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方案在阳光下角逐
作者:沈彬 李屹 发布于:2008-08-25 11:08:33 来源:中国江苏网
在贵州的历史上,从来没有一个建设项目像省博物馆新馆这样受到媒体的高度关注和普通百姓的广泛参与。
省博新馆建设,是2007年贵州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十件实事”之一,也是贵州的一项重要文化工程。其建筑设计方案实行国际邀请竞赛,不少有实力的国内外设计公司积极参与,这无疑是一次有益的创新,是贵州与国际接轨的一次大胆尝试。国际邀请赛、专家评审、公开展示、公众评议、各界人士座谈等程序,也无疑是一种很“阳光”的操作方式。这表明,政府想要的是实实在在建好一座博物馆,而采取这样的方式,也充分尊重了广大市民对公共建筑物建设的参与权。
贵州省博物馆始建于1958年,经过50年的发掘和征集,藏品总数现已积累至7.6万余件,老馆址藏品收藏展陈的空间严重不足。2007年新馆建设立项,确定选址贵阳市金阳新区行政中心观山公园北侧、迎宾路南侧,总投资3.68亿元,总建筑面积4.1万平方米(含1万平方米地下室)。新馆将建成一座功能齐备、设施居国内省级博物馆中上水平的大型综合性区域博物馆。
据了解,贵州省博物馆新馆将分为3个区域:博物馆核心区,其功能主要是藏品管理、陈列展览;博物馆配套区,其功能主要是教育研究、综合服务;博物馆经济区,其功能侧重于文化交流、公众服务。
通过对多家具有甲级资质的招标代理公司比选研究,贵州省博物馆新馆建设领导小组正式委托国信招标有限责任公司负责“贵州省博物馆新馆建筑设计方案国际邀请竞赛文件”编制和竞赛组织工作。2007年12月21日,国信公司在中国采购与招标网、贵州省投标网同时发布了《贵州省博物馆新馆建筑设计方案国际邀请竞赛报名通知》。通过对参赛申请人进行符合性及响应性检查,并经博物馆主管单位会议研究,最终确定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英国工程设计院、中国建筑技术集团有限公司、香港国际工程设计研究院、贵州省建筑设计研究院等8家参赛单位。
7月31日,8家参赛单位提交新馆建筑设计方案成果;8月2日至6日,技术评审委员会及评审委员会完成评审,并在8月8日通过《贵州都市报》公开向公众展示设计方案;8月9日,《贵州都市报》举行专家、读者座谈会;8月9日至10日,8个参赛作品在省博物馆公开展示,接受市民投票。8月10日,评审委员会结合两次评审及市民投票结果选出3家优胜单位进入招标程序,最终选定4号、7号和8号方案进入下一轮竞标。
在投票的同时,不少市民也提出了自己的意见。有市民建议省博新馆的方案应融入贵州特色元素,同时应带有厚重古朴的风格。还有市民从建筑专业角度提出,省博物馆不光要考虑外形,更要注重内在结构,比如保护文物、促进环保、节约能源等。部分市民建议,新博物馆不能一味求大求美而违背文化的发展。也有市民认为,8个方案都不能令人满意,要再找好的设计方案,毕竟难得建一个博物馆,要谨慎些,哪怕再等一段时间。
为了广泛征求社会各界对省博新馆8个参赛方案的意见,受贵州省文化厅委托,8月8日,《贵州都市报》邀请贵州省艺术界、史学界、文化界、教育界、企业界的知名人士进行座谈,发言中不乏真知灼见。
贵州省博新馆建筑方案设计竞赛全球邀标,至8月10日,主办方遴选出了3个方案进入下一轮竞争性谈判。贵州省文化厅有关负责人表示,不论是采用工程代建还是项目公司管理的运营模式,设计、施工、设备购置等都将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严格依照法律法规实行招标,并接受有关部门和社会的监督,一定尽最大努力抓好这项利民工程。
评审委员会的专家们都表示,3.68亿元的投资预算对于建设一个省级城市地标性建筑多少有些为难;此外,建成后的运营成本更要充分估计。武汉大学中国建筑文化研究所所长王其钧告诫说,贵州省博新馆建筑面积4万平方米,年运营成本至少在400万元以上。贵州省博物馆馆长李黔滨说,对于省博新馆这样重要的文化工程,因为它本身不可能实施“收费还贷”之类的措施,要使之不成为摆设,长期的财政支持就成为政府所必须面对和克服的难题。
本网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政府采购信息网,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