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购阳光 照进农村奉献爱
作者:刘丹 罗瞻 发布于:2007-10-22 15:46:19 来源:政府采购信息报
金黄的稻谷,雪白的棉花,果硕的玉米,山东省各地的庄稼地里呈现出秋的醉意。今年的收成格外好,农民们也笑得格外灿烂。它的背后,凝结的是政府采购的累累硕果。
2007年是山东省玉米、棉花、小麦三大作物良种实行全省统一政府采购的第一年,共实施玉米良种推广面积250万亩,每亩补贴10元,棉花良种推广630万亩,每亩补贴15元,小麦良种推广补贴面积2485万亩。据统计,有近4亿元的补贴良种落到农民手中。“统一政府采购好,我们买得便宜,也买得放心!”山东省荷泽市的一位农民告诉记者。
山东省小麦良种补贴政府采购项目报价现场
服务“三农”
让农民得到实在的好处!这句话道出了党中央提出的关于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十六届五中全会以来,特别是2006年“两会”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自上而下备受关注。政府采购作为一项重要的公共管理制度,在这一伟大任务中肩负重任,责无旁贷。
吉林省农安县滨河合作医疗站。60岁的李大娘正躺在B超室接受检查。“现在我们再也不用走十几里路到县里看病了。”李大娘高兴地说。今年通过农安县政府采购中心的精心组织,大批半自动深化分析仪、全自动洗胃机、X光、B超机等先进医疗设备“进驻”了县合作医疗站,解决了当地医疗设备不足的问题。
无独有偶。甘肃、黑龙江、吉林、河南、安徽、山西等省,政府采购在农村医疗健康等各项事业建设中发挥了巨大作用。药品采购、医疗设备设施招标、安全饮水工程的启动、农村教育的推进……政府采购让越来越多的农民感受到了实惠。
社会效益初显
8月,吉林省农安县李五屯。由于各家院里都在打井,施工现场一片繁忙。当地老百姓纷纷奔走相告:“今后再也不用喝苦咸水了!”农安县地处长春北部,分布着洼中高病区、苦咸水区和缺水区,尤其是氟病区范围较广,地方性氟中毒严重制约了当地农村发展。据介绍,这里的每眼井都要打50米深,井水蓄水池上需安装除氟设备。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上级领导的支持下,农安县政府成立了包括县纪委、财政局、水利局等多部门在内的农安县农村饮水工程材料采购领导小组,依法制定招标文件,实施“阳光”操作。结果PE塑料管的采购价格每吨比市场价低了3000多元,计划投资1.05亿元的水利项目只花了8500万元,实现了节支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业内专家认为,政府采购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是多方面的,除了节约财政支出以外,还更多地体现在社会效益和管理效益方面,有助于促进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政策目标的实现。
发挥集采优势
目前,政府采购助力新农村建设才刚刚开始。要让政府采购的阳光照遍新农村,让更多的农民感受实惠,政府采购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河南省财政厅政府采购处处长王红旗认为,将支农资金支出项目列入政府集中采购目录至关重要。“应尽快将财政支农资金的分配使用纳入政府采购范围,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进行规范的集中采购,进一步体现社会效益,为更多农民办实事。”
吴继勇也有同感,认为政府集中采购在新农村建设中意义重大。集中采购是政府采购的主要组织形式,有利于充分实现采购规模效益,降低采购成本,规范采购行为,并且便于进行监督。
中央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徐焕东认为,注重发挥政府采购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政策功能非常重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尊重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符合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发展目标。
十七大报告:加大支农惠农政策力度
本网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政府采购信息网,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