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清区财政局服务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调查
作者:佚名 发布于:2008-07-15 13:32:13 来源:人民网·天津视窗
人民网·天津视窗7月15日电:如何发挥部门的职能作用,更好地服务武清区经济社会发展?这是全区开展“满意在武清”服务品牌创建活动以来各单位、各部门一直都在认真思考的问题。区财政局以服务武清发展为己任,深入践行“服务他人就是发展自己”的理念,坚持改革创新,完善服务举措,在“生财聚财、服务发展;理财用财、服务民生”工作中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给这个问题做出了最好的回答。
立足大局 服务重点工程建设
近年来,全区经济快速发展,招商引资保持强势,重点项目、重点工程纷纷上马建设。而强大的资金支撑成为重点工程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兵马未动,粮草先行”。面对大开发、大开放的新形势,区财政局主动发挥财政职能,合理安排资金,积极创新融资方式,拓展融资渠道,全力做好重点工程建设的资金保障工作,助推全区经济发展。
2005年年初,103国道拓宽改造工程战役打响。这项工程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明确要求当年10月1日竣工通车。时间紧、任务重,能不能高质量按时完成工程建设,资金保障至关重要。而当时面临的问题是工程还有3亿元的资金缺口,如何能在最短的时间内筹得资金,是摆在该局干部职工面前的一项紧要任务。那时,区国有资产投资公司刚刚与国家开发银行天津分行签署合作协议,但立刻要获得贷款则需要通过银行的信用评审,如果等到评审结束,势必耽误工期。使命催人,时不我待,他们抢在第一时间全力出击,有时每天跑市里三五趟,与银行负责人进行协调。有一次,为了评审手续中一个细小的出入,已经下午四点了,他们还是决定要去市开发行,今天的工作决不留给明天——这是武清财政人的信条。赶到市行,却得到一个令人失望的消息,项目主管人被临时召到香河开紧急会!不能耽搁,火速赶往。会场外,五个小时焦急等待的煎熬,终于盼到了散会。凭借武清财政人敬业精神,经过几个小时的艰苦谈判,至深夜12点半,谈判最终取得实质性成果,银行方面答应在不违反规定的前提下简化部分手续边评审边拨款。2亿元在一个月内到账,工程如期正常施工,103国道按时竣工通车。高强度高效率的工作使本来需要半年完成的信用评审工作只用了2个多月就全部完成,区政府为此提前获得了28亿元的贷款信用额度,全区重点工程后备资金有了更强的保障。
筹措资金支持开发区和乡镇功能区建设是该局服务全区经济发展的主要举措。今年年初,该局了解到开发区三期建设出现资金紧张,便主动介入,全方位谋划集合信托的融资方式,从立项、编报到融资方案制定、协调银行以及风险控制等方面全流程跟进服务,很快便达成了5亿元的融资意向,保证了开发区三期工程按计划建设。在全力支持城市化进程的同时,该局还下大力促进乡镇功能区的建设。以兼顾区域均衡并区分轻重缓急为原则,他们合理安排支出,从2006年至今共为各乡镇功能区提供10.03亿元的短期借款,为各乡镇的招商引资工作实现“招得来、留得住、发展好”备足了后劲。目前,乡镇产业功能区的健康快速发展成为拉动全区财政收入的又一增长点,开发区和各乡镇产业功能区创收增收的稳定器作用凸显,全区财政收入连创新高。今年上半年,全区财政收入达到28.3亿元。
改革创新 把好财政资金使用关
实现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最大化,把好财政资金使用关是区财政局服务全区发展过程中充分展现的又一重要职能。
随着全区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大量的财政性资金投入到开发开放的各个领域。为进一步规范资金的使用,保障资金使用效益得到充分发挥,该局大胆改革创新,在多年来实行政府采购招标积累经验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更加有效的途径。从今年年初开始,在全市区县中率先推行财政投资评审工作,把政府采购关口前移,对政府性投资项目进行评审。为确保评审工作的科学性、准确性,他们深入每个施工现场进行实地勘测,认真核实工程量,确定真实合理的项目价格,并坚决削减不合理的施工程序。途经武清的四条高速公路和京山铁路绿化工程投资大、时间紧、任务重。为快速准确地做好核查工作,财政干部职工冒严寒深入现场勘测土方量、统计沿线设施、清点绿化树木,205.2公里的绿化带被徒步丈量。坚持铁的原则和立场兑换成铮铮作响的真金白银。
开发区的项目投资大、工程复杂;今年起,部分项目也列入了评审范围。从基础设施建设到材料、设备的采购,每项工程都要覆盖电力、水利、交通、土建等多个领域,综合业务能力要求高,评审难度非常大。保建设、促发展,各项工作都是攻坚战,而质量和速度是最硬的指标。财政人发扬“一刻也不耽误”的精神,“5+2”、“白加黑”连续奋战,上半年完成开发区评审项目15项,评审金额2.97亿元,为开发区节约资金4532万元。上半年完成全区投资评审项目139项,总预算金额20.12亿元,审核金额14.95亿元,核减金额5.16亿元,核减率达到25.7%。
以人为本 关注群众切身利益
“治众人之事”首先在于“谋众人之福” 。改善民生始终是财政工作的重中之重,他们把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作为财政人的一种责任、一种义务、一种感情。
撤村建居是区委、区政府的一项重点工程,为撤村建居人员提供养老保障直接关系每个城镇居民的切身利益和社会稳定,工作的政策性很强,操作难度也大。为把握好此项工作,武清财政不惜人力成本,派出“重兵”积极配合有关部门深入调研,细上加细,严上再严,准确核定符合按月领取养老保障生活补贴的人数,健全管理跟踪机制,严格履行法定程序,原汁原味地落实党的惠民政策。上半年,符合“老有所养”政策的1940名撤村建居人员高兴地领取了385万元养老金。
今年1月1日起,全区实行农村社会养老补贴制度,对农村60岁以上和80岁以上人员,每人每月分别补助50元和100元的生活费。面对全新的工作,他们突击学习,吃透精神,细化方案,又迅速通过报纸、电视等媒介及时向社会和广大群众宣传政策,努力使受众知情,保证民心工程深入民心。上半年,累计发放基本生活费补助资金3000多万元,9万多名农村老年人受益。
为全区推行十二年免费教育、落实各项支农政策、帮助残疾人和困难群众安居乐业,提供资金保障服务的过程,让广大人民群众及时享受到改革发展取得的成果,为政府工作作劲,武清财政人深感欣慰和自豪。
围绕全区发展大局,努力创新思路,完善举措,为服务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热情奉献。武清财政在实干中赢得了领导的高度评价,也收获了来自广大干部群众的信任和褒奖。“十五立功集体”、行风评议连续7年第一,连续两年行风建设标兵……一面面锦旗,一块块奖牌,一张张证书,是汗水铸成的昨日荣耀,又是继往开来的鞭策。目前,他们正在深入开展“满意在武清”特色服务品牌创建活动,按照给服务对象一个明白、一个方便、一个信任、一个满意、一个舒心的标准,努力打造“服务型财政”,争做品牌创建工作的排头兵,为全区大开发大开放做出新的更大贡献。这样的团队,这样的目标,可以依赖,值得期待!
区财政局作为国民经济综合管理部门,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承担着重要的职责。近年来,武清区财政局不断深化财政改革,探索财政管理的新举措,努力提高服务经济发展的能力和水平。与此同时,他们从优化服务功能入手,深入开展以“满意在武清、满意在财政”为主题的服务品牌创建活动,全面抓好服务环境建设,打造财政服务的形象和品牌,取得了明显成效。他们的经验和做法值得学习和借鉴。
本网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政府采购信息网,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