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全国集中采购年会暨第二届政府家具采购高峰论坛——探索不止 沟通无限
——写在“第三届全国集中采购年会暨第二届政府家具采购高峰论坛”成功召开之际
本报记者 王 巍
11月27日的西子湖畔,格外热闹。再过34天,《政府采购法》就将迎来她实施五周年的纪念日,《政府采购信息报》也将迎来她五周岁的生日庆典。在“生日”前夕,由政府采购信息报和政府采购信息网组织的“第三届全国集中采购机构年会暨第二届政府采购家具高峰论坛”在杭州召开了,来自全国各地的集采机构同仁们再次相聚了。
来不及为西子湖迷人的风景而陶醉,来不及呷一口龙井香去回味,一双双激动的手就握在了一起。“好久没见了,还好吗?”“协议供货搞得怎么样了?”“去年说的那个专家库管理办法出台了吗?”报到处,代表们不顾旅途的疲惫,拎着行李就开始了热烈的交谈。平日里的工作太繁忙了,终于能借本次年会的机会聚一聚。一位集采机构的官员如是说:“我们不但是政府采购工作的同行,更是惺惺相吸的集采同路人。”
是的,五年来,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执着于集中采购工作的探路者,我国的集中采购工作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据2006年财政部的统计数字,全国政府采购额达3681.1亿,其中集中采购额高达2187.5亿,这个数字,几乎相当于2004年全国的政府采购总额。一个简单的数字也许仅是历史长河中一处微小的标点,但它无疑已经成为中国政府采购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如今,走在全国各地,我们看到的是集中采购工作者们用执着与汗水打造的一个个透明、高效、以服务为理念、备受采购人和供应商称赞的政府采购中心。集中采购机构,正在用其无可匹敌的力量为国家建设、为政府建设、为政策建设发挥着自己不可替代的作用。
埋头于一年的工作,总有一些经验和困惑希望与人交流。年会给了大家展示与交流的平台。代表们围绕着“环保、价格、创新”的年会主题,热烈讨论,积极分享。如何在采购中贯彻支持环保节能产品的国家政策;如何更好地控制采购价格,既让采购人满意,又能保证供应商合理的利润空间;如何把支持自主创新产品在招标文件中予以体现……各地的参会代表带来了一个又一个话题,也提出了一个又一个的困惑。代表们一边认真学习其他地方的先进经验,一边又积极介绍着自己总结出的一些好的做法。
会上的交流时间远远不够。餐厅里,考察的路途中,到处都是代表们互相交流探讨的身影。他们时而为某一问题取得共识而发出爽朗的笑声,时而为争论一个问题而“面红耳赤”。“一定要趁这个宝贵的机会说个够。”代表们发出了这样的声音。
“感谢政府采购信息报搭建的交流平台,在会上学到的知识非常受用。”“对。尤其是中央国家机关的家具协议供货,还有浙江省政府采购中心的家具采购模式,都值得我们借鉴,回去一定要好好总结,并向其他工作人员传授。”代表们兴奋地表示。
相聚的时间总是那样短暂,但彼此间的情谊是无限的。作为政府采购的同路人,《政府采购信息报》与大家风雨相伴。搭建交流平台,传递业内动态,是《政府采购信息报》义不容辞的责任。政府采购是一项阳光的事业,《政府采购信息报》愿与大家一同朝着阳光的方向,追寻阳光的梦想。
上一篇:交流凝聚智慧 创新创造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