水泡,他们只好啃一点自带的饼充饥。当晚,他们挤在一个10多平方米的帐篷里,地上只铺着一层薄薄的褥子。4月份青海的夜晚依然寒冷,他们虽然每人身穿大衣,但根本无法入睡。当帐篷里的床不够用时,大家都相互推让,没有一个人主动去“享用”。细微之处见真情,这就是一个人在关键时候所表现出的高贵品格。
4月23日,程丽华再次前往玉树震区,参与地震灾害评估和灾后重建规划工作。这是自玉树地震发生以来,程丽华厅长9天内第二次前往地震灾区。
4月24日晚上,采购中心接到青海省玉树抗震救灾指挥部紧急采购的指令,要求紧急采购规划设计办公用品。当晚,采购中心工作人员立即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对这批办公用品进行紧急采购,使项目及时办结,完成了该批设备立即空运的要求。
4月25日上午,采购中心再次接到紧急采购环卫设备当日空运的指令。采购中心经青海省玉树抗震救灾物资集中采购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同意,采取直接采购、手续后办的方式,在青海省监察厅、审计厅和项目责任单位省发改委及环保厅有关人员的参与下实施了紧急采购。采购中心按照“特事特办、急事急办”的原则,采购中心副主任马宝生亲自到供应商库房进行核实,紧急采购,并与有关部门人员一起将采购物资直接运至机场,完成了项目当日办结要求。当看到所采购的物资被及时空运,采购中心工作人员才意识到从早上10时指令下达到下午5点完成采购,将近一天时间没有吃饭。在返回的路上,采购中心工作人员只吃了个包子,又马上投入到其他紧急采购任务中,虽然吃得很简单,但采购中心工作人员都感觉这顿饭吃得很安心、很舒坦。
采购中心工作人员自玉树地震发生以来,加班加点工作成为常态。
采购中心主任史生德常常亲自带领项目经办人员和监督人员到责任单位现场办公,研究制定采购方案,查看供应商所投产品质量,确保了紧急采购项目的质量和及时完成。其实,史生德患有胃溃疡疾病和低血糖,由于一直督促、指导紧急采购顾不上吃饭,4月24日晚上10点,他终于有点扛不住了。当时,史生德脸色苍白、大汗淋漓,差点由于低血糖昏倒在地。在场的其他工作人员赶紧上前搀扶,并劝他先休息休息,他说扶他到旁边坐一会就好了,工作太忙耽误不得。史生德带病坚持工作,对每个紧急采购项目均一一过问把关,终于圆满地完成了所有下达的紧急采购任务。
他的话虽然不多,但时刻以身作则,带领采购中心全体工作人员在抗震救灾的“战场”上默默履行着自己的职责,发挥了模范带头作用。
采购中心调研员任亚光为了兼顾日常采购和抗震救灾紧急物资采购,经常加班到深夜,方便面成了他将近两个月的主食。
灾区儿童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与时间赛跑 保质保量求实效
救灾物资采购重在迅速,在玉树抗震救灾的物资采购过程中,采购中心用实际行动践行这一理念,充分体现了速度和效率的结合。采购中心工作人员一致认为,之所以有这样的结果,源于近几年来财政厅党组对政府采购工作的高度重视,源于近几年来采购中心在紧急采购方面的积累。
2009年11月24日,青海省财政厅就制定了《青海省省直部门突发事件紧急货物采购管理暂行办法》,明确了紧急采购的责任和实施程序,并规定实施紧急采购的项目实行事前审批和事后备案制度。该办法为青海省直部门紧急应对突发事件提供了制度保证。
抢救在与时间赛跑,采购和运输物资必须争分夺秒。4月15日凌晨,采购中心接到灾区基本生活及饮用水需求清单后,史生德立即主动到省民政厅现场办公,组织紧急采购了175000公斤大米、175000公斤挂面,总价达139.43万元,保证了抗震救灾前线人员的基本生活需要。
4月15日,青海省玉树抗震救灾物资集中采购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紧急下发《关于玉树抗震救灾物资紧急采购有关事宜通知》,进一步明确采购程序。
在这次抗震救灾物资的采购中,为了争取时间,基本上以直接采购、单一来源采购和询价采购、竞争性谈判采购四种方式为主。如4月15日对特殊商品矿泉水、方便面等的采购,就采取了直接采购的方式,即直接与青海省当地最大的方便面经销商取得联系,在不高于市场平均价的前提下,确保采购数量和质量,并于当天送往灾区。
4月19日上午11时30分,采购中心评标室的大门被再次推开,又一项支援玉树地震灾区的紧急采购项目有了定案。据了解,该采购项目包括抗震救灾作业急需的挖掘机、推土机、打井机、装载机等,预算金额超过2000万元。由于采购任务空前紧急,青海省发改委联合采购中心连夜对这项采购项目实施了竞争性谈判采购,谈判结束,已是深夜12点……
实际上,自从4月14日玉树地震发生后,采购中心的工作人员一直“连轴转”,即便是晚上,办公室的灯也从没熄灭过。
缺水、缺粮、缺取暖设备、缺救援工具和机械……7.1级地震给玉树带来的不仅仅是城市的毁坏,随之而来的,是一个比一个更严峻的难题。当人民生命安危、国家财产安全受到灾害的威胁时,政府采购挺身而出,全力为抗震救灾提供坚实的物资保障。
在这次抗震救灾物资的采购中,供应商对于各类救灾物资紧急采购的反应速度之快也出乎采购中心的预料,尤其是一部分外地供应商能够在第一时间参与投标,为抗震救灾物资的顺利采购提供了保障。
采购中心与供应商们沟通后才得知,供应商在获悉玉树发生地震的第一时间就已经做好了准备,纷纷表示将以最优惠的价格为灾区提供产品,贡献自己的一份爱心和对灾区的实际支持。如4月19日上午的救灾设备、活动板房项目采购启动时,有一家四川的公司,当得知青海发生地震后便火速赶到青海,向有关部门表达了参加抗震救灾物资供应的愿望。采购中心了解情况后,热情地接待了这家供应商,由于采购任务重、时间紧,采购中心决定让他们参加晚上进行的活动板房项目的招标。在竞争性谈判采购中,该公司以最低价中标,他们以实际行动表达了为灾区出力的愿望。事后,该公司的代表说:“汶川地震发生时,全国人民和青海人民都伸出了援助之手,现在青海玉树发生了地震,我们也应出把力。”
4月23日,按照“青海省抗震救灾指挥部”要求的尽快向灾区供应牛羊肉熟食的指令,采购中心迅速组织省内食品加工企业采购救灾物资。经选定,最终由青海省西北骄牛肉干有限公司加班加点,赶制5吨牛羊肉熟食品。为保证牛羊肉熟食品质量,史生德亲自到加工车间检查指导,考虑到食品要长途运输,为保证质量要求采用真空袋包装,用保鲜保温车辆运输,并现场在有关部门的配合下随机取样,经食品检验机构的检验,各项指标符合要求,确保了产品质量不出问题。
4月27日、5月2日两天,采购中心共集中采购了11000张学生用高低床、教师单人床1200张、办公桌1200张、被褥23200套、黑板264块、作业本116586本。另外,采购中心还采购了洗漱用具22000套、简单学具22000套、卫生用具1000套、学生餐具2000套,确保了部分灾区学校复课的需要。
自5月4日、5日、6日、9日、10日、12日、20日,采购中心先后采购了6人高压氧舱和便携式加压氧舱,还采购了棉帐篷10000顶、2010平方米的钢架简易仓库、移动环保厕所50座、LED室外大屏、粮油检测仪器、包装袋、环卫设备、4004平方米的活动板房……
以上一次次采购、一个个采购项目,都凝聚了采购中心全体工作人员的辛勤工作。他们废寝忘食,忘我工作,在近一个月的抗震救灾紧急采购中,采购中心完成了采购中心往年近半年的采购量。
截至5月20日,采购中心按照“特事特办、急事急办”的原则,加班加点,在完成了日常采购工作的前提下,将先后下达的十三批紧急采购计划圆满地完成。共完成紧急采购项目31次,完成采购额4.82亿元,主要涉及食品、燃料、生活用品、环卫设备、医疗设备、救灾物资、学生复课用品、活动板房、移动环保厕所、简易库房、办公设备、灾后重建的钢材、水泥、木材等物资储备,有力地保障了抗震救灾工作的开展。
采购中心同时完成的日常采购为,截至5月底日常采购完成6.92亿元,真正做到了紧急采购与日常采购两不耽误,采购中心全体工作人员在关键时刻表现出的大局意识、对灾区人民的大爱和默默奉献,赢得了各方的好评。
救援人员的基本生活需要也得到了保障
青海政采人 越紧急越要发挥集采优势
5月10日、11日,采购中心按照“玉树抗震救灾指挥部”《关于政府采购和委托采购重建建材的紧急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按下达的采购计划任务,与省经济委员会紧密配合,在省监察厅、审计厅全程监督下组织省内企业进行灾区恢复重建所需的水泥等建材的紧急采购。为了克服青海省灾后重建建筑材料生产厂家库存紧缺、运输能力有限、施工季节短、三材价格浮动较大等实际困难,采购中心通过竞争性谈判紧急采购了木材2万立方米、水泥32万吨、钢材4.2万吨,采购金额达3.84亿元,为抗震救灾重建家园提供了物资保证。
在大宗物资的紧急采购中,采购中心以优良的工作作风和大局意识,快速应对、全力配合,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充分发挥了集中采购机构的优势,赢得了各参与方的肯定了。展现了青海集采机构的风采,用大爱诠释责任。
越是在紧急的时刻,政府集中采购越要发挥它的优势,越要保证公平、公开和公正。
在这次抗震救灾物资的采购中,青海省审计厅、省监察厅指派专门人员参与采购中心组织的每一个项目,确保抗震救灾物资采购优质高效。救灾物资的采购关乎人命、捐赠资金的使用关乎人心,在保人命、得人心的采购中绝对容不得半点含糊,每一个项目、每一个程序都按照《通知》中的规定去做,按照各自的采购范围和职责进行采购。
采购中心在人员少、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全体同志克服困难、加班加点、忍辱负重,采购项目无论大小、难易和特殊,都严格按照招标程序进行,用阳光运行、规范操作充分体现政府采购工作的“三公”原则。在保证物资质量和交付时间的前提下,采购物资大部分以批发价采购,少部分以不高于市场平均价进行采购,确保了采购效益的最大化。与此同时,采购中心还将所有紧急采购项目的结果在青海省人民政府网和政府采购信息指定发布媒体上公示,广泛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截止到目前,没有一起质疑和投诉。
目前,抗震救灾工作仍在继续,下一阶段物资采购的重点将转移到恢复重建上。灾后重建是一场新的战斗,任务依然紧迫而繁重,采购工作任重道远。为了新玉树的重建,采购中心全体工作人员将继续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勇往直前,用无私奉献谱写青海政府采购的新篇章。
上一篇:努力工作源于深深热爱
下一篇:深圳面向全国招标殡葬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