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采资讯-政府采购信息网

辽宁省省直2007至2009年公车协议供货招标 供应商不得以“专用车型”投标

作者:万玉涛 发布于:2007-10-22 14:48:39 来源:政府采购信息报

  10月10日,辽宁省省直2007至2009年公务用车政府采购协议供货中标供应商把《协议供货全线车型价格明细表》及《协议供货产品销售统计表》签字盖章,递交到辽宁省政府采购中心,该中心组织的省直2007到2009年公务用车政府采购由此进入《政府采购协议供货框架协议》编制阶段。
 
  据辽宁省政府采购中心项目负责人邹世欣介绍,此次采购是通过公开招标方式确定协议供货品牌,以货物品牌性能、协议价格、优惠率、售后服务等为招标条件。供应商除按照招标文件要求提供货物及服务外,还应提供以下服务:货物的现场安装、启动和试运行;货物组装和维修所需的工具;在质量保证期内对所交付货物提供运行监督、维修、保养等,并就货物的安装、启动、运行、维护等对采购单位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



李华/漫画

  “为了更好地服务采购人,也是为了该项目的顺利进行,在招标文件的编制上我们下了很大功夫。”邹世欣介绍说。

投标要求细明确

  据了解,在采购中,辽宁省政府采购中心把该项目分为多功能运动型车、多用途汽车、中型客车、大型客车四包进行采购。投标人可针对全部包进行投标,也可选择对部分包进行投标,但一种车型只可选择其中一包进行投标。

  为了让投标人更好地参与此次采购,辽宁省政府采购中心在招标文件中就投标车辆的技术指标以及配置都提出了明确要求。首先,投标车辆必须为当前市场主流车型和标准配置(即投标车辆的配置、服务与投标车辆生产厂家中国总部对外公布的配置一致,不得以任何名义的“专用车型”、“特配车型”参加投标)。

  其次,对属于同一车型而配置不同的款型,投标人在投标时应将同一车型下的所有配置不同的款型全部投标,并承诺统一的优惠率,但需将不同的配置和价格分别列明。邹世欣说,关于此项规定,该中心还在招标文件中作了强调——请投标人特别注意:同一车型而配置不同的款型应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以利于协议采购期内的价格调整,否则,招标人有权拒绝该投标。

  在价格方面,招标文件要求投标人对协议供货期内车辆的价格、包括优惠率进行承诺,协议供货的投标产品优惠率原则上不小于2%,优惠率的计算以投标车辆开标前两周内的中国总部最新市场统一零售价为准。

履约服务先规定

  在投标文件的制作中,为了保证投标人在中标后的服务质量,辽宁省政府采购中心规定了中标企业的服务标准。中标企业对于所有投标车辆,要求提供标准服务,即与投标车辆生产厂家对外公布的服务标准相一致。同时,还应达到以下标准:投标车辆生产厂家或投标人应具有完善的货物服务保障体系;投标人应明确说明此次投标的服务策略,提供此次投标车辆的服务计划(售后服务内容、等级、相关服务指标,售后服务组织机构及人员安排情况及其联络信息);在质保期内安装的任何零配件,必须是其投标车辆生产厂家原产的或是经其认可的;所有的替代零配件必须是未使用和未经修复的,除非最终用户提供书面许可,否则不可使用此范围外的其他(非新的)配件;必须为维修和技术支持所未能解决的问题和故障提供正式的升级方案;在质保期内,有责任解决车辆的任何问题;在质保期满后,有义务协助单位解决有关问题。

政策功能受重视

  据邹世欣介绍,此次公务用车协议供货招标采用综合评分法确定中标人。在评分标准中,价格部分占30分,商务部分占26分,技术部分占30分。在技术分的分配中,政府采购的政策功能得到重视。招标文件规定,具有中国环境标志认证的得3分,不能提供的不得分;属于节能环保认证产品的得3分,不能提供的不得分;中国自主品牌得4分,非自主品牌不得分。

  对辽宁省政府采购中心在公务用车协议供货招标中强调的政策功能,参与投标的供应商对此都予以充分肯定,“扶持自主品牌,我们才有发展的机会和创新的条件啊。有了政府的扶持,我们一定会更快发展。服务方面,我们也将竭尽所能,为采购单位提供优质的服务。”某中标单位的销售代表如是说。有投标人还说,有了政府采购扶持的政策功能方面的服务优势,如果没有良好的服务品质也是很难在竞争中取胜的,因为此次招标的服务措施占到了总分的14%。而在评分标准中,对服务措施的细化要求又确保了中标后的优质服务。 
  
  短评:

  为扶持自主品牌出一把力 

  不能提供中国环境标志认证的不得分;不属于节能环保认证产品的不得分;非自主品牌不得分! 

  辽宁省政府采购中心在公务用车协议供货招标中的明确要求,传递出这样一个最强音:只有扶持自主品牌,我们的国家和民族,才有发展的机会和创新的希望。 

  具有“中国汽车知识产权第一案”之称的丰田汽车诉吉利汽车“商标侵权”及“不正当竞争”一案,曾经被炒得烫手。对于国外企业起诉国内企业“侵权”的案子,一种普遍的观点是“老外很难赢”,因为他毕竟是在中国的地盘上打官司。然而,只有吉利人明白,吉利赢的根本在于“自主”,正如法院一审判决结果出来后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所言:“只有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形成真正的核心竞争力。假如吉利没有自主研发的MR479Q发动机,在丰田提出诉讼的严峻形势下,吉利的生存势必受到严重威胁。” 

  所以,真正帮助吉利躲过灭顶之灾的,是吉利人自己研发的产品。 

  从鸦片战争到抗日战争,中国人蒙受了太多的屈辱。改革开放后,我们的综合国力迅速提升,但大量质优价廉的产品却频频遭遇国外贸易壁垒而背上“倾销”的恶名。究其因,是我们的自主创新能力不如“老外”。
 
  高新技术并非老外的“专利”! 红旗、中华、奇瑞等民族自主品牌,曾经让多少中国人流露热望。但是,令人不解的是,为数不少的人一边为自主品牌呐喊,一边却把钱恭送给了国外品牌,有些部门、有些企业宁愿掏大价钱买老外们二流技术搞的“中国制造”,也不愿花小钱用中国人自己的“中国创造”。探其背后,曾有一国有汽车生产企业负责人透露,“你的技术好是好,可是没市场,别的不说,最简单的一件事,你能出资让老板到国外考察吗……” 

  时间的车轮驶入21世纪,WTO给中国带来了更为广阔的视角。在这个大环境下,政府也加大了对自主品牌的关注和扶持。在政府采购市场,这些自主品牌收获颇丰,比亚迪、华晨、奇瑞等产品正式进入中央国家机关政府采购名单,与饱受青睐的国外品牌开始了对垒。当然,仅有这些是不够的,自主品牌的成长,还需要各地政府转变观念,还需要有关部门的监督落实,为其创造一个宽松的竞标环境,使其得到鼓励和更好的发展机会。 

  令人欣喜的是,辽宁省政府采购中心在公务用车协议供货招标中的明确规定,为扶持自主品牌的成长和壮大出了一把力。 

  还有,最重要的,拥有自主品牌的厂商们,还是要坚持提高核心竞争力,在产品的研发、性能的提高等方面,持之以恒,以迎接市场的挑战。
 
  只有靠自主品牌,我们才会赢!
本网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政府采购信息网,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