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采资讯-政府采购信息网

2007年十大新闻事件回眸

作者:周黎洁 发布于:2008-01-04 16:40:16 来源:政府采购信息报

  1 政府强制采购节能产品制度建立

  7月20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建立政府强制采购节能产品制度的通知》,《通知》要求各级政府机构使用财政性资金进行政府采购活动时,在技术、服务等指标满足采购需求的前提下,要优先采购节能产品,对部分节能效果、性能等达到要求的产品,实行强制采购。建立节能产品政府采购清单管理制度,明确政府优先采购的节能产品和政府强制采购的节能产品类别,指导政府机构采购节能产品。并要求科学制定和规范管理节能产品政府采购清单,加强组织领导和督促检查。
  (见本报8月8日第650期一版) 
 
  2 政府强制采购节能产品制度正式实施 
 
  12月6日,财政部、发展改革委发布了新调整的“节能产品政府采购清单”(以下简称“节能清单”),节能产品种类由原来的18类4770种扩大到33类15087种。其中,确定了空调机、双端荧光灯和自镇流荧光灯、电视机、电热水器、计算机打印机显示器、便器、水嘴等九类产品为首批政府强制采购节能产品。这标志着政府强制采购节能产品制度正式实施。

  12月12日,财政部、发改委在北京联合召开座谈会,学习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国办发[2007]51号文件。会上,财政部部长助理张通对贯彻落实“51号文”和建立健全和严格执行政府强制采购节能产品制度提出了具体要求。

  12月19日,全国财政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财政部部长谢旭人表示,我国将加大节能减排投入,采取以奖代补等方式和强制政府采购政策,加快建立促进节能减排新机制。  
  (见本报12月14日第701期一版、12月21日第704期一版) 
 
  3 扶持自主创新迈出实质性步伐 
 
  4月3日,财政部印发了《自主创新产品政府采购预算管理办法》(财库[2007]29号文)、《自主创新产品政府采购评审办法》(财库[2007]30号文)、《自主创新产品政府采购合同管理办法》(财库[2007]31号文),分别从政府采购预算控制、采购评审和合同管理等方面对扶持自主创新产品提出了具体要求。这是我国首次出台促进自主创新的政府采购具体政策措施,是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99条实施细则的重要组成部分。
  (见本报4月18日第606期一版) 
 
  4 我国正式启动加入GPA谈判 
 
  12月28日,财政部部长谢旭人代表中国政府,签署了中国加入WTO《政府采购协议》(GPA)申请书。当日,我国常驻WTO代表团将申请书和中国加入GPA初步出价清单递交给WTO秘书处。这标志着我国正式启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政府采购协议》谈判。

  加入GPA谈判,是继加入WTO后,我国在对外经贸领域开展的又一项重大谈判,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将产生广泛和深远的影响。这也是履行中国对世界贸易组织(WTO)的承诺。 
 
  5 财政部下发财库[2007]1号、2号、3号文件 
 
  1月10日,财政部下发《关于加强投诉审查工作的通知》(财库[2007]1号文)、《关于货物服务价格评审管理的通知》(财库[2007]2号文)、《中央单位政府集中采购管理实施办法》(财库[2007]3号文),分别对加强政府采购投诉审查工作、货物服务价格评审的管理工作以及中央单位政府集中采购的管理工作进行了规定。
  (见本报1月17日第575期一版) 
 
  6 中央国家机关出差住宿定点饭店的工作展开 
 
  10月10日,全国行政政法财务工作会议透露,全国定点饭店政府采购已完成,中央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出差住宿定点饭店的工作已正式展开。

  为贯彻落实财政部2006年12月份出台的《中央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差旅费管理办法》、《中央国家机关会议费管理办法》和《中央国家机关出差和会议定点管理办法》,从2007年1月初开始,全国各地对中央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出差定点饭店进行了公开招标。3月,为配合中央国家机关出差和会议定点管理工作的推进,由财政部行政政法司和财政部信息中心联合开发的“党政机关出差会议定点饭店查询网”开通。
  (见本报1月24日第578期一版、3月14日第591期一版、10月12日第674期一版) 
 
  7 中央国家机关政府集中采购规模突破100亿元 
 
  截止到12月12日,中央国家机关政府集中采购金额达到107.36亿元,与2006年同期相比增长39.39%。

  中央国家机关政府采购中心自2003年1月10日成立以来,负责组织实施的中央国家机关政府集中采购规模始终保持稳步增长的趋势,2003年采购规模7.1亿元,2004年采购规模30.8亿元,2005年采购规模50.47亿元,2006年采购规模85.5亿元。5年来,采购规模累计达281.23亿元。
  (见本报12月28日第707期一版) 
 
  8 河南汽车协议供货全程电子化 
 
  11月,“河南省电子化政府采购系统”被国务院信息化办公室认定为“互联网信息安全保障试点”。在此之前,河南省公务用车协议供货全省联动项目已实现全程电子化运作,从厂商购买招标文件到制作投标文件,再到专家评标、后期管理等等一系列环节都在网络平台上操作
  (见本报11月28日第694期一版) 
 
  9 地方尝试统一“采购标准” 
 
  4月25日,江苏省常州市在协议供货的基础上,对统一了采购标准的市级预算单位2007年度台式计算机和笔记本进行了“二次竞价”。截止上半年,常州市对市级预算单位的台式机、笔记本、空调、打印机等“四大件”实行了“统一标准、集中采购、实物配发”,即由采购办统计一年的采购数量、由专家确定统一配备标准,再由采购中心集中采购、中标供应商统一配送的采购模式。在此过程中,常州市对行政事业单位办公配备的“采购标准”进行了探索,改变了“采购人的标准走天下”的局面。

  5月9日,安徽省合肥市财政局下发《关于统一计算机采购标准的通知》,在协议供货的基础上对采购的计算机制定统一的标准。
  (见本报6月1日第621期一版、6月20日第629期一版)] 
 
  10 辽宁省政府采购协会成立 
 
  7月27日,辽宁省政府采购协会成立。该协会是由辽宁省政府采购中心发起、省内各级政府采购中心、相关机构等单位自愿组成的非营利性政府采购行业组织,经辽宁省民政厅注册登记、由辽宁省财政厅作为业务主管单位,具有法人资格。协会首届会员共有81家,其中集中采购机构有69家,省直相关单位7家,相关行业协会5家。
  (见本报7月30日第646期一版) 
 
本网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政府采购信息网,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