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政府采购中心信息化办公与管理平台带来革命性变化
作者:周黎洁 发布于:2007-09-20 11:35:33 来源:政府采购信息报
“对采购项目负责人而言,原来占据大量精力的事情,现在交由系统完成,主要精力可用于向采购人了解采购需求、和专家探讨如何编好招标文件等工作,效率大大提升了。”北京市政府采购中心相关负责人认为,“这就是改变。”
李华/漫画
据介绍,新的平台可以解决旧的业务系统与办公系统功能孤立、数据不能互通整合以及资源不能共享等问题,将现代项目管理理念融入政府采购操作过程,在提高采购执行工作透明度和规范度的同时,实现了采购项目全过程的动态管理与内部监控,通过建立信息统计分析比较体系,可以为采购中心的规范化和科学化管理提供决策信息。
标准化范本呼之而出
作为系统的使用者,采购部门的工作人员认为新平台带来的最大变化之一是,原来占据大量时间的琐碎、简单、重复的操作由新系统来执行,省却了很多宝贵的时间。比如发布中标通知书,如今只要点击项目编号,系统就能自动生成,不必再像以前那样逐个输入中标人全称、中标金额等内容了,可谓人力的大解放。
事实上,不仅仅是中标通知书,也不仅仅是“机器代替人”那么简单,系统自动生成的招标公告、招标文件、中标通知书等都是统一的标准、统一的模版。业内一直在呼唤标书范本,呼唤政府采购标准化,采购中心认为,标准化的实现需要载体和手段,新平台就是很好的载体和手段。简单地说,就是只要按程序操作,出来的就是标准产品。就好比一个工厂生产一颗螺丝钉,只要规定好尺寸和标准,设定好环节和流程,无论谁操作,生产出来的钉子都是一样的。同样在采购中心,不会因为人员变化而使标书千变万化。因为系统对每个人、每个步骤的要求是统一的。采购中心希望通过这个平台,使采购操作成为标准化的流程。
大大提升内部管理水平
解放人力和标准化的贡献,只是新平台带来的变化之一。对采购中心领导层而言,他们更关注通过新系统、新平台,如何进一步推进和提升内部管理水平。
新平台建立了信息统计分析比较体系,可以自动记录和统计每一位评标专家参与采购中心评标的次数及其评标项目的废标率;每一位供应商下载标书的记录、投标记录等情况;甚至包括采购人的委托次数、项目特点和采购周期等。通过对这些客观数据进行总结、分析,采购中心可以思考一些带有普遍性和规律性的东西,从而让数据活起来。
电子化掀开新篇章
“信息化办公与管理平台”的上线,是采购中心今年一项重大的系统工程和基础性建设。几年来,采购中心通过不断努力,转变采购规模增长方式和采购结构调整工作已初见成效。“一站式”服务模式的成功探索,实现了将传统的招投标方式向多元化采购方式的转变。采购中心负责人强调,下一步要继续巩固成绩,创新思路,完善机制,走一条北京模式的政府集中采购发展之路,而信息化建设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渠道和手段。以先进的网络技术和信息手段为依托,推进采购中心工作逐步向高起点规划、高标准服务、高效率运行转变,是适应政府采购制度深入发展和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是提升集中采购机构的社会形象,巩固地位,做大做强的需要。
北京国家会计学院信息中心副教授苏建国在了解到采购中心“信息化办公与管理平台”上线后认为,几年来国家电子政务的发展对行政事业单位带来的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的提高是根本性的,借助电子平台推动事业发展是一个方向,应该提倡和坚持。
据悉,采购中心下一步将逐步完善“信息化办公与管理平台”的各项功能,包括增加人事管理、公文流转等办公功能,以进一步提升采购中心信息化管理水平。
本网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政府采购信息网,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上一篇:北京市政府采购中心信息化办公与管理平台带来革命性变化
下一篇:四川成都鼓励自主创新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