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采资讯-政府采购信息网

惠农政策指哪里 政采服务到哪里

作者:周黎洁 发布于:2008-02-25 15:27:09 来源:政府采购信息报

  218日上午,江苏省学士园酒店二楼多功能厅人头攒动,江苏省内近百家种子生产和经营企业从各地市聚集而来,参加“江苏省2008年水稻良种推广补贴项目”的竞争性谈判。

  今年,江苏省财政安排专项经费8000万元,为全省48个县(市、区)实施1000万亩水稻良种推广补贴,按照标准播种量每亩补贴8元,需要采购良种3383.7万公斤。

  900,离收受谈判响应文件的截止时间还差半个小时,江苏省财政厅副厅长王正喜和省农林厅副厅长张耀钢一起出现在谈判现场。王正喜感谢大家对这项工作的支持,他说:“党中央国务院、江苏省委、省政府对‘三农’问题非常重视,几年来连续下发‘中央一号文件’,加强这项工作。省财政2007年安排‘三农’资金230亿元,比2006年增加了50亿元。如何把这些资金用好、真正让老百姓受益,是省财政厅工作的重点。良种采购就是我们落实党中央各项‘三农’政策的一项重要工作。”

良种补贴新机制

  以政府采购、统一供种的方式实施良种补贴,江苏省走在了全国前列。从2004年水稻、小麦良种推广补贴项目首次纳入政府采购算起,江苏省在这项创新工作中已经走了四年。四年的探索和完善,使他们逐步摸索出了一套落实良种补贴的实用机制。

  根据江苏省农林厅、省财政厅2004年印发的《江苏省水稻良种补贴项目实施办法》,省级成立项目实施领导小组和技术指导小组,省农林厅厅长担任领导小组组长,省农林厅分管厅长、财政厅分管厅长任副组长,两厅相关处室负责人及项目县农业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农林厅、财政厅首先自下而上征求农民和基层意见,组织专家审核上报的品种,再自上而下公告良种品种供农民选择。供种企业和价格按照《政府采购法》,以公平、公正、公开的采购方式竞争确定。入围供应商与项目县农业部门签订统一供种协议,以村为供种单元,县农业部门组织村委会与农户签订供种卡,并据此以乡(镇)整建制村为单位汇总成统一供种清册。各项目县及所在省辖市农业局必须与省农林厅签订项目责任状,确保补贴落实到户。此外,良种水稻的收购价格每斤会比一般水稻高出一毛钱。

  “从良种研发到农民购买耕种,再到收购是一个生产链条。补贴的钱从中央财政或省财政到农民手中,有一个流通的过程。这两个过程怎么才能有机结合?江苏省找到了‘政府采购、统一供种’的方式。”江苏省财政厅政府采购管理处处长吴小明说,“终极目标是,让良种得到推广,让农民得到实惠。”

让农民真正受益

  “在这套机制中,农民是真正的受益者,这是毫无疑问的。这其中最为重要的是价格优惠和品质把关。”王正喜举例说,到200710月,江苏省共累计组织实施涉及“三农”项目总预算金额达到37.15亿元,节约资金4.05亿元,仅良种补贴一项每年就惠及500万户农民,近1500万农民受益,占全省农民总数的三分之一以上。“农民的钱节约了,财政支出节省了,供种企业的履约保证金直到种子发芽才退还,农民们买得舒心,种得踏实。”江苏省财政厅农业处科长尤兆祥说。

  农民愿意种良种,这使得科研机构培育的新品种有了市场,大大调动了科研积极性;规模生产又使得供种企业愿意薄利多销,根据政府的引导供种。更为重要的是,政府的引导使农民种上了适合的良种,增产增收让农民喜悦、政府满意。江苏省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王农俊说:“这就是典型的良性循环。如果没有这项政策,现在江苏市场上的种子品种、供种企业肯定是多、乱、杂。”

  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玉带镇共有二万八千亩地,其中二万四千亩地享受着良种补贴。该镇种植良种小麦四年,种植良种水稻三年,如今农民家里已不再自己留种子了。该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主任李文才告诉记者,最重要的是增产、增收。以小麦为例,杨麦13号有一个示范方竟破天荒地种出平均亩产1053斤,水稻每亩增产在200斤左右。“镇上共有农户七千户,四年了,没有一个农民反映良种补贴的问题。”李文才说。

服务三农快车道

  关注民生、服务三农、为新农村建设服务,让老百姓得实惠……良种补贴采购让江苏省政府采购自2004年开设的政府采购服务“三农”快车道所追求的宗旨得到了圆满的阐释。而对政府采购制度而言,通过对良种补贴项目的介入,政府采购的领域拓宽了、规模增加了,政府采购制度改革的广度、深度加大了,服务功能得到了体现。

  王正喜说,这几年,江苏省政府采购不是在单纯地追求规模,而是围绕党中央国务院的中心工作,围绕财政支出的重点来延伸和拓展政府采购的服务。“政府的中心工作在哪里,惠农政策就实施到哪里,政府采购的服务就跟到哪里。”王正喜说。

  今年,江苏省财政还将投入巨资重点支持新农村建设。吴小明认为,政府采购工作要探索对财政补贴项目实行政府采购的有效措施,强化财政补贴项目监督管理,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创造政府采购服务新农村的有效途径。


    供应商:我们很愿意参与

  江苏省姜丰种业有限公司从2004年开始,每年都参加水稻良种推广补贴项目的竞争,并且每年都是中标供应商。公司负责人刘坚宏告诉记者,今年他们也是志在必得。“我们按承诺的条款向农民提供服务,现在农民对我们很信任。”刘坚宏说。

  江苏省金土地种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爱宏表示,他们很愿意参与这样的政府采购竞争。他认为,引入政府采购进行良种推广补贴,对像他们这种拥有科研实力的种子公司来说,很有益处。“我们最愿意看到的是,我们的科研成果被市场认可,转化成生产力。”李爱宏说,“而且通过一个品种在一个地区的集中推广,提高了种子企业的供种规模,那么种子公司就可以在年初有计划、有规模的研发基础上,通过政府采购竞争,提高供种能力,从而提高种子公司的整体竞争实力。”

  其次,良种研发、种植、收购,是一个生产链条上的几个关键环节。政府采购引导一个地区种植一到两个最适宜该地区种植的良种,让优良的品种在一个区域重点推广,等到收购的时候就不会出现种子多、乱、杂的现象,这对于某一个地区的种子加工企业而言,是一种计划性的引导,消除了以往的盲目性。“在企业生产安排上,会集中某个区域进行规模化生产。规模化生产相当于工业化生产,尤其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优势更大。通过规模化的有序生产,不仅使种子的质量得到有效的保证,还能降低种子成本,从而更大幅度地让利给农民。”换句话说,这样的企业在政府采购竞争中拥有了更大的优势。“这不是很好的良性循环吗?”李爱宏反问道。

  江苏省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王农俊介绍,从今年收到的180份谈判响应文件来看,足见供应商参与这项工作的意愿和热情。“供应商只有‘入围’,才能确保销售规模,带来稳定的销售量。”王农俊介绍说,只有和良种补贴、政府采购结合在一起,企业才能对销售规模做到心中有数,虽然薄利,但可以多销,市场非常稳定,何乐而不为?而且是为落实国家政策而供种,企业拥有自豪感,在农民中的信誉也高了,哪个企业会不愿意参与呢?

  政府采购所坚持的“三公一诚”原则,和其对企业资质要求、服务承诺的严格把关,规范了种子市场,也促成了企业成长。多次参与此类项目谈判的专家王才林博士的感受是,相对于前几年而言,谈判工作越来越容易了,因为谈判响应文件编得越来越规范了,报价越来越理性了。“不像刚开始,报价水分很大,谈判总是很辛苦。”王才林说,“这说明,供应商越来越了解这项工作的意义了,更重要的是供种企业几年来获得了切实的利益,因此参与的积极性高了,也专业了。”



    农民:政府是我们的后盾

  南京市六合区玉带镇通江集村村民谢承惠一家三口,种着3亩5分地。从2004年开始,他们家一直耕种推广的水稻良种。记者问他愿意不愿意种植良种,老汉乐呵呵地说:“愿意。政府让种什么种子就种什么。”记者又问为什么愿意?老汉不加思索地说:“便宜。”去年他们家种的是水稻良种宁粳1号,当时市场价是每斤二块四毛钱,他们按政府推广价购买是每斤一块四毛钱,一斤就足足便宜了一块钱。

  谢承惠知道,这便宜的钱是政府补贴的,但他并不知道,这其中有政府采购这一环节,这便宜的一块四毛钱,有政府采购“砍价”的功劳。他只是高兴,便宜的价格不仅买到了“好货”,还能得到农业部门的技术指导,如果种子质量不好,还有后续保障。“以前种砸了,没人可找,现在可以找政府。”谢承惠说,“政府是我们的后盾。”现在通江集村80%的农户都种良种。

  江苏省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王农俊说,谢承惠说的是一个农民的肺腑之言。因为在引入政府采购进行良种推广补贴之前,种子市场比较混乱,尤其是种子价格,供种企业说高就高,说低就低,没有标准没有管理也很难控制。一些由企业买断的良种,企业想定多高价就定多高价。有了良种补贴政策后,又出现一些供种企业故意抬高种子价格,明明是补贴给农民的钱,几经转折,还是落入了供种企业口袋中。农民的利益得不到保障,良种也得不到推广,进而影响一个地区的收成和种植规划。

  引入政府采购来确定供种企业和种子价格后,实行“良种价格最高(合理)限价制”,农业部门和物价部门为了定出最高(合理)限价,进行了大量调研,最后由物价部门科学定价,从而使种子市场价有了规范和管理,改写了多年来的“乱”的局面。再加上政府采购,专家谈判,公开透明,农民最终享受到了低于市场平均价的良种价,而且通过供种企业向政府的承诺,确保了后续服务,农民的成本和风险都降低了。王农俊认为,就这个项目而言,农民是财政补贴和政府采购两项政策的双重受益者。
(摄影 马云飞  周黎洁)



    采购中心:为农民采个好收成

  “这个项目和其他项目不同,采砸了,影响收成,农民一年的辛苦就落空了。”江苏省政府采购中心副主任吴继勇感到肩上的担子沉甸甸的,他说“为农民采个好收成”是采购中心全体工作人员共同的目标。

  江苏省政府采购中心(以下简称采购中心)已是第四次接受委托执行水稻良种推广补贴政府采购任务了。今年的采购“好事多磨”,由于春节前那场50年不遇的大雪突袭江苏,大雪封路,良种供应商无法赶赴采购现场,采购任务被迫延期。为了抢在谷雨播种时节前让农民们顺利购买到良种,春节过后采购中心便紧锣密鼓地投入到采购工作中来了。

精心周密组织

  经过四年的历练,对采购中心而言谈判组织工作已不在话下。“今天采购中心18位同志全部上阵,人手一份谈判议程和工作分配表,在什么时间做什么工作,一目了然。”采购中心综合科科长龚云峰说。

  此次水稻良种推广补贴共涉及全省48个项目县,22个良种品种,采用竞争性谈判的采购方式来确定供种企业和价格。为顺利完成此次采购任务,采购中心按地区分布,将48个项目县分成八个谈判小组,各谈判组独立谈判,同时进行。谈判小组由一名采购人代表和两名随机抽取的专家组成。此外,每个谈判小组会安排一名采购中心谈判组织人员和一名农业作栽站的工作人员维持谈判现场的秩序和纪律。

  到谈判响应文件递交截止时间,共收到180多份谈判响应文件,是历年来最多的一次,比去年整整多出一倍。待公证人员当众检验文件密封情况后,文件被送至相应的谈判小组,早已等候在那里的专家对文件进行初审后,根据文件内容,请供应商进来一对一地谈判。

最低报价优先

  由于每亩补贴8元是确定的政策,此次谈判,供应商按“最终供给农户且未扣除财政补贴额度的价格”进行报价。

  为了防止哄抬价格和恶意竞价,此次采购实行了良种价格最高(合理)限价制。这是在采购前,由采购人邀请有关专家,根据相关文件中关于种子销售指导价格有关规定,综合考虑良种繁育、加工、包衣、经营以及独占许可品种的转让成本等因素确定最高(合理)限价。供应商的报价不得高出这一最高(合理)限价。

  上限定了之后,谈判按“报价最低者优先成交”的原则进行。专家要对种子价格的合理性进行审验,拒绝恶意竞争。同一供应商同一品种在不同地区的报价必须相对一致,每公斤单价高低相差不得超过0.2元,否则将被视为恶意竞争行为予以拒绝。

资格审查严格

  评审专家对良种的品种很了解,所担心的是不良供应商在供种环节“使坏”。因此与往年一样,资质把关被放在了和价格谈判同等重要的位置。谈判文件对供应商的资质提出了8项要求,需要提供的资格证明文件达到13项之多,包括营业执照、种子经营许可证、种源落实情况证明等。在企业信誉保证方面,还要求必须提供谈判供种地区项目县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出具的企业信誉情况证明。

  服务能力也是专家审议的重要内容。售后服务不是承诺即可,专家要审议其方案的可行性,要求企业必须承诺将良种定时、定量送达指定地点并按项目县农业部门要求供种到户,并能协助县农业部门搞好良种良法配套技术指导与培训,并要求有一套出现种子质量事故后的处理措施和方案等。

  当天晚上9点,竞争性谈判结果出炉。在今年整体物价上扬的环境下,今年的最终成交价略高于去年,但远远低于市场平均价。吴继勇看着窗外屋顶上未化的积雪,忙了一天的他自言自语地说:“瑞雪兆丰年。今年又会有个好收成啊。”

本网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政府采购信息网,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